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唯』『餘』說真如 《瑜伽師地論》云:「由異熟識『無有取』故,諸轉識等不復得生,『唯』『餘』清淨無為離垢真法界在』。」對於定性阿羅漢,彌勒菩薩說:「『唯』『餘』無為離垢真法界在。」此中,唯者,僅只義;餘者,剩義,即是言僅只清淨無為法離垢真如法界存在。並非在說第八識。《成唯識論》言:「阿賴耶識俱有所依亦但一種,謂第七識。彼識若無;定不轉故。」彌勒菩薩已說「諸轉識等不復得生」,故第八識無有俱有依,若無俱有依,如何獨存? ...
摘要: 《唯識三十論頌》云:「謂此三十頌中,初二十四行頌明唯識相,次一行頌明唯識性,後五行頌明唯識行位。就二十四行頌中,初一行半略辯唯識相,次二十二行半廣辯唯識相。」然唯識相所攝之阿賴耶識,演變為諸多學人誤解唯識學所建立之第一因,故有種種對於唯識三時教理之誤解,慈恩基師「《成唯識論述記》云:「又言唯識相、性不同。相即依他,唯是有為,通有、無漏;唯識即相,名唯識相,持業釋也。性即是識圓成自體,唯是真如,無為無漏;唯識之性,名唯識性,依士釋也。唯內證淨,為簡依他,故說識性。何故須簡?有漏依他不可敬故,無漏依他亦俗諦故,非最勝故,非諸聖法真實性故,非所證故,非迷悟依故,或彼即是滿、分淨故,略不敬也。」事實上,彌勒、無著、世親乃至玄奘、慈恩基師等菩薩真的建立阿賴耶識為第一因嗎?故多學人有執取阿賴耶識為空性者、有執取無需要阿賴耶識者、有執取無需法爾種子者,即能生一切法。此中先引數論等外宗所執第一因作為何謂第一因之宗因,並略述數論等外宗所執我之體性,再說明數論宗執受者義為彼之我義,以此先理解外宗所執不變異之實我究竟為何義。 ...
A005. 成唯識論述記 新編 直書 試讀本
A004. 成唯識論 新編 直書 試讀本
... A067.《百論》新編 A069.《廣百論本》新編 A070.《大乘廣百論釋論》新編 推薦閱讀: A074.《大乘中觀釋論》新編 略破中觀師刀不自割義 關於玄奘三藏於印度會破中觀宗的論據 一問:中觀破相為宗,勝於唯識帶相為宗。 彌勒菩薩說:許心似二現,如是似貪等,或似於信等,無別染、善法等是何義?唯識與中觀有何不同見解? 《中論研習》中觀根本論〈青目釋直譯〉試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