• 佛法諮詢
  • taiwanbuddha@gmail.com

菩薩藏佛教學會-阿含毗曇宗、般若中觀宗、法相唯識宗三時教菩薩藏佛教學會-阿含毗曇宗、般若中觀宗、法相唯識宗三時教菩薩藏佛教學會-阿含毗曇宗、般若中觀宗、法相唯識宗三時教

  • 首頁
    • 搜尋
  • 計畫
    • 簡介與出版書目
    • 玄奘三藏所翻經論目錄
    • 漢語法相唯識宗傳承
    •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 〈唯識道次第略〉
    • 〈五重唯識觀〉
    • 如何深入大藏經
    • EPUB電子佛典
    • 贊助流通
    • 常見問題Q&A
  • 新聞
    • 影音
    • 下載
  • 隨筆
    • 佛法內外學
  • 《菩薩藏》
    • 法寶經書列表
    •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 《天台宗智者大師全集》
    •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菩薩行》
    • 《唯識手冊》
    • 試讀
  • 《成佛正因》
    • 《中論研習》
    •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 《真實義品略記》
    • 《大日經疏集》
    • 《金剛頂經疏集》
    • 《蘇悉地羯羅經疏集》
    • 《空海大師全集》
    • 《慈覺大師 圓仁 集》
    • 《興教大師 覺鍐 集》
    • 《新義真言宗 賴瑜僧正 集》
  • 聯繫
    • 網站導覽
    • 佛教網站

菩薩藏佛教學會-站內搜尋

共有:找到一項結果。

搜尋:
只搜尋:

1. 真理不在遠方
(佛法內外學)

...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8.《法華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9.《法華遊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10.《法華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11.《金剛般若經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12.《淨名玄論》新編 ...

建立於 05 三月 2019
2. 承天禪寺參訪隨記
(佛法內外學)

...    漢語中觀宗: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1.《中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建立於 08 二月 2019
3. 佛法說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佛法內外學)

...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8.《法華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9.《法華遊意》新編 ...

建立於 30 十二月 2018
4. 學佛必讀經律論三藏,依大正新修大藏經分
(佛法內外學)

...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8.《法華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9.《法華遊意》新編 ...

建立於 10 十二月 2018
5. 路
(佛法內外學)

...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038     漢語中觀宗: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1.《中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建立於 23 十一月 2018
6. 《瑜伽師地論》新編出版《序文》與隨記
(佛法內外學)

...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8.《法華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9.《法華遊意》新編 ...

建立於 02 十一月 2018
7. 實我與無我
(佛法內外學)

...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038     漢語中觀宗: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1.《中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建立於 25 八月 2018
8. 如何初學靜坐?
(佛法內外學)

...      漢語中觀宗: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1.《中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建立於 23 八月 2018
9. 諸法無常,非第一義
(佛法內外學)

...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8.《法華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9.《法華遊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10.《法華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11.《金剛般若經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建立於 18 八月 2018
10. 心是無為法,即是數論宗
(佛法內外學)

... J001.《中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8.《法華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建立於 06 八月 2018
11. 知苦而不斷苦
(佛法內外學)

...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8.《法華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9.《法華遊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10.《法華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11.《金剛般若經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12.《淨名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13.《維摩經義疏》新編 ...

建立於 20 七月 2018
12. 觀呼吸悟入緣起
(佛法內外學)

...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8.《法華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9.《法華遊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10.《法華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11.《金剛般若經義疏》新編 ...

建立於 19 七月 2018
13. 生生亦是有,有有亦是生
(佛法內外學)

... J001.《中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8.《法華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建立於 16 七月 2018
14. 譬如死屍,穢好花園
(佛法內外學)

...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8.《法華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9.《法華遊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10.《法華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11.《金剛般若經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12.《淨名玄論》新編 ...

建立於 28 五 2018
15. 無間業同分
(佛法內外學)

...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8.《法華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9.《法華遊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10.《法華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11.《金剛般若經義疏》新編 ...

建立於 22 五 2018
16. 獨處
(佛法內外學)

...      漢語中觀宗: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1.《中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建立於 15 五 2018
17. 《瑜伽師地論釋》略說
(佛法內外學)

...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8.《法華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9.《法華遊意》新編 ...

建立於 16 四月 2018
18. 般若燈論釋 觀如來品 表解
(佛法內外學)

波羅頗蜜多羅三藏曾於那爛陀寺 戒賢論師下學習十七地論,貞觀七年到達中國,並於中國長安(今 西安)大興善寺翻譯般若燈論釋、大乘莊嚴經論、以及寶星陀羅尼經之前,曾於突厥傳授佛法。 般若燈論釋為清辨解釋龍樹《中論》之註釋論書,而「般若燈論」即是《中論》,講授的為無分別智,此論書相傳有有六千偈,梵文本現今已不存在,現存的翻譯版本皆為簡譯 。清辨師事僧護,僧護與無著菩薩為同一時代人,而僧護的弟子除了清辨外,以佛護、解脫軍最出名。學者認為清辨與護法展開「空有之諍」,其實兩位均為高手,沒什麼好爭,有我才有爭,只是在解釋二諦義上的層面不同罷了,彼此的論義角度也不同。 ...

建立於 16 四月 2018
19. 西安 大慈恩寺(大雁塔)
(佛法內外學)

...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8.《法華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9.《法華遊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10.《法華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11.《金剛般若經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12.《淨名玄論》新編 ...

建立於 16 十二月 2017
20. 空、空性、空相真實義略說
(佛法內外學)

... J001.《中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8.《法華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建立於 26 十一月 2017
21. 真如及第八識,如何不許為佛正因?
(佛法內外學)

...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8.《法華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9.《法華遊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10.《法華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11.《金剛般若經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12.《淨名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13.《維摩經義疏》新編 ...

建立於 28 十一月 2016
22. 佛教反同性戀嗎?
(佛法內外學)

...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8.《法華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9.《法華遊意》新編 ...

建立於 20 十一月 2016
23. 凡夫於色見我、異我、相在
(佛法內外學)

...    漢語中觀宗: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1.《中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建立於 29 十月 2016
24. 信仰皆非宗教非哲學
(佛法內外學)

...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8.《法華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9.《法華遊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10.《法華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11.《金剛般若經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12.《淨名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13.《維摩經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建立於 28 十月 2016
25. 執神識為我乃憍慢結
(佛法內外學)

...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038     漢語中觀宗: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1.《中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建立於 26 十月 2016
26.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佛法內外學)

...    漢語中觀宗: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1.《中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建立於 24 十月 2016
27. 法性法相
(佛法內外學)

...    漢語中觀宗: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1.《中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建立於 30 九月 2016
28. 真如是相分嗎?
(佛法內外學)

...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8.《法華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9.《法華遊意》新編 ...

建立於 05 九月 2016
29. 大乘法苑義林章。總料簡章 窺基法師撰(重新編輯標點)
(佛法內外學)

...  又,古來大德立有頓、漸二教:為諸菩薩大根大莖,說《花嚴》、《楞伽》、《大雲》、《法鼓》、《勝鬘》等經,一會之中,說二諦理盡,名之為頓;大不由小起,故名為頓。始從佛樹,終至雙林,從淺至深,漸次說法:因果、三歸、五戒、十善等法,三乘有教,《阿含》等經,《維摩》、《思益》、《大品》空教,《法 花》一乘,《涅槃》等說,常住佛性,皆是漸教,會通三乘,大由小起,名為漸也。 又,菩提流支法師。亦立二時教。《楞伽經》說:「漸頓者,莫問聲聞、菩薩,皆漸次修行,從淺至深,名為漸也。頓者,如來能一時頓說一切法,名之為頓。」 ...

建立於 03 九月 2016
30. 駒澤大學參訪隨記
(佛法內外學)

...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038     漢語中觀宗: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1.《中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建立於 02 九月 2016
31. 生如朝露,死如水滴。
(佛法內外學)

...      漢語中觀宗: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1.《中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建立於 02 九月 2016
32. 起身
(佛法內外學)

...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8.《法華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9.《法華遊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10.《法華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11.《金剛般若經義疏》新編 ...

建立於 02 九月 2016
33. 半夜三更無ㄧ人
(佛法內外學)

...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8.《法華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9.《法華遊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10.《法華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11.《金剛般若經義疏》新編 ...

建立於 02 九月 2016
34. ㄧ念三千
(佛法內外學)

...    漢語中觀宗: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1.《中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建立於 02 九月 2016
35. 油條
(佛法內外學)

...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8.《法華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9.《法華遊意》新編 ...

建立於 02 九月 2016
36. 鴦崛髻
(佛法內外學)

... J001.《中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8.《法華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建立於 02 九月 2016
37. 油條還是油條,也不凋零
(佛法內外學)

...    漢語中觀宗: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1.《中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建立於 02 九月 2016
38. 戰爭的本質就是殺
(佛法內外學)

...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8.《法華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9.《法華遊意》新編 ...

建立於 02 九月 2016
39. 應該偷更大的
(佛法內外學)

...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8.《法華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9.《法華遊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10.《法華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11.《金剛般若經義疏》新編 ...

建立於 02 九月 2016
40. 般若燈論釋 觀如來品
(佛法內外學)

...      漢語中觀宗: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1.《中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建立於 30 八月 2016
41. 何謂文化與修養?
(佛法內外學)

... J001.《中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8.《法華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建立於 29 八月 2016
42. 西元2000年
(佛法內外學)

...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8.《法華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9.《法華遊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10.《法華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11.《金剛般若經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建立於 20 八月 2016
43. 歧視
(佛法內外學)

...    漢語中觀宗: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1.《中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建立於 20 八月 2016
44. 世俗緣起非空義
(佛法內外學)

... 者、破外人性實,故名性空;三者、此性執本自空,名本性空;四者、因緣本性自空,名為性空。此性空即是佛性、波若、實相之異名耳。二乘人不見性空者,不見此性空,此以體為性,非性執之性。」 也就是說,從外人所執立名而破其性實有,故為性空,世諦者,一切法性空,而世間顛倒謂有,於世人為實,名之為諦。然此亦是解世諦故說一切法性空,世間顛倒說是有,所以,世人見到諸法說為是實,故名為諦。如《般若》說:「諸法無所有如是有,如是有無所有。」只知世諦而不知真諦,不能說知空,畢竟世俗法空故。或者依四悉檀唯是世俗、勝義二諦,但合離為異,故吉藏師說:「離二諦為四悉檀,合四悉檀為二諦,四悉檀實義名二諦,二諦究竟義名四悉檀。」 ...

建立於 10 八月 2016
45. 末那識八段十義-心智圖
(佛法內外學)

...    漢語中觀宗: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1.《中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建立於 09 五 2016
46. 阿毗達摩義-心智圖
(佛法內外學)

... J001.《中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8.《法華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建立於 09 五 2016
47. 三界唯心
(佛法內外學)

華嚴經中雖然有種種婆羅門、甚至示現外相類似 佛說禁止的苦行,然而其所宣說的佛法卻是以二諦為主。 現在的人讀了華嚴,就以為原來各種宗派的教義其實也是佛法,這其實是誤會了華嚴經的境界,這就是異生性尚未進入信解行位、自身具足一切煩惱障而未能信解、甚至修觀導致如此。

如《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十六分中說:「又,舍利子!一切菩薩摩訶薩眾無不皆依第四靜慮,方便趣入正性離生,證會真如捨異生性;一切菩薩摩訶薩眾無不皆依第四靜慮,方便引發金剛喻定,永盡諸漏證如來智,是故當知第四靜慮於諸菩薩摩訶薩眾有大恩德,能令菩薩摩訶薩眾最初趣入正性離生,證會真如捨異生性,最後證得所求無上正等菩提。由此菩薩摩訶薩眾應數現入第四靜慮,如是菩薩摩訶薩眾雖能現入此四靜慮,而不味著四靜慮樂及此等流勝妙生處。」 ...

建立於 11 四月 2016
48. 俱舍分別智對治義
(佛法內外學)

... J001.《中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8.《法華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建立於 07 四月 2016
49. 四正斷
(佛法內外學)

...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8.《法華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9.《法華遊意》新編 ...

建立於 30 三月 2016
50. 在眾生無明所惑而造惡業時,講般若是無意義且有害。
(佛法內外學)

...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8.《法華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9.《法華遊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10.《法華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11.《金剛般若經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建立於 29 三月 2016
51.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033《二諦義》疏文斷句 胡 吉藏 撰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叡師〈中論序〉云:「《百論》治外以閑邪,斯文祛內以流滯,《大智論釋》之淵博,《十二門觀》之精詣,尋斯四論者,真若日月在懷,無不朗然鑒徹矣。」若通此四論,則佛法可明也。 師云:此四論雖復名部不同,統其大歸,並為申乎二諦,顯不二之道。若了於二諦,四論則煥然可領;若於二諦不了,四論則便不明。為是因緣,須識二諦也。若解二諦,非但四論可明,亦眾經皆了。何以知然?故論云:「諸佛常依二諦說法。」既十方諸佛常依二諦說法,故眾經莫出二諦;眾經既不出二諦,二諦若明,故眾經皆了也。 ...

建立於 21 十月 2019
52. 《大乘法苑義林章》新編序文(七)〈二諦義〉
(最新法訊)

〈二諦義〉: 此依該章整理二諦義,於諸諦中按照聲聞、獨覺、菩薩乘列次說明。 世俗諦四種名者: 一、世間世俗諦,亦說為有名無實諦;隱覆真理,當世情有,墮虛偽中,名曰世間;凡流皆謂有,依情名假說,名為世俗。第一世俗體者,《顯揚論》說:「謂所安立瓶、軍林等,我、有情等。」或無實體,或體實無,但有情名,都無體性。然通有用、無用二法:瓶等有用,我等用無。《涅槃》第十三云:「有名無實,如我、眾生乃至旋火之輪,及名、句等五種世法,是名世諦。」眾生等無用,火輪等體無。 ...

建立於 15 二月 2019
53.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十七冊)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ISBN:9789860752519 033《二諦義》疏文斷句 ISBN:9789860650143 034《法華義疏》疏文斷句 ISBN: 9789860752182 035《法華玄論》疏文斷句 ISBN:9789860752083 036《法華遊意》疏文斷句 ISBN:9789860752205 037《法華論疏》疏文斷句 ISBN:9789860752311 038《金剛般若經義疏》疏文斷句 ...

建立於 30 九月 2022
54. 釋疑:發業潤生等義
(佛法隨筆)

...    十一、其實不若閱讀淨影寺慧遠《大乘義章》,總分二百二十二門,此論影響華嚴宗等宗之建立,另可再閱讀日本 珍海(西元1120-1157年)《八識義章研習抄》,師精通三論、因明。   十二、對於唯識宗之理解,最好依奘門基師四重二諦義解,而非僅只二諦義去理解三性說,依唐音漢語之雅語可節省諸多佛法上之溝通、理解與思考,畢竟有《法相辭典》等可供參酌,若採用現代語言,則現代中文圈除兩邊外,另外有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彼等不見得會懂台灣之白話語。 ...

建立於 06 七月 2022
55. 【出版】《唯識要義問答》-集結漢語中觀、唯識、三論、天台、以及日本唯識、中觀、唐密諸義
(最新法訊)

... 

  此等諸論疏有諸多法義對於學人著實至要,諸如:了不了義、熏習、無種姓、佛性多義、第八識是否為成佛正因、見道位前是否能伏煩惱現行、定性不作佛、斷見論、無漏亦有見相分、唯識性與四重二諦義、唯識所言我法義、體是一、常能生諸法為邪見、起心非淨難、真如常法不能持種、異生屍骸何故增生、無明熏真如否、報身土體義、表色無表色、四俗諦、四勝義諦、無情成佛乃相分義、四變句義、聲聞獨覺菩薩如來十地義、真言宗念佛義、菩薩戒義、《寶鏡鈔》批判日本一宗以男女陰陽之道為即身成佛義、世親位鄰初地菩薩義、藏語大藏經所缺經論、涅槃常法無能生緣、慈悲與敗壞菩薩義、唯識宗行大悲義、龍樹菩薩說世俗諦、賴耶非空性心、十信習種菩薩白法或起不起、心一境性、第一義諸業不生、《中論》三乘義、他性空亦為自性執、圓成實性自有四種、三性二門、性空不從因緣生、唯識宗修禪定義、念佛人發菩提心義、印度吠檀多派義、《義林章》評議、太虛大師說佛性義、幻性依他識幾類、破意識師義、菩薩乘二諦、《集成編》破細意識義、初能變識十門義、第八識有十九名義、五重唯識觀、空不空如來藏義、漢語佛教入門論書、僧佉執一切法一相義、《法花經》常不輕菩薩所證品位、他勝處法、《智度論》所言法性生身為受用身義、菩薩地前能伏分別現行義、《顯揚聖教論》略、一切種妙智義、菩薩修平等心、因果比量、名身義、阿毗達磨義、異生計我執見能見能聞了別義、異生能住思現觀信現觀、無著菩薩建立阿賴耶識義、意識不能持種義、無心等位成就阿賴耶識、苦諦四相、三種雜染、菩薩摩訶薩十二艱難事、一時間有多如來出現於世否、一乘義、瑜伽道、心、意、識義、意從阿賴耶識種子生、大乘修四念住、四種依、三性自體能作業幾業、外道咒術無能息煩惱、五種遍計、十六行智後修四加行、意根即末那識、分別論者執緣起是無為謬、分別論者執心本性清淨謬、三一權實論爭、密嚴土、無種性人無涅槃法、地論師義、三時義意無別、中觀唯識八不十非義、一乘道、《菩提資糧論》定性聲聞終不能坐覺場、宇宙如何變化而成、佛圖澄略、波斯文化太陽神與彌陀信仰差異、唯識學談如來藏、玄奘三藏一系釋涅槃義、命根者何義、雖無去來而有因果恒相續義為謬、分別論執心性本淨、佛地斷二愚、念佛與熏習義、增上心學、資糧道漸伏、梵行者不受密慧灌頂、《解脫道論》略義、九心輪義、破波羅提木叉法、禪觀亦於世俗修慈悲心、佛陀何故不開許談論鬪戰事、同體大悲、隨喜殺義、四姓平等義、利他義、《顯揚》為《瑜伽》綱要論、緣生即世俗諦義、依此故空此實是有義、有體法非是空花、世諦中有緣起故,第一義非有緣起、第一義無斷常過、勝義非空不空、僧佉執有如是我在彼無我我所身根識中、真解空義、第一義中非有非不有、異生執我有多義、 ...

建立於 01 六月 2022
56. 295《唯識要義問答》台灣 王穆提 著-集結漢語中觀、唯識、三論、天台、以及日本唯識、中觀、唐密諸義
(唯識手冊)

... 

  此等諸論疏有諸多法義對於學人著實至要,諸如:了不了義、熏習、無種姓、佛性多義、第八識是否為成佛正因、見道位前是否能伏煩惱現行、定性不作佛、斷見論、無漏亦有見相分、唯識性與四重二諦義、唯識所言我法義、體是一、常能生諸法為邪見、起心非淨難、真如常法不能持種、異生屍骸何故增生、無明熏真如否、報身土體義、表色無表色、四俗諦、四勝義諦、無情成佛乃相分義、四變句義、聲聞獨覺菩薩如來十地義、真言宗念佛義、菩薩戒義、《寶鏡鈔》批判日本一宗以男女陰陽之道為即身成佛義、世親位鄰初地菩薩義、藏語大藏經所缺經論、涅槃常法無能生緣、慈悲與敗壞菩薩義、唯識宗行大悲義、龍樹菩薩說世俗諦、賴耶非空性心、十信習種菩薩白法或起不起、心一境性、第一義諸業不生、《中論》三乘義、他性空亦為自性執、圓成實性自有四種、三性二門、性空不從因緣生、唯識宗修禪定義、念佛人發菩提心義、印度吠檀多派義、《義林章》評議、太虛大師說佛性義、幻性依他識幾類、破意識師義、菩薩乘二諦、《集成編》破細意識義、初能變識十門義、第八識有十九名義、五重唯識觀、空不空如來藏義、漢語佛教入門論書、僧佉執一切法一相義、《法花經》常不輕菩薩所證品位、他勝處法、《智度論》所言法性生身為受用身義、菩薩地前能伏分別現行義、《顯揚聖教論》略、一切種妙智義、菩薩修平等心、因果比量、名身義、阿毗達磨義、異生計我執見能見能聞了別義、異生能住思現觀信現觀、無著菩薩建立阿賴耶識義、意識不能持種義、無心等位成就阿賴耶識、苦諦四相、三種雜染、菩薩摩訶薩十二艱難事、一時間有多如來出現於世否、一乘義、瑜伽道、心、意、識義、意從阿賴耶識種子生、大乘修四念住、四種依、三性自體能作業幾業、外道咒術無能息煩惱、五種遍計、十六行智後修四加行、意根即末那識、分別論者執緣起是無為謬、分別論者執心本性清淨謬、三一權實論爭、密嚴土、無種性人無涅槃法、地論師義、三時義意無別、中觀唯識八不十非義、一乘道、《菩提資糧論》定性聲聞終不能坐覺場、宇宙如何變化而成、佛圖澄略、波斯文化太陽神與彌陀信仰差異、唯識學談如來藏、玄奘三藏一系釋涅槃義、命根者何義、雖無去來而有因果恒相續義為謬、分別論執心性本淨、佛地斷二愚、念佛與熏習義、增上心學、資糧道漸伏、梵行者不受密慧灌頂、《解脫道論》略義、九心輪義、破波羅提木叉法、禪觀亦於世俗修慈悲心、佛陀何故不開許談論鬪戰事、同體大悲、隨喜殺義、四姓平等義、利他義、《顯揚》為《瑜伽》綱要論、緣生即世俗諦義、依此故空此實是有義、有體法非是空花、世諦中有緣起故,第一義非有緣起、第一義無斷常過、勝義非空不空、僧佉執有如是我在彼無我我所身根識中、真解空義、第一義中非有非不有、異生執我有多義、 ...

建立於 01 六月 2022
57. 294《般若燈論釋略註》印度 清辯菩薩 論釋 台灣 王穆提 略註
(菩薩藏漢語佛典系列)

...  論者言:如上偈說:「不即不離陰,陰中無如來,如來中無陰,非如來有陰,何等是如來?」此謂如來於此第一義中畢竟不可得故。   十四、 若人不能解,二諦差別相, 即不解真實,甚深佛法義。 釋曰:此謂若人不解二諦差別,不錯亂境界相者,不正思惟多者,此人不解甚深佛法,而起有體無體執覺。深者云何?難涉渡。佛者,如先已解。法者,為令天人證得甘露法故。行者,於如是等甚深境界,應知、應斷、應證、應修。復次,說不顛倒教者,名甘露法。是人於第一甚深無分別智道理不解故,雖行不顛倒,住真法境界,而於無起無滅法體說眾生,於非境界起境界見。作如是說者,不解《中論》道理。而言世諦中起滅等法一切皆無,作是分別者,其過亦如上偈說:「若一切法空,無起亦無滅。」有如是分別者,不解諸佛如來隨順世諦,說有持戒、修定、生住滅等諸法體。無智之人謂第一義中亦有是事,作是虛妄分別者,墮在諸有曠野之中,無有出期。 ...

建立於 28 四月 2022
58. 【出版】般若燈論釋略註-清辯菩薩中觀論釋巨作
(最新法訊)

...  論者言:如上偈說:「不即不離陰,陰中無如來,如來中無陰,非如來有陰,何等是如來?」此謂如來於此第一義中畢竟不可得故。   十四、 若人不能解,二諦差別相, 即不解真實,甚深佛法義。 釋曰:此謂若人不解二諦差別,不錯亂境界相者,不正思惟多者,此人不解甚深佛法,而起有體無體執覺。深者云何?難涉渡。佛者,如先已解。法者,為令天人證得甘露法故。行者,於如是等甚深境界,應知、應斷、應證、應修。復次,說不顛倒教者,名甘露法。是人於第一甚深無分別智道理不解故,雖行不顛倒,住真法境界,而於無起無滅法體說眾生,於非境界起境界見。作如是說者,不解《中論》道理。而言世諦中起滅等法一切皆無,作是分別者,其過亦如上偈說:「若一切法空,無起亦無滅。」有如是分別者,不解諸佛如來隨順世諦,說有持戒、修定、生住滅等諸法體。無智之人謂第一義中亦有是事,作是虛妄分別者,墮在諸有曠野之中,無有出期。 ...

建立於 28 四月 2022
59. 為令觀識,捨彼外塵
(佛法隨筆)

問:佛教唯識宗說三界唯心義,近似印度吠壇多義,又其認為唯識無境義,不如中觀宗。 略答:唯識宗乃心、境俱遣義,彼等中觀宗誤解唯識義,以為唯識宗承許識存境無,實際上,護法菩薩說:「是故聖說心境有三: 一者、有言有相心境; 二者、無言有相心境; 三者、無言無相心境。

  初於名言能有覺悟,亦有隨眠; 次於名言雖有隨眠,而無覺悟; 後於名言隨眠、覺悟一向永無。 初二緣世俗,後一緣勝義。復有永離言說隨眠,後所得心通緣二諦。 ...

建立於 23 十一月 2021
60. 慈恩會
(佛法隨筆)

...  對於現今的佛弟子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究竟何謂我們所追尋之道?若能知二諦,世俗法與佛法亦能同表。對於佛弟子來講,「實戰」即是對治煩惱,否則即非實戰,《大乘百法明門論》提到異生有情對治之煩惱有幾類:「四、煩惱六者:一、貪;二、嗔;三、慢;四、無明;五、疑;六、不正見。 五、隨煩惱二十者:一、忿;二、恨;三、惱;四、覆;五、誑;六、諂;七、憍;八、害;九、嫉;十、慳;十一、無慚;十二、無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惛沉;十七、掉舉;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亂。 ...

建立於 13 十一月 2021
61. 283日本東密新義真言宗初祖《興教大師 覺鍐 集》二十五部 日本 覺鍐 撰 台灣 王穆提 彙整
(菩薩藏漢語佛典系列)

《法華經祕釋》 沙門覺鍐撰 今釋此一經當有其兩意。一淺略趣。二深祕門。初顯者此亦有四。法相三論天台華嚴是也。謂八識三性驅義。六度四攝取行。唯識無境爲宗。遣相證性謂極。五乘方便門則破于而諸草木各有差別等之諸文。一車眞實道則會于爲別一類住持所餘等之十義。是則他縁乘之意焉。依二諦四中顯經之幽玄。約一如八不示教之深妙。言亡慮絶理則證言辭相寂滅之文。悉有佛性旨則成無一不成佛之句。眞俗倶絶之談此宗始生。境智不離之稱斯家新起。此亦不生心之解(矣)一如精珠澄心水。三觀明燈破意暗。遮三車於彼權權。取一乘於此實實。久成眞實金言仰空上之滿月。本來寂滅玉章重髻中之明珠。名之一道綱要也。六相窮事理圓融。十玄盡染淨縁起。其數無量言下表主伴重重。難解難入文上彰圓融深玄。號之三自大概也次密者是亦五分。一明教興因縁。二彰攝教差別。三演大意。四解題目五入經文釋義理。 ...

建立於 10 十一月 2021
62. 280《唯識開蒙問答》疏文斷句 元 宣授懷益路義臺寺住持宗法圓明通濟大師 雲峰 集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菩薩藏漢語佛典系列)

...  6.明、清註解《成唯識論》如:《俗詮》、《證義》、《自攷》、《觀心法要》、《音響補遺》,明蜀沙門明昱錄記《觀所緣緣論釋記》皆有提及本論,顯見本論之重要性。 7.《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六提及本論乃「大鈔宗鏡,援引可據」:「鈍者既望洋而退,利者復蔑裂而求,四分之旨未諳,一心之宗徒設,三性之理未究,二諦之致安歸。賴有開蒙問荅,楩概僅存,大鈔宗鏡,援引可據。而溯流窮源,則瑜伽顯揚諸論,尤黃河之有宿海。於是紹覺法師音義,一雨法師集解,宇泰居士證義,無不殫精竭思,極深研幾。然教道已明,觀道未顯。嗣有新伊法師,為之合響,力陳五觀,冠罩諸家。尚未刊行,僅獲染指。適二三同志,擬從能變所變差別之塗,以開性具性遍圓融之鑰,漫爾饒舌,兼命管城,不敢更衍繁文,秖圖直明心觀,隨講隨錄,用質大方。」宗鏡者,為《宗鏡錄》,一百卷,為宋 ...

建立於 10 十一月 2021
63. 【出版】太虛大師評為「高建慈恩法幢」-日本法相宗《觀心覺夢鈔》疏文斷句
(最新法訊)

編輯說明: 1.《觀心覺夢鈔》總共被《大正新修大藏經》、《大日本佛教全書》二藏收錄。《大正新修大藏經》出自第71卷,2312經。《大日本佛教全書》則出自於第八十卷(日本大正四年六月發行),由日本佛書刊行會編纂,著名的南條文雄博士為代表人。 2.疏文斷句版以《大正新修大藏經》、《大日本佛教全書》二藏兩版作為校對版本參酌,另再重新斷句、句讀。

  3.按《太虛大師全書》言:「鈔中以「其境守性,不隨心故名性境」,可謂文從字順!以熏習道理、轉教道理說唯識,尤為扼要。其種子熏習章、十二緣起章、二諦相依章、二重中道章、攝在剎那章、勝義重重,蓋難殫述!難辯之辭,亦多精卓。玄奘大師八識規矩與窺基大師唯識章之後,此為高建慈恩法幢有數之傑作!」 ...

建立於 10 十一月 2021
64. 289《觀心覺夢鈔》疏文斷句 日本 良遍法師 作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菩薩藏漢語佛典系列)

編輯說明: 1.《觀心覺夢鈔》總共被《大正新修大藏經》、《大日本佛教全書》二藏收錄。《大正新修大藏經》出自第71卷,2312經。《大日本佛教全書》則出自於第八十卷(日本大正四年六月發行),由日本佛書刊行會編纂,著名的南條文雄博士為代表人。 2.疏文斷句版以《大正新修大藏經》、《大日本佛教全書》二藏兩版作為校對版本參酌,另再重新斷句、句讀。

  3.按《太虛大師全書》言:「鈔中以「其境守性,不隨心故名性境」,可謂文從字順!以熏習道理、轉教道理說唯識,尤為扼要。其種子熏習章、十二緣起章、二諦相依章、二重中道章、攝在剎那章、勝義重重,蓋難殫述!難辯之辭,亦多精卓。玄奘大師八識規矩與窺基大師唯識章之後,此為高建慈恩法幢有數之傑作!」 ...

建立於 10 十一月 2021
65. 《敘觀心覺夢鈔》感
(佛法隨筆)

《敘觀心覺夢鈔》 太虛大師 觀心覺夢鈔,一冊三卷,民國六年,余遊日本西京,購之舊書肆者。查此書,日本續藏亦未收入,殆為孤本。據江戶沙門典壽校刊引,已不知撰者名,相傳是良遍治師或中觀法師作。嘗反復觀玩,所言雖不無偏至之處,要為日本傳慈恩學者之一大師所撰,確然可無疑矣。鈔中以「其境守性,不隨心故名性境」,可謂文從字順!以熏習道理、轉教道理說唯識,尤為扼要。其種子熏習章、十二緣起章、二諦相依章、二重中道章、攝在剎那章、勝義重重,蓋難殫述!難辯之辭,亦多精卓。玄奘大師八識規矩與窺基大師唯識章之後,此為高建慈恩法幢有數之傑作!上海方設立佛學書局,借與原本,抄副付印,用廣流傳。至其中字句脫剩訛訛者,間仍有之。雖未遑一一治定,但由閱者細心觀覽,亦不難貫通前後文而得其義也。 ...

建立於 02 十一月 2021
66. 第一義中諸業並不生
(佛法隨筆)

永明師云:「竊見今時學者,唯在意思,多著言說,但云心外無法,念念常隨境生;唯知口說於空,步步恒遊有內。只總舉心之名字,微細行相不知,若論無量法門,廣說窮劫不盡。」然此等學人錯即在於誤解勝義、世俗二諦而於世俗言空於勝義除有,故多空病。 「業不從緣生,不從非緣生,是故則無有,能起於業者。」若業能自生者,則業即有自性,然第一義中,業無自性故,所以言無業亦無作者,如何何有業能生果?若其無有果法,云何有受果者? ...

建立於 25 九月 2021
67. 【出版】日本中觀宗 三論宗 玄叡《大乘三論大義鈔》疏文斷句
(最新法訊)

...    二十類者: 一、八不義。 二、二諦義。 三、二智義。 四、方言義。 五、佛性義。 六、不二義。 七、容入義。 八、一乘義。 九、教迹義。 十、三身義。 十一、空有諍論。 十二、常無常諍論。 十三、五性爾非爾諍論。 十四、有性無性諍論。 十五、定不定性諍論。 十六、變易生死諍論。 十七、三一權實諍論。 十八、三四車諍論。 十九、教時諍論。 二十、說不說諍論。 日本西大寺,每月舉辦誦經會連續三天,七百五十年未有斷絕。而玄叡律師則是西大寺於平安時代前期的三論宗宗匠。其著作《大乘三論大義鈔》在當時也是「天長六本宗書」(亦為「天長敕撰六本宗書」)之一。 ...

建立於 17 八月 2021
68. 【出版】《唯識開蒙問答》疏文斷句
(最新法訊)

... 

  6.明、清註解《成唯識論》如:《俗詮》、《證義》、《自攷》、《觀心法要》、《音響補遺》,明蜀沙門明昱錄記《觀所緣緣論釋記》皆有提及本論,顯見本論之重要性。 7.《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六提及本論乃「大鈔宗鏡,援引可據」:「鈍者既望洋而退,利者復蔑裂而求,四分之旨未諳,一心之宗徒設,三性之理未究,二諦之致安歸。賴有開蒙問荅,楩概僅存,大鈔宗鏡,援引可據。而溯流窮源,則瑜伽顯揚諸論,尤黃河之有宿海。於是紹覺法師音義,一雨法師集解,宇泰居士證義,無不殫精竭思,極深研幾。然教道已明,觀道未顯。嗣有新伊法師,為之合響,力陳五觀,冠罩諸家。尚未刊行,僅獲染指。適二三同志,擬從能變所變差別之塗,以開性具性遍圓融之鑰,漫爾饒舌,兼命管城,不敢更衍繁文,秖圖直明心觀,隨講隨錄,用質大方。」宗鏡者,為《宗鏡錄》,一百卷,為宋 ...

建立於 12 七月 2021
69. 秘密主 韋馱菩薩
(佛法隨筆)

...      漢語中觀宗: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1.《中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建立於 05 七月 2021
70. 八宗義
(佛法隨筆)

... 六、諸法但名宗,謂一說部。一切我法,唯有假名,都無體故。 七、勝義皆空宗,謂清辨等,明說空經,以為了義,說一切法,世俗可有,勝義皆空。 八、應理圓實宗,謂護法等,弘暢《華嚴》、《深密》等經,雖說二諦,隨其所應,具有空理,圓妙無闕,實殊勝故。 今此經非前六宗,後二唯是大乘所說,故知通是二宗所攝。」 台灣 藍吉富教授主編之《中華佛教百科全書》說為出自《法華玄贊》當為錯謬。 而日本八宗義實際上延續到漢語近現代佛教八宗義,如日本《八宗綱要鈔》凝然⼤德述其說:「問:其八宗者云何? ...

建立於 02 七月 2021
71. 何謂上人與貴族?
(佛法隨筆)

...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8.《法華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9.《法華遊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10.《法華論疏》新編 ...

建立於 01 七月 2021
72. AZ疫苗第二針
(佛法隨筆)

...      漢語中觀宗: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1.《中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建立於 28 六月 2021
73. 與母親對話:死亡
(佛法隨筆)

...      漢語中觀宗: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1.《中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建立於 21 六月 2021
74. 生苦
(佛法隨筆)

...      漢語中觀宗: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1.《中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建立於 18 六月 2021
75. 日本橫濱三年展內覽會招待狀
(佛法隨筆)

...      漢語中觀宗: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1.《中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建立於 16 六月 2021
76. 觀死亡
(佛法隨筆)

...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8.《法華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9.《法華遊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10.《法華論疏》新編 ...

建立於 07 六月 2021
77. 此時即為用功時
(佛法隨筆)

...      漢語中觀宗: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1.《中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建立於 03 六月 2021
78. 顯識和分別識
(佛法隨筆)

...      漢語中觀宗: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1.《中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建立於 01 六月 2021
79. 台灣與忽滑谷快天
(佛法隨筆)

...      漢語中觀宗: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1.《中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建立於 31 五 2021
80. 演說一乘,無三差別
(佛法隨筆)

...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8.《法華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9.《法華遊意》新編 ...

建立於 25 五 2021
81. 蘇漫多聲
(佛法隨筆)

...      漢語中觀宗: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1.《中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建立於 24 五 2021
82. 《中論研習》-觀四諦品第二十四(四十偈)
(《中論研習》)

... 

倘若說一切世間皆是空無所有者,即應當無有生無有滅。以無有生無有滅之故,則無有苦、集、滅、道四聖諦。這是為什麼?從集諦而生苦諦,集諦是苦諦之因、苦諦是其果。滅除苦、集二諦名之為滅諦,能到達滅諦名之為道諦。道諦是滅諦之因、滅諦是其果。如是苦、集、滅、道四聖諦乃是有因有果,倘若無有生、無有滅,則無有苦、集、滅、道四聖諦。四聖諦無有之故,則無有觀見苦諦、斷除集諦、證得滅諦、修行道諦。觀見苦諦、斷除集諦、證得滅諦、修行道諦無有之故,則無有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最上阿羅漢果之四沙門果。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最上阿羅漢果之四沙門果無有之故,則無有須陀洹向、斯陀含向、阿那含向、阿羅漢向之四向,無有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之四得者。若是無有此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最上阿羅漢果、須陀洹向、斯陀含向、阿那含向、阿羅漢向之八賢聖,則無有僧寶。又於苦、集、滅、道四聖諦無有之故,於法寶亦無有。若是無有法寶、僧寶者,如何有佛寶?得佛法名之為佛寶,無有佛法如何有佛寶?您說一切法皆是空,則為毀壞佛、法、僧三寶。

再者:

 ...

建立於 20 五 2021
83. 問:藏傳《宗義寶鬘》(四部宗義)云唯識師執「離能所取識,許為勝義有」,又說:「主張依他起真實存在,而不承認外境」的宣說佛教宗義者,就是唯識宗的定義。
(佛法隨筆)

...  或束為三,謂境、行、果,如《心經贊》具廣分別。」既說或依所執、有漏、隨有為、有情、一切有無諸法、隨指事以辨唯識六門義,即知此中所說但乃世俗諦而非勝義諦。而依唯識境、行、果者,但乃於修證道次第所說。 然《中論》頌言:「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 於此,〈青目釋〉說:「世俗諦者,一切法性空,而世間顛倒故,生虛妄法,於世間是實。諸賢聖真知顛倒性故,知一切法皆空無生,於聖人是第一義諦名為實。諸佛依是二諦,而為眾生說法,若人不能如實分別二諦,則於甚深佛法不知實義。若謂一切法不生是第一義諦,不須第二俗諦者,是亦不然。」此中之意為世俗諦者,乃是一切法性空,而世間顛倒之緣故,所以生虛妄法,於世間說是實有法。一切賢聖真知其顛倒性,所以了知一切法皆是空而無有生,此於聖人乃是第一義諦名之為實。一切佛依是世俗諦、第一義諦二諦,而為眾生說種種佛法。倘若異生有情不能如實分別世俗諦、第一義諦二諦,則於甚深佛法不能了知真實義。若說一切法不生是第一義諦,而不需要第二世俗諦者,此說亦非正理。 ...

建立於 14 五 2021
84. 定共戒
(佛法隨筆)

...      漢語中觀宗: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1.《中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建立於 10 五 2021
85. 不得約人自不能了,便判聖教亦為不了
(佛法隨筆)

... J001.《中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8.《法華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建立於 08 五 2021
86. 疫苗注射反應紀實
(佛法隨筆)

...      漢語中觀宗: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1.《中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建立於 05 五 2021
87. 現象與概念
(佛法隨筆)

...      漢語中觀宗: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1.《中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建立於 30 四月 2021
88.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簡介)

... 

問:若有勝、有負可得言申,既無勝、負,更何所申? 答:若有勝、有負,應申更屈,只為無勝、無負,屈者得申,而實無所得。

問:破何物邪,申若為正? 答云:佛赴緣說真俗兩教,意為顯中實之道。

但緣迷二教,不悟中實,成斷常病,今破緣邪執,申佛正教也。

師云:非無其義,若只作此解,未近一家之意。

何故爾?

論初八不,為破生、滅、斷、常,淨一、異、來、出,若別有二諦中道可申,異於破邪,何謂淨斷、常,除生滅耶? ...

建立於 23 四月 2021
89. 《天台教隨函目錄》(并序) 疏文
(佛法隨筆)

...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8.《法華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9.《法華遊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10.《法華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11.《金剛般若經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12.《淨名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13.《維摩經義疏》新編 ...

建立於 20 四月 2021
90. 同種相殘
(佛法隨筆)

... J001.《中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8.《法華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建立於 20 四月 2021
91. 淡泊明志,義學致遠
(佛法隨筆)

...      漢語中觀宗: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1.《中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建立於 18 四月 2021
92. 問:藏語應成中觀勝於漢語唯識見。
(佛法隨筆)

...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8.《法華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9.《法華遊意》新編 ...

建立於 13 四月 2021
93. 名言戲論
(佛法隨筆)

...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8.《法華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9.《法華遊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10.《法華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11.《金剛般若經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建立於 11 四月 2021
94. 《成唯識論》編後感
(佛法隨筆)

...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8.《法華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9.《法華遊意》新編 ...

建立於 09 四月 2021
95. 鑑真和上展
(佛法隨筆)

...      漢語中觀宗: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1.《中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建立於 07 四月 2021
96. 問:若謂唯識宗不許有色者
(佛法隨筆)

...      漢語中觀宗: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1.《中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建立於 05 四月 2021
97. 鳩摩羅什生二子
(佛法隨筆)

...      漢語中觀宗: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1.《中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建立於 03 四月 2021
98. 如何學習一部經論?
(佛法隨筆)

...      漢語中觀宗: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1.《中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建立於 26 三月 2021
99. 問:漢語佛教古德並不懂梵文,彼等所說誤解中觀、唯識等義
(佛法隨筆)

...  另外,吉藏大師於《中觀論疏》卷第十九解釋空義,並提到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為并皆是假,所以後說空有假名以表中道: 「問:何故假名說空所、所空耶? 答:欲為令因空所悟不所,由所空悟不空,故言「亦是中道義」,以空所不所,所空不空,故即中道。          次就中假義釋者, 「因緣所生法」,此牒世諦也。 「我說即是空」,明第一義諦也。 「亦為是假名」,釋上二諦並皆是假。既云眾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此是有宛然而空,故空不自空,名為假空;空宛然而有,有不自有,名為假有。 ...

建立於 23 三月 2021
100. 慈恩宗高原明昱系
(佛法隨筆)

...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6. 《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7. 《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8.《法華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J009.《法華遊意》新編 ...

建立於 21 三月 2021

搜尋本站

主選單

  • 首頁
    • 搜尋
  • 計畫
    • 簡介與出版書目
    • 玄奘三藏所翻經論目錄
    • 漢語法相唯識宗傳承
    •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 〈唯識道次第略〉
    • 〈五重唯識觀〉
    • 如何深入大藏經
    • EPUB電子佛典
    • 贊助流通
    • 常見問題Q&A
  • 新聞
    • 影音
    • 下載
  • 隨筆
    • 佛法內外學
  • 《菩薩藏》
    • 法寶經書列表
    •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 《天台宗智者大師全集》
    •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菩薩行》
    • 《唯識手冊》
    • 試讀
  • 《成佛正因》
    • 《中論研習》
    •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 《真實義品略記》
    • 《大日經疏集》
    • 《金剛頂經疏集》
    • 《蘇悉地羯羅經疏集》
    • 《空海大師全集》
    • 《慈覺大師 圓仁 集》
    • 《興教大師 覺鍐 集》
    • 《新義真言宗 賴瑜僧正 集》
  • 聯繫
    • 網站導覽
    • 佛教網站
首頁︱搜尋本站︱計畫︱〈玄奘三藏所翻經論目錄〉︱ 〈漢語法相唯識宗傳承〉︱〈漢語中觀宗傳承系譜〉︱〈唯識道次第略〉︱〈五重唯識觀〉︱如何深入《大藏經》
簡介與出版書目︱ 最新法訊︱ 佛法隨筆︱佛法內外學︱《真實義品略記》
《菩薩藏漢語佛典系列》-〈中觀、唯識、阿毗達摩〉︱ 法寶經書列表︱《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天台宗智者大師全集》︱《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菩薩行》︱《唯識手冊》︱《成佛正因》︱《中論研習》︱《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大日經疏集》︱ 《金剛頂經疏集》︱ 《蘇悉地羯羅經疏集》︱
 《空海大師全集》︱《慈覺大師圓仁集》︱ 《興教大師覺鍐集》︱ 《新義真言宗賴瑜僧正集》︱ 網站導覽︱ 佛教網站︱
關鍵字搜尋: 成唯識論︱ 瑜伽師地論︱ 唯識︱ 真如︱ 二諦︱ 勝義諦︱ 起信論︱ 窺基︱ 圓測︱ 空性︱ 中觀︱
贊助我們︱聯繫我們 l E-mail:taiwanbuddha@gmail.com
線上電子書平台請書: 樂天kobo︱ Amazon kindle︱Pubu 電子書︱ Google Play圖書︱ Readmoo讀墨
© Copyright 2015-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菩薩藏佛教學會  

主選單

  • 首頁
    • 搜尋
  • 計畫
    • 簡介與出版書目
    • 玄奘三藏所翻經論目錄
    • 漢語法相唯識宗傳承
    •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 〈唯識道次第略〉
    • 〈五重唯識觀〉
    • 如何深入大藏經
    • EPUB電子佛典
    • 贊助流通
    • 常見問題Q&A
  • 新聞
    • 影音
    • 下載
  • 隨筆
    • 佛法內外學
  • 《菩薩藏》
    • 法寶經書列表
    •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 《天台宗智者大師全集》
    •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菩薩行》
    • 《唯識手冊》
    • 試讀
  • 《成佛正因》
    • 《中論研習》
    •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 《真實義品略記》
    • 《大日經疏集》
    • 《金剛頂經疏集》
    • 《蘇悉地羯羅經疏集》
    • 《空海大師全集》
    • 《慈覺大師 圓仁 集》
    • 《興教大師 覺鍐 集》
    • 《新義真言宗 賴瑜僧正 集》
  • 聯繫
    • 網站導覽
    • 佛教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