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玄奘三藏所翻小乘、瑜伽唯識、大乘、陀羅尼經典與論書目錄簡表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序文 關於大乘是佛說、南傳菩薩道以及唯識法義與淨土的關係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玄奘三藏所翻小乘、瑜伽唯識、大乘、陀羅尼經典與論書目錄簡表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序文 關於大乘是佛說、南傳菩薩道以及唯識法義與淨土的關係 《唯識道次第略》 關於《梵網經》,唯識宗是否共許?以及無佛性與卜筮義。 《唯識宗談如來藏義》 唯識宗的聖典《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出版隨談 《成唯識論述記》因明立量整理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玄奘三藏所翻小乘、瑜伽唯識、大乘、陀羅尼經典與論書目錄簡表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序文 關於大乘是佛說、南傳菩薩道以及唯識法義與淨土的關係 《唯識道次第略》 關於《梵網經》,唯識宗是否共許?以及無佛性與卜筮義。 《唯識宗談如來藏義》 唯識宗的聖典《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出版隨談 《成唯識論述記》因明立量整理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玄奘三藏所翻小乘、瑜伽唯識、大乘、陀羅尼經典與論書目錄簡表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序文 關於大乘是佛說、南傳菩薩道以及唯識法義與淨土的關係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玄奘三藏所翻小乘、瑜伽唯識、大乘、陀羅尼經典與論書目錄簡表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序文 關於大乘是佛說、南傳菩薩道以及唯識法義與淨土的關係 ...
...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玄奘三藏所翻小乘、瑜伽唯識、大乘、陀羅尼經典與論書目錄簡表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序文 關於大乘是佛說、南傳菩薩道以及唯識法義與淨土的關係 ...
...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玄奘三藏所翻小乘、瑜伽唯識、大乘、陀羅尼經典與論書目錄簡表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序文 關於大乘是佛說、南傳菩薩道以及唯識法義與淨土的關係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玄奘三藏所翻小乘、瑜伽唯識、大乘、陀羅尼經典與論書目錄簡表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序文 關於大乘是佛說、南傳菩薩道以及唯識法義與淨土的關係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玄奘三藏所翻小乘、瑜伽唯識、大乘、陀羅尼經典與論書目錄簡表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序文 關於大乘是佛說、南傳菩薩道以及唯識法義與淨土的關係 《唯識道次第略》 關於《梵網經》,唯識宗是否共許?以及無佛性與卜筮義。 《唯識宗談如來藏義》 唯識宗的聖典《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出版隨談 《成唯識論述記》因明立量整理 ...
...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玄奘三藏所翻小乘、瑜伽唯識、大乘、陀羅尼經典與論書目錄簡表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序文 關於大乘是佛說、南傳菩薩道以及唯識法義與淨土的關係 《唯識道次第略》 關於《梵網經》,唯識宗是否共許?以及無佛性與卜筮義。 《唯識宗談如來藏義》 唯識宗的聖典《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出版隨談 《成唯識論述記》因明立量整理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玄奘三藏所翻小乘、瑜伽唯識、大乘、陀羅尼經典與論書目錄簡表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序文 關於大乘是佛說、南傳菩薩道以及唯識法義與淨土的關係 《唯識道次第略》 關於《梵網經》,唯識宗是否共許?以及無佛性與卜筮義。 《唯識宗談如來藏義》 唯識宗的聖典《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出版隨談 《成唯識論述記》因明立量整理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玄奘三藏所翻小乘、瑜伽唯識、大乘、陀羅尼經典與論書目錄簡表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序文 關於大乘是佛說、南傳菩薩道以及唯識法義與淨土的關係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玄奘三藏所翻小乘、瑜伽唯識、大乘、陀羅尼經典與論書目錄簡表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序文 關於大乘是佛說、南傳菩薩道以及唯識法義與淨土的關係 《唯識道次第略》 關於《梵網經》,唯識宗是否共許?以及無佛性與卜筮義。 《唯識宗談如來藏義》 唯識宗的聖典《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出版隨談 《成唯識論述記》因明立量整理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玄奘三藏所翻小乘、瑜伽唯識、大乘、陀羅尼經典與論書目錄簡表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序文 關於大乘是佛說、南傳菩薩道以及唯識法義與淨土的關係 《唯識道次第略》 關於《梵網經》,唯識宗是否共許?以及無佛性與卜筮義。 《唯識宗談如來藏義》 唯識宗的聖典《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出版隨談 《成唯識論述記》因明立量整理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玄奘三藏所翻小乘、瑜伽唯識、大乘、陀羅尼經典與論書目錄簡表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序文 關於大乘是佛說、南傳菩薩道以及唯識法義與淨土的關係 ...
《解深密經疏》者,為大唐 圓測法師(西元六一三—六九六年)所撰,為引多家之言而註釋《解深密經》之大疏,測師本為新羅國王孫,十五歲入大唐而從法常、僧辯法師學習唯識學。 並學習《毗曇》、《成實》、《俱舍》、《婆沙》等論及西域諸語言於長安(西安)元法寺,爾後,玄奘三藏回到大唐,受學於奘師門下。並著有《成唯識論》、《金剛般若經》、《觀所緣論》、《般若心經》、《無量義經》等疏,「西明圓測」之名為隨玄奘三藏移住西明寺而稱。 ...
... 又或以菩薩戒證明能共住、領導出家僧團,然菩薩戒雖為千佛大戒,卻又與比丘、比丘尼戒不共,既為不共,焉能與僧團共住生活相當?男根、女根、無根為異熟果報,欲界有情縱使在家為菩薩亦有男女二根,《雜阿含經》中證得三果居士尚且不與出家僧團共住,何況欲愛有情? 簡言之,在家居士要領導僧團,就出家授具足戒,不論男、女。 從圓測法師偷聽上課能不被抓包,到起信論爭議是非的常識判斷。 圓測法師(六一三~六九六)為新羅(韓國)學僧。初與玄奘三藏同門,師事法常、僧辯,習真諦三藏傳唯識古學,為世親、安慧一系。於玄奘自印回中後,續於玄奘三藏門下執弟子禮,與窺基法師等人共學。而玄奘三藏授課的方式,一般多為翻譯經論後,公開授課。所以宋高僧傳說圓測偷聽玄奘三藏上課,實在為無稽之談,既為公開授課,豈又何必偷聽上課? ...
阿彌陀佛。
XX法師:
一、並非為批評,而是問題,此等問題於二乘部派佛教業已成立已久,此等可能與佛法流布有關,藏語佛教約莫十、十一世紀盛行,然當時印度、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區域已經成為以蘇丹為首之伊斯蘭教,可參酌其他撰寫印度歷史之學者書,最好以印度學者為主。
二、「真性有為空」頌文,基師等見解可能與清辯菩薩原意不同,清辯菩薩無體體義,此為整理菩薩著作深入思維而了知,而圓測師對於清辯菩薩之看法(《深密疏》),與清辯菩薩論文內容有些出入。另外,如菩薩破婆沙師義而說:「諸法無自體者,如幻燈滅,是亦不違世諦智境界故。無自體者,從無始因緣展轉而起,如幻如焰,諸行無起,即是涅槃。證得涅槃亦復如是,無有自體。我亦不立無體體故,非立義過。上引石女為喻者,於第一義中得成。汝執有自體義者,不可壞故,有所斷者不然。以是故,若不見真實理而說有自體者,得涅槃義不成,法自體壞故。」清辯菩薩於第一義中並不立有一自續體。 ...
... 殺戮,並不分膚色、也不分東西南北,任何的主義都會產生暴力,因為你信仰你的、他信仰他的,兩者水火不容就產生了暴力,人們不會去探討暴力的本質究竟為何?僅只是於標上去發現各種說詞,而不是去治本。 佛陀的教法常言「同體大悲」,那麼,何謂同體大悲?根據《心地觀》云:「是大菩薩發起如是同體大悲無礙願已,經一念頃惡風尋止,便得順風解脫眾難,得至寶所獲諸珍寶。」又《大虛空藏》云:「若菩薩於一切有情,起同體大悲住於禪定,見來求者悉皆捨施,以福無盡得於寶手令他受用;意樂清淨,心如平地離於高、下,有所悕望豐饒利益,戒清淨故得心無著善護諸根;復能成辦一切施會,得陀羅尼成就辯才。」奘師弟子圓測師《仁王經疏》云:「謂此皆是地上菩薩,得同體大悲,憐念未來惡世眾生也。」雖為地上菩薩得,然於地前若無處處聞思又如何能得?此即無漏種薰故。 ...
... 《中論研習》中觀根本論〈青目釋直譯〉試讀 問:漢語佛教古德並不懂梵文,彼等所說誤解中觀、唯識等義 問:藏語應成中觀勝於漢語唯識見。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
...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日本新年號:令和與《雜阿含經》 思辨的正信 五月二十四日,值得所有為了生命而思辨人生為何的人慶祝 執無為有體常住,能生一切,何異外道冥性等耶? 我與他者 正信應當去除奴性思想 《瑜伽師地論》與淨土法門 陽明學與明治維新 ...
...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日本新年號:令和與《雜阿含經》 思辨的正信 五月二十四日,值得所有為了生命而思辨人生為何的人慶祝 執無為有體常住,能生一切,何異外道冥性等耶? 我與他者 正信應當去除奴性思想 《瑜伽師地論》與淨土法門 陽明學與明治維新 ...
... 《中論研習》中觀根本論〈青目釋直譯〉試讀 問:漢語佛教古德並不懂梵文,彼等所說誤解中觀、唯識等義 問:藏語應成中觀勝於漢語唯識見。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
... 第二師(圓測說是難陀論師之義)(窺基大師說是月藏論師之義) : 由現居於此界、地以及將生到此界者之一切眾生異熟所變,聖人之異熟不應變為穢土,凡夫之異熟不應變為諸佛淨土。聖者不再往生色界,再變為色界便為無用。 第三師: (護法論師)由同一界地之眾生的異熟所變,倘若宇宙器世間如第二師所說由於現居此界、地及將生到此界者之一切眾生所變,則某一器世間將壞之時,既無有現居者及當生者(當生,即於現在未生、於未來而生),則此宇宙器世間便無有人所變,所以應當是「由同一界、地之一切眾生所變」。 ...
... 《中論研習》中觀根本論〈青目釋直譯〉試讀 問:漢語佛教古德並不懂梵文,彼等所說誤解中觀、唯識等義 問:藏語應成中觀勝於漢語唯識見。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
... 問:漢語佛教古德並不懂梵文,彼等所說誤解中觀、唯識等義 問:藏語應成中觀勝於漢語唯識見。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
...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日本新年號:令和與《雜阿含經》 思辨的正信 五月二十四日,值得所有為了生命而思辨人生為何的人慶祝 執無為有體常住,能生一切,何異外道冥性等耶? 我與他者 正信應當去除奴性思想 《瑜伽師地論》與淨土法門 陽明學與明治維新 ...
... 問:藏語應成中觀勝於漢語唯識見。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日本新年號:令和與《雜阿含經》 思辨的正信 五月二十四日,值得所有為了生命而思辨人生為何的人慶祝 ...
... 《中論研習》中觀根本論〈青目釋直譯〉試讀 問:漢語佛教古德並不懂梵文,彼等所說誤解中觀、唯識等義 問:藏語應成中觀勝於漢語唯識見。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
... 問:漢語佛教古德並不懂梵文,彼等所說誤解中觀、唯識等義 問:藏語應成中觀勝於漢語唯識見。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
...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日本新年號:令和與《雜阿含經》 思辨的正信 五月二十四日,值得所有為了生命而思辨人生為何的人慶祝 執無為有體常住,能生一切,何異外道冥性等耶? ...
... 又根據《瑜伽師地論記》卷第三十九圓測師對於無種性義之說法,舉舊《善戒經》及《地持論》、舊《大莊嚴論》已經有無種性之說法,並非為玄奘三藏所翻新論方有,此也為現代學人學唯識而不知其所以,此即是於義不通所致,如說:「測云:有人依《涅槃經》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等文證,謗新翻經論非是正說,此即不可。所以者何?舊《善戒經》及《地持論》皆同說無種姓人可以人天而成熟之。又舊《大莊嚴論》第一云:「次分別無姓位。偈曰:一向行惡行,普斷諸白法,無有解脫分,少善亦無因。釋曰:無般涅槃法者,是無姓位,此略有二種:一者、時邊般涅槃法;二者、畢竟無般涅槃法。時邊般涅槃法者,有四種人:一者、一向行惡行;二者、普斷諸善法;三者、無解脫分善根;四者、善不具足。畢竟無涅槃法者,無因故,彼無般涅槃性。此謂但求生死,不樂涅槃人。」如此等文皆同此論,說無種姓,何獨謗新翻耶?但《楞伽》說闡提有二:一者、斷善;二者、菩薩。斷善闡提值善知識即得成佛,菩薩闡提畢竟不取無上菩提。西方解云:欲顯菩薩畢竟不入大涅槃果,希前相故,且舉斷善闡提,影略而不說無涅槃補特伽羅。」 ...
... 《中論研習》中觀根本論〈青目釋直譯〉試讀 問:漢語佛教古德並不懂梵文,彼等所說誤解中觀、唯識等義 問:藏語應成中觀勝於漢語唯識見。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
... 《中論研習》中觀根本論〈青目釋直譯〉試讀 問:漢語佛教古德並不懂梵文,彼等所說誤解中觀、唯識等義 問:藏語應成中觀勝於漢語唯識見。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
...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日本新年號:令和與《雜阿含經》 思辨的正信 五月二十四日,值得所有為了生命而思辨人生為何的人慶祝 ...
... 問:漢語佛教古德並不懂梵文,彼等所說誤解中觀、唯識等義 問:藏語應成中觀勝於漢語唯識見。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
... 《中論研習》中觀根本論〈青目釋直譯〉試讀 問:漢語佛教古德並不懂梵文,彼等所說誤解中觀、唯識等義 問:藏語應成中觀勝於漢語唯識見。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日本新年號:令和與《雜阿含經》 思辨的正信 五月二十四日,值得所有為了生命而思辨人生為何的人慶祝 執無為有體常住,能生一切,何異外道冥性等耶? 我與他者 正信應當去除奴性思想 ...
...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玄奘三藏所翻小乘、瑜伽唯識、大乘、陀羅尼經典與論書目錄簡表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序文 關於大乘是佛說、南傳菩薩道以及唯識法義與淨土的關係 《唯識道次第略》 關於《梵網經》,唯識宗是否共許?以及無佛性與卜筮義。 《唯識宗談如來藏義》 ...
...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日本新年號:令和與《雜阿含經》 思辨的正信 五月二十四日,值得所有為了生命而思辨人生為何的人慶祝 執無為有體常住,能生一切,何異外道冥性等耶? ...
...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日本新年號:令和與《雜阿含經》 思辨的正信 五月二十四日,值得所有為了生命而思辨人生為何的人慶祝 ...
...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日本新年號:令和與《雜阿含經》 思辨的正信 五月二十四日,值得所有為了生命而思辨人生為何的人慶祝 ...
... 《中論研習》中觀根本論〈青目釋直譯〉試讀 問:漢語佛教古德並不懂梵文,彼等所說誤解中觀、唯識等義 問:藏語應成中觀勝於漢語唯識見。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
...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日本新年號:令和與《雜阿含經》 思辨的正信 五月二十四日,值得所有為了生命而思辨人生為何的人慶祝 ...
... 《中論研習》中觀根本論〈青目釋直譯〉試讀 問:漢語佛教古德並不懂梵文,彼等所說誤解中觀、唯識等義 問:藏語應成中觀勝於漢語唯識見。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
...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日本新年號:令和與《雜阿含經》 思辨的正信 五月二十四日,值得所有為了生命而思辨人生為何的人慶祝 執無為有體常住,能生一切,何異外道冥性等耶? 我與他者 正信應當去除奴性思想 ...
... 問:漢語佛教古德並不懂梵文,彼等所說誤解中觀、唯識等義 問:藏語應成中觀勝於漢語唯識見。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
... 問:漢語佛教古德並不懂梵文,彼等所說誤解中觀、唯識等義 問:藏語應成中觀勝於漢語唯識見。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
...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日本新年號:令和與《雜阿含經》 思辨的正信 五月二十四日,值得所有為了生命而思辨人生為何的人慶祝 執無為有體常住,能生一切,何異外道冥性等耶? 我與他者 正信應當去除奴性思想 ...
... 彌勒菩薩說:許心似二現,如是似貪等,或似於信等,無別染、善法等是何義?唯識與中觀有何不同見解? 《中論研習》中觀根本論〈青目釋直譯〉試讀 問:漢語佛教古德並不懂梵文,彼等所說誤解中觀、唯識等義 問:藏語應成中觀勝於漢語唯識見。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日本新年號:令和與《雜阿含經》 思辨的正信 五月二十四日,值得所有為了生命而思辨人生為何的人慶祝 執無為有體常住,能生一切,何異外道冥性等耶? ...
... 彌勒菩薩說:許心似二現,如是似貪等,或似於信等,無別染、善法等是何義?唯識與中觀有何不同見解? 《中論研習》中觀根本論〈青目釋直譯〉試讀 問:漢語佛教古德並不懂梵文,彼等所說誤解中觀、唯識等義 問:藏語應成中觀勝於漢語唯識見。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中論研習》中觀根本論〈青目釋直譯〉試讀 問:漢語佛教古德並不懂梵文,彼等所說誤解中觀、唯識等義 問:藏語應成中觀勝於漢語唯識見。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
... 問:漢語佛教古德並不懂梵文,彼等所說誤解中觀、唯識等義 問:藏語應成中觀勝於漢語唯識見。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
...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日本新年號:令和與《雜阿含經》 思辨的正信 五月二十四日,值得所有為了生命而思辨人生為何的人慶祝 執無為有體常住,能生一切,何異外道冥性等耶? 我與他者 正信應當去除奴性思想 ...
許多大乘佛教徒誤解真如為我、如來藏為我,有一個真心可得,實際上皆為邪見。真如、如來藏皆為法性、佛性之稱,而佛性也分三類,理、行、事,皆不是在說有一個真心可得、可證。這就是眾生執著我的無明。阿含經斷我,總不可能到了大乘佛教後,就叫你證一個真我,這就是數論外道。 許多人認為唯識宗不談如來藏,然依照直接與玄奘三藏修學之窺基、圓測、慧沼三師,皆談如來藏義,於下諸論疏將內文關於如來藏義顯示出來,特別是基師,係直傳受學於 ...
...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日本新年號:令和與《雜阿含經》 思辨的正信 五月二十四日,值得所有為了生命而思辨人生為何的人慶祝 執無為有體常住,能生一切,何異外道冥性等耶? ...
...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日本新年號:令和與《雜阿含經》 思辨的正信 五月二十四日,值得所有為了生命而思辨人生為何的人慶祝 執無為有體常住,能生一切,何異外道冥性等耶? ...
...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日本新年號:令和與《雜阿含經》 思辨的正信 五月二十四日,值得所有為了生命而思辨人生為何的人慶祝 執無為有體常住,能生一切,何異外道冥性等耶? ...
... 《中論研習》中觀根本論〈青目釋直譯〉試讀 問:漢語佛教古德並不懂梵文,彼等所說誤解中觀、唯識等義 問:藏語應成中觀勝於漢語唯識見。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
...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日本新年號:令和與《雜阿含經》 思辨的正信 五月二十四日,值得所有為了生命而思辨人生為何的人慶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