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法諮詢
  • taiwanbuddha@gmail.com

菩薩藏佛教學會-阿含毗曇宗、般若中觀宗、法相唯識宗三時教菩薩藏佛教學會-阿含毗曇宗、般若中觀宗、法相唯識宗三時教菩薩藏佛教學會-阿含毗曇宗、般若中觀宗、法相唯識宗三時教

  • 首頁
    • 搜尋
  • 計畫
    • 簡介與出版書目
    • 玄奘三藏所翻經論目錄
    • 漢語法相唯識宗傳承
    •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 〈唯識道次第略〉
    • 〈五重唯識觀〉
    • 如何深入大藏經
    • EPUB電子佛典
    • 贊助流通
    • 常見問題Q&A
  • 新聞
    • 影音
    • 下載
  • 隨筆
    • 佛法內外學
  • 《菩薩藏》
    • 法寶經書列表
    •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 《天台宗智者大師全集》
    •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菩薩行》
    • 《唯識手冊》
    • 試讀
  • 《成佛正因》
    • 《中論研習》
    •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 《真實義品略記》
    • 《大日經疏集》
    • 《金剛頂經疏集》
    • 《蘇悉地羯羅經疏集》
    • 《空海大師全集》
    • 《慈覺大師 圓仁 集》
    • 《興教大師 覺鍐 集》
    • 《新義真言宗 賴瑜僧正 集》
  • 聯繫
    • 網站導覽
    • 佛教網站

菩薩藏佛教學會-站內搜尋

共有:找到一項結果。

搜尋:
只搜尋:

第 1 頁,共 2 頁

1. 003.二乘無餘依涅槃位是否有阿賴耶識?
(note)

《瑜伽師地論》『唯』『餘』說真如 《瑜伽師地論》云:「由異熟識『無有取』故,諸轉識等不復得生,『唯』『餘』清淨無為離垢真法界在』。」對於定性阿羅漢,彌勒菩薩說:「『唯』『餘』無為離垢真法界在。」此中,唯者,僅只義;餘者,剩義,即是言僅只清淨無為法離垢真如法界存在。並非在說第八識。《成唯識論》言:「阿賴耶識俱有所依亦但一種,謂第七識。彼識若無;定不轉故。」彌勒菩薩已說「諸轉識等不復得生」,故第八識無有俱有依,若無俱有依,如何獨存? ...

建立於 27 七月 2022
2. 阿賴耶識是第一因嗎?
(note)

摘要: 《唯識三十論頌》云:「謂此三十頌中,初二十四行頌明唯識相,次一行頌明唯識性,後五行頌明唯識行位。就二十四行頌中,初一行半略辯唯識相,次二十二行半廣辯唯識相。」然唯識相所攝之阿賴耶識,演變為諸多學人誤解唯識學所建立之第一因,故有種種對於唯識三時教理之誤解,慈恩基師「《成唯識論述記》云:「又言唯識相、性不同。相即依他,唯是有為,通有、無漏;唯識即相,名唯識相,持業釋也。性即是識圓成自體,唯是真如,無為無漏;唯識之性,名唯識性,依士釋也。唯內證淨,為簡依他,故說識性。何故須簡?有漏依他不可敬故,無漏依他亦俗諦故,非最勝故,非諸聖法真實性故,非所證故,非迷悟依故,或彼即是滿、分淨故,略不敬也。」事實上,彌勒、無著、世親乃至玄奘、慈恩基師等菩薩真的建立阿賴耶識為第一因嗎?故多學人有執取阿賴耶識為空性者、有執取無需要阿賴耶識者、有執取無需法爾種子者,即能生一切法。此中先引數論等外宗所執第一因作為何謂第一因之宗因,並略述數論等外宗所執我之體性,再說明數論宗執受者義為彼之我義,以此先理解外宗所執不變異之實我究竟為何義。 ...

建立於 23 七月 2022
3. A005. 成唯識論述記 新編 直書 試讀本
(EPUB3)

A005. 成唯識論述記 新編 直書 試讀本

建立於 24 四月 2019
4. A004. 成唯識論 新編 直書 試讀本
(EPUB3)

A004. 成唯識論 新編 直書 試讀本

建立於 24 四月 2019
5. 真理不在遠方
(佛法內外學)

...  A021.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新編 A022.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新編 A023.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新編 《大乘法苑義林章》新編 A005.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A004. 《成唯識論》新編 A024. 《大乘唯識論》新編 A034.《成唯識寶生論》新編 A037. 《唯識二十論》新編 A038. 《唯識二十論述記》新編 A039. 《唯識三十論頌》新編 ...

建立於 05 三月 2019
6. 承天禪寺參訪隨記
(佛法內外學)

...  A005.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A004. 《成唯識論》新編 A024. 《大乘唯識論》新編 A034.《成唯識寶生論》新編 A037. 《唯識二十論》新編 A038. 《唯識二十論述記》新編 A039. 《唯識三十論頌》新編 A040.《唯識論》新編 A128.《唯識義林》略解 A130.《成唯識論述記序釋》新編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二) ...

建立於 08 二月 2019
7. 佛法說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佛法內外學)

...  A006.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菩薩地真實義品》解譯 A045.《瑜伽師地論釋》新編 A125.《瑜伽師地論記》新編 170 瑜伽師地論略纂 疏文斷句 A021.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新編 A022.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新編 A023.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新編 《大乘法苑義林章》新編 A005.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A004. 《成唯識論》新編 A024. ...

建立於 30 十二月 2018
8. 學佛必讀經律論三藏,依大正新修大藏經分
(佛法內外學)

... 2258掌珍量道 2259瑜伽論問答 2260成唯識論疏序釋 唯識論同學鈔 2270因明論疏明燈抄 2296刻大乘三論大義鈔 2309大乘法相研神章 2312刻觀心覺夢鈔引 2313真心要決(前抄) 2315重刻法相義 2316大乘一切法相玄論 2323大乘法苑義林章師子吼鈔 2324七十五法名目(有宗) 2325七十五法記(有宗)   若時間無多,四阿含與金陵刻經處之《藏要》三輯共75部經、律、論所入文必要深入反覆閱讀、思維、觀察。 ...

建立於 10 十二月 2018
9. 路
(佛法內外學)

...  《大乘法苑義林章》新編 A005.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A004. 《成唯識論》新編 A024. 《大乘唯識論》新編 A034.《成唯識寶生論》新編 A037. 《唯識二十論》新編 A038. 《唯識二十論述記》新編 A039. 《唯識三十論頌》新編 A040.《唯識論》新編 A128.《唯識義林》略解 A130.《成唯識論述記序釋》新編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一) ...

建立於 23 十一月 2018
10. 《瑜伽師地論》新編出版《序文》與隨記
(佛法內外學)

...  洛陽出身的玄奘三藏從印度學習、並且於唐朝時翻譯了《瑜伽師地論》。《瑜伽師地論》為瑜伽行派重要的論書,唯識宗基師弟子 淄洲沼奢黎於《成唯識論了義燈》舉瑜伽行派總有一本十支,分別為: 大乘百法明門論 略陳名數論 世親造 大乘五蘊論 粗釋體義論 世親造 顯揚聖教論 總苞眾義論 無著造 攝大乘論 廣苞大義論 無著造 大乘阿毗達摩雜集論 分別名數論 安慧雜糅 辯中邊論 離僻彰中論 彌勒造頌、世親造論 ...

建立於 02 十一月 2018
11. 實我與無我
(佛法內外學)

...  然而,涅槃法並不依此阿賴耶識(第八識)而有故,藏識恆執無漏法種、而不執涅槃滅諦,涅槃法並不「親依」此阿賴耶識(第八識)故,《成唯識論述記》說:「疏則可依,今說親故。」唯是親執無漏法種,涅槃法滅諦是異生所求果故。 或此不依此阿賴耶識(根本識、第八識)而有涅槃法故,說所證涅槃是修行者正所求故、涅槃法非阿賴耶識(藏識、第八識)所生故,如果是阿賴耶識所生,那麼,涅槃法即是有為、無常法。 滅諦涅槃與道諦俱是還滅法所攝故,滅諦體為還道亦順彼滅諦斷滅染法,以能順滅故,亦說是滅品類攝,是為雙說,道諦與涅槃俱可言還與俱可言滅故,言俱者是還滅品攝,是彼品所攝,而不是是彼體。 ...

建立於 25 八月 2018
12. 如何初學靜坐?
(佛法內外學)

...  A005.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A004. 《成唯識論》新編 A024. 《大乘唯識論》新編 A034.《成唯識寶生論》新編 A037. 《唯識二十論》新編 A038. 《唯識二十論述記》新編 A039. 《唯識三十論頌》新編 A040.《唯識論》新編 A128.《唯識義林》略解 A130.《成唯識論述記序釋》新編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二) ...

建立於 23 八月 2018
13. 諸法無常,非第一義
(佛法內外學)

...  A021.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新編 A022.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新編 A023.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新編 《大乘法苑義林章》新編 A005.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A004. 《成唯識論》新編 A024. 《大乘唯識論》新編 A034.《成唯識寶生論》新編 A037. 《唯識二十論》新編 A038. 《唯識二十論述記》新編 A039. 《唯識三十論頌》新編 ...

建立於 18 八月 2018
14. 心是無為法,即是數論宗
(佛法內外學)

...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A004. 《成唯識論》新編 A024. 《大乘唯識論》新編 A034.《成唯識寶生論》新編 A037. 《唯識二十論》新編 A038. 《唯識二十論述記》新編 A039. 《唯識三十論頌》新編 A040.《唯識論》新編 A128.《唯識義林》略解 A130.《成唯識論述記序釋》新編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二) ...

建立於 06 八月 2018
15. 知苦而不斷苦
(佛法內外學)

...  A021.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新編 A022.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新編 A023.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新編 《大乘法苑義林章》新編 A005.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A004. 《成唯識論》新編 A024. 《大乘唯識論》新編 A034.《成唯識寶生論》新編 A037. 《唯識二十論》新編 A038. 《唯識二十論述記》新編 A039. 《唯識三十論頌》新編 ...

建立於 20 七月 2018
16. 觀呼吸悟入緣起
(佛法內外學)

...  A045.《瑜伽師地論釋》新編 A125.《瑜伽師地論記》新編 170 瑜伽師地論略纂 疏文斷句 A021.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新編 A022.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新編 A023.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新編 《大乘法苑義林章》新編 A005.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A004. 《成唯識論》新編 A024. 《大乘唯識論》新編 A034.《成唯識寶生論》新編 ...

建立於 19 七月 2018
17. 生生亦是有,有有亦是生
(佛法內外學)

...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A004. 《成唯識論》新編 A024. 《大乘唯識論》新編 A034.《成唯識寶生論》新編 A037. 《唯識二十論》新編 A038. 《唯識二十論述記》新編 A039. 《唯識三十論頌》新編 A040.《唯識論》新編 A128.《唯識義林》略解 A130.《成唯識論述記序釋》新編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二) ...

建立於 16 七月 2018
18. 譬如死屍,穢好花園
(佛法內外學)

...  A021.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新編 A022.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新編 A023.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新編 《大乘法苑義林章》新編 A005.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A004. 《成唯識論》新編 A024. 《大乘唯識論》新編 A034.《成唯識寶生論》新編 A037. 《唯識二十論》新編 A038. 《唯識二十論述記》新編 A039. 《唯識三十論頌》新編 ...

建立於 28 五 2018
19. 無間業同分
(佛法內外學)

最近抽空重新校對《瑜伽師地論》一百卷。 其實,對於一般學人來說,五無間業是比較熟悉的,但是,於無間同分(無間業同分)則若不學、不熟悉《瑜伽師地論》者,則往往容易犯下而不知。所謂的「同分」有幾種意思,自性、形相、加行、所緣、隨順等同分。 另外,《成唯識論》中說的同分是指依有情身心相似分位差別,而假立同分。

而《瑜伽師地論》這裡所指的是「業」同分,也就是與五無間業相似的行為作用力。 《瑜伽師地論》卷九,本地分中有尋有伺等三地之六說: ...

建立於 22 五 2018
20. 獨處
(佛法內外學)

...  A005.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A004. 《成唯識論》新編 A024. 《大乘唯識論》新編 A034.《成唯識寶生論》新編 A037. 《唯識二十論》新編 A038. 《唯識二十論述記》新編 A039. 《唯識三十論頌》新編 A040.《唯識論》新編 A128.《唯識義林》略解 A130.《成唯識論述記序釋》新編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二) ...

建立於 15 五 2018
21. 《瑜伽師地論釋》略說
(佛法內外學)

...  以大乘之心識實義門,嚴格而雲有情實有八識心王,但以二乘隨機門來說,但只有六識之說,對於大乘法所說之七、八二識,隱攝於第六識之意識也,然六、七、 八三識雖皆同有心意識之含意(此同《成唯識論》法義所舉),以為心法意處為識蘊所攝之故,而後又細說以第八阿賴耶識能夠做為持種識之故,所以「心義」偏強,而第六識以其了別境界法為猛利之故,立於識義,此中讀者自能了知。 後又云:「所言有心無心地者,略就五門,建立差別:一、就地總說門。…二、心亂不亂門。…三、心生不生門。…四、分位建立門。…五、就真實義門。謂唯無餘依涅槃界中,諸心皆滅,名無心地,餘位由無諸轉識故,假名無心,由第八識未滅盡故,名有心地,如是二地,諸門差別,進退不定。」 ...

建立於 16 四月 2018
22. 般若燈論釋 觀如來品 表解
(佛法內外學)

...  A005.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A004. 《成唯識論》新編 A024. 《大乘唯識論》新編 A034.《成唯識寶生論》新編 A037. 《唯識二十論》新編 A038. 《唯識二十論述記》新編 A039. 《唯識三十論頌》新編 A040.《唯識論》新編 A128.《唯識義林》略解 A130.《成唯識論述記序釋》新編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二) ...

建立於 16 四月 2018
23. 西安 大慈恩寺(大雁塔)
(佛法內外學)

...    而在大慈恩寺最後的階段,則翻譯了阿毗達摩發智論、阿毗達摩大毗婆沙論、觀所緣論、入阿毗達摩論、阿毗達摩法蘊足論,以及最後的成唯識論。    所以,在基師的著作中,往往我們能夠見到 唐京兆大慈恩寺沙門 窺基、大乘基等名。  

成唯識論述記  窺基撰     相關內容: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編輯校對說明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提要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001 ...

建立於 16 十二月 2017
24. 空、空性、空相真實義略說
(佛法內外學)

...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A004. 《成唯識論》新編 A024. 《大乘唯識論》新編 A034.《成唯識寶生論》新編 A037. 《唯識二十論》新編 A038. 《唯識二十論述記》新編 A039. 《唯識三十論頌》新編 A040.《唯識論》新編 A128.《唯識義林》略解 A130.《成唯識論述記序釋》新編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二) ...

建立於 26 十一月 2017
25. 真如及第八識,如何不許為佛正因?
(佛法內外學)

...  A021.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新編 A022.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新編 A023.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新編 《大乘法苑義林章》新編 A005.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A004. 《成唯識論》新編 A024. 《大乘唯識論》新編 A034.《成唯識寶生論》新編 A037. 《唯識二十論》新編 A038. 《唯識二十論述記》新編 A039. 《唯識三十論頌》新編 ...

建立於 28 十一月 2016
26. 佛教反同性戀嗎?
(佛法內外學)

...  A006.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菩薩地真實義品》解譯 A045.《瑜伽師地論釋》新編 A125.《瑜伽師地論記》新編 170 瑜伽師地論略纂 疏文斷句 A021.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新編 A022.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新編 A023.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新編 《大乘法苑義林章》新編 A005.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A004. 《成唯識論》新編 A024. ...

建立於 20 十一月 2016
27. 凡夫於色見我、異我、相在
(佛法內外學)

...  A005.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A004. 《成唯識論》新編 A024. 《大乘唯識論》新編 A034.《成唯識寶生論》新編 A037. 《唯識二十論》新編 A038. 《唯識二十論述記》新編 A039. 《唯識三十論頌》新編 A040.《唯識論》新編 A128.《唯識義林》略解 A130.《成唯識論述記序釋》新編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二) ...

建立於 29 十月 2016
28. 信仰皆非宗教非哲學
(佛法內外學)

...  《大乘法苑義林章》新編 A005.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A004. 《成唯識論》新編 A024. 《大乘唯識論》新編 A034.《成唯識寶生論》新編 A037. 《唯識二十論》新編 A038. 《唯識二十論述記》新編 A039. 《唯識三十論頌》新編 A040.《唯識論》新編 A128.《唯識義林》略解 A130.《成唯識論述記序釋》新編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一) ...

建立於 28 十月 2016
29. 執神識為我乃憍慢結
(佛法內外學)

...  《大乘法苑義林章》新編 A005.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A004. 《成唯識論》新編 A024. 《大乘唯識論》新編 A034.《成唯識寶生論》新編 A037. 《唯識二十論》新編 A038. 《唯識二十論述記》新編 A039. 《唯識三十論頌》新編 A040.《唯識論》新編 A128.《唯識義林》略解 A130.《成唯識論述記序釋》新編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一) ...

建立於 26 十月 2016
30.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佛法內外學)

...  A005.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A004. 《成唯識論》新編 A024. 《大乘唯識論》新編 A034.《成唯識寶生論》新編 A037. 《唯識二十論》新編 A038. 《唯識二十論述記》新編 A039. 《唯識三十論頌》新編 A040.《唯識論》新編 A128.《唯識義林》略解 A130.《成唯識論述記序釋》新編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二) ...

建立於 24 十月 2016
31. 法性法相
(佛法內外學)

...  A005.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A004. 《成唯識論》新編 A024. 《大乘唯識論》新編 A034.《成唯識寶生論》新編 A037. 《唯識二十論》新編 A038. 《唯識二十論述記》新編 A039. 《唯識三十論頌》新編 A040.《唯識論》新編 A128.《唯識義林》略解 A130.《成唯識論述記序釋》新編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二) ...

建立於 30 九月 2016
32. 真如是相分嗎?
(佛法內外學)

...  A006.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菩薩地真實義品》解譯 A045.《瑜伽師地論釋》新編 A125.《瑜伽師地論記》新編 170 瑜伽師地論略纂 疏文斷句 A021.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新編 A022.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新編 A023.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新編 《大乘法苑義林章》新編 A005.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A004. 《成唯識論》新編 A024. ...

建立於 05 九月 2016
33. 大乘法苑義林章。總料簡章 窺基法師撰(重新編輯標點)
(佛法內外學)

... 顯了顯密門者。 《瑜伽論》中四十五說:「又諸菩薩於如來所,深植正信,深植清淨,一向澄清,唯依如來了義經典,非不了義。了義經典為所依故。於佛所說法毘奈耶不可引奪。以佛所說不了義經,依種種門辨本性義猶未決定,尚生疑惑,非了義故。」 即依此文,於大乘中,顯了言教名為了義,隱密言教非了義經。《解深密經》、及《抉擇分》亦作是說。世尊在昔第二時中,唯為發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以隱密相,轉正法輪,雖更希奇,而亦有上,猶未了義,即說一切性皆是空,三無性教,名非了義。《成唯識論》第九卷說: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皆無自性,非性全無,說密意言,顯非了義。故大乘經說諸法相。言非顯了,所詮不究竟,名不了義。言若顯了,所詮究竟理,名了義經。此據能詮顯了無異,名了義故。 ...

建立於 03 九月 2016
34. 駒澤大學參訪隨記
(佛法內外學)

...  《大乘法苑義林章》新編 A005.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A004. 《成唯識論》新編 A024. 《大乘唯識論》新編 A034.《成唯識寶生論》新編 A037. 《唯識二十論》新編 A038. 《唯識二十論述記》新編 A039. 《唯識三十論頌》新編 A040.《唯識論》新編 A128.《唯識義林》略解 A130.《成唯識論述記序釋》新編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一) ...

建立於 02 九月 2016
35. 生如朝露,死如水滴。
(佛法內外學)

...  A005.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A004. 《成唯識論》新編 A024. 《大乘唯識論》新編 A034.《成唯識寶生論》新編 A037. 《唯識二十論》新編 A038. 《唯識二十論述記》新編 A039. 《唯識三十論頌》新編 A040.《唯識論》新編 A128.《唯識義林》略解 A130.《成唯識論述記序釋》新編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二) ...

建立於 02 九月 2016
36. 起身
(佛法內外學)

...  A045.《瑜伽師地論釋》新編 A125.《瑜伽師地論記》新編 170 瑜伽師地論略纂 疏文斷句 A021.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新編 A022.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新編 A023.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新編 《大乘法苑義林章》新編 A005.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A004. 《成唯識論》新編 A024. 《大乘唯識論》新編 A034.《成唯識寶生論》新編 ...

建立於 02 九月 2016
37. 半夜三更無ㄧ人
(佛法內外學)

...  A045.《瑜伽師地論釋》新編 A125.《瑜伽師地論記》新編 170 瑜伽師地論略纂 疏文斷句 A021.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新編 A022.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新編 A023.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新編 《大乘法苑義林章》新編 A005.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A004. 《成唯識論》新編 A024. 《大乘唯識論》新編 A034.《成唯識寶生論》新編 ...

建立於 02 九月 2016
38. ㄧ念三千
(佛法內外學)

...  A005.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A004. 《成唯識論》新編 A024. 《大乘唯識論》新編 A034.《成唯識寶生論》新編 A037. 《唯識二十論》新編 A038. 《唯識二十論述記》新編 A039. 《唯識三十論頌》新編 A040.《唯識論》新編 A128.《唯識義林》略解 A130.《成唯識論述記序釋》新編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二) ...

建立於 02 九月 2016
39. 油條
(佛法內外學)

...  A006.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菩薩地真實義品》解譯 A045.《瑜伽師地論釋》新編 A125.《瑜伽師地論記》新編 170 瑜伽師地論略纂 疏文斷句 A021.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新編 A022.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新編 A023.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新編 《大乘法苑義林章》新編 A005.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A004. 《成唯識論》新編 A024. ...

建立於 02 九月 2016
40. 鴦崛髻
(佛法內外學)

...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A004. 《成唯識論》新編 A024. 《大乘唯識論》新編 A034.《成唯識寶生論》新編 A037. 《唯識二十論》新編 A038. 《唯識二十論述記》新編 A039. 《唯識三十論頌》新編 A040.《唯識論》新編 A128.《唯識義林》略解 A130.《成唯識論述記序釋》新編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二) ...

建立於 02 九月 2016
41. 油條還是油條,也不凋零
(佛法內外學)

...  A005.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A004. 《成唯識論》新編 A024. 《大乘唯識論》新編 A034.《成唯識寶生論》新編 A037. 《唯識二十論》新編 A038. 《唯識二十論述記》新編 A039. 《唯識三十論頌》新編 A040.《唯識論》新編 A128.《唯識義林》略解 A130.《成唯識論述記序釋》新編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二) ...

建立於 02 九月 2016
42. 戰爭的本質就是殺
(佛法內外學)

...  A006.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菩薩地真實義品》解譯 A045.《瑜伽師地論釋》新編 A125.《瑜伽師地論記》新編 170 瑜伽師地論略纂 疏文斷句 A021.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新編 A022.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新編 A023.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新編 《大乘法苑義林章》新編 A005.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A004. 《成唯識論》新編 A024. ...

建立於 02 九月 2016
43. 應該偷更大的
(佛法內外學)

...  A045.《瑜伽師地論釋》新編 A125.《瑜伽師地論記》新編 170 瑜伽師地論略纂 疏文斷句 A021.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新編 A022.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新編 A023.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新編 《大乘法苑義林章》新編 A005.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A004. 《成唯識論》新編 A024. 《大乘唯識論》新編 A034.《成唯識寶生論》新編 ...

建立於 02 九月 2016
44. 般若燈論釋 觀如來品
(佛法內外學)

...  A005.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A004. 《成唯識論》新編 A024. 《大乘唯識論》新編 A034.《成唯識寶生論》新編 A037. 《唯識二十論》新編 A038. 《唯識二十論述記》新編 A039. 《唯識三十論頌》新編 A040.《唯識論》新編 A128.《唯識義林》略解 A130.《成唯識論述記序釋》新編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二) ...

建立於 30 八月 2016
45. 何謂文化與修養?
(佛法內外學)

其實從機場提領行李,就能看出端倪。 這時,你的信仰、膚色、存款、學歷、社經地位、以及年紀,都無法包裝。

一切將顯露無遺。 《三十頌》云:「四煩惱常俱,謂我痴、我見,並我慢、我愛」。 《成唯識論》說末那:「彼有十種(意旨有十種根本煩惱),此何唯四?有『我見』故,餘見不生,無『一心』中有『二慧』故。如何此識要有『我見』?『二取』、『邪見』但分別生,唯『見』所斷;此『俱煩惱』唯是『俱生』,『修』所斷故。」 ...

建立於 29 八月 2016
46. 西元2000年
(佛法內外學)

...  A021.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新編 A022.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新編 A023.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新編 《大乘法苑義林章》新編 A005.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A004. 《成唯識論》新編 A024. 《大乘唯識論》新編 A034.《成唯識寶生論》新編 A037. 《唯識二十論》新編 A038. 《唯識二十論述記》新編 A039. 《唯識三十論頌》新編 ...

建立於 20 八月 2016
47. 歧視
(佛法內外學)

...  A005.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A004. 《成唯識論》新編 A024. 《大乘唯識論》新編 A034.《成唯識寶生論》新編 A037. 《唯識二十論》新編 A038. 《唯識二十論述記》新編 A039. 《唯識三十論頌》新編 A040.《唯識論》新編 A128.《唯識義林》略解 A130.《成唯識論述記序釋》新編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二) ...

建立於 20 八月 2016
48. 世俗緣起非空義
(佛法內外學)

...  《大乘法苑義林章》新編 A005.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A004. 《成唯識論》新編 A024. 《大乘唯識論》新編 A034.《成唯識寶生論》新編 A037. 《唯識二十論》新編 A038. 《唯識二十論述記》新編 A039. 《唯識三十論頌》新編 A040.《唯識論》新編 A128.《唯識義林》略解 A130.《成唯識論述記序釋》新編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一) ...

建立於 10 八月 2016
49. 末那識八段十義-心智圖
(佛法內外學)

...  A005.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A004. 《成唯識論》新編 A024. 《大乘唯識論》新編 A034.《成唯識寶生論》新編 A037. 《唯識二十論》新編 A038. 《唯識二十論述記》新編 A039. 《唯識三十論頌》新編 A040.《唯識論》新編 A128.《唯識義林》略解 A130.《成唯識論述記序釋》新編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二) ...

建立於 09 五 2016
50. 阿毗達摩義-心智圖
(佛法內外學)

...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A004. 《成唯識論》新編 A024. 《大乘唯識論》新編 A034.《成唯識寶生論》新編 A037. 《唯識二十論》新編 A038. 《唯識二十論述記》新編 A039. 《唯識三十論頌》新編 A040.《唯識論》新編 A128.《唯識義林》略解 A130.《成唯識論述記序釋》新編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二) ...

建立於 09 五 2016
51. 三界唯心
(佛法內外學)

...  又《成唯識論述記》中說:「言「唯」「心」者,心、識是一。「唯」言,為遣所取境義; 由彼無故,能取亦無。不遮心所,不相離故,如說若無心所, 心未曾轉。 「三界唯心」之言,即顯「三界唯識」。即與欲等愛結相應, 墮在「三界」,即屬三界貪等結。「此唯識言」,「無有三界橫計所緣」。不遣真如所緣、依他所緣,謂道諦攝根本、後得二智所緣。由彼不為愛所執故,非所治故,非迷亂故,非三界攝,亦不離識,故不待說。非無無漏及無為法。」 ...

建立於 11 四月 2016
52. 俱舍分別智對治義
(佛法內外學)

...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A004. 《成唯識論》新編 A024. 《大乘唯識論》新編 A034.《成唯識寶生論》新編 A037. 《唯識二十論》新編 A038. 《唯識二十論述記》新編 A039. 《唯識三十論頌》新編 A040.《唯識論》新編 A128.《唯識義林》略解 A130.《成唯識論述記序釋》新編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二) ...

建立於 07 四月 2016
53. 四正斷
(佛法內外學)

...  A006.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菩薩地真實義品》解譯 A045.《瑜伽師地論釋》新編 A125.《瑜伽師地論記》新編 170 瑜伽師地論略纂 疏文斷句 A021.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新編 A022.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新編 A023.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新編 《大乘法苑義林章》新編 A005.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A004. 《成唯識論》新編 A024. ...

建立於 30 三月 2016
54. 在眾生無明所惑而造惡業時,講般若是無意義且有害。
(佛法內外學)

...  A021.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新編 A022.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新編 A023.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新編 《大乘法苑義林章》新編 A005.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A004. 《成唯識論》新編 A024. 《大乘唯識論》新編 A034.《成唯識寶生論》新編 A037. 《唯識二十論》新編 A038. 《唯識二十論述記》新編 A039. 《唯識三十論頌》新編 ...

建立於 29 三月 2016
55.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分類)
建立於 02 三月 2021
56. 《成唯識論》論疏二十餘類
(佛法隨筆)

... 正果法師《佛教基本知識》一書,端看其書已經翻閱過多次矣,據夫人言已經換了第三本,諸多學者不重視基礎,導致只要談及空性、般若等義,馬上就死了、落入新興宗教而不知,基今之佛弟子基礎未能打好、又急於觀覽一切經論之結果,導致一問三不知又或曲解法義,僅只流入口說言談而不重實踐,基礎不打好,到頭一場空。 當時我曾倡議應當建立《成唯識論》資料庫,配上《大正藏》、《卍續藏》所有論疏,仰蔭兄聽聞馬上覺好。如今,《大正藏》、《卍續藏》註解《成唯識論》之論疏約莫有二十餘種,去歲愚已經一人全部完成編輯標點等事,又依《成唯識論述記》做《問答》一書,幾年前早已完成八九成,然無意繼續後續之工程。雖二十餘種註解《成唯識論》之論疏已經完成初階段,然卻無意再出版,至少目前是如此,也許未來有因緣等候具足吧。 ...

建立於 09 五 2022
57. 【釋出】《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二十冊乙套PDF格式法寶
(最新法訊)

慈恩基師《因明入正理論疏》云:「有唐 興雋法師者,釋門之樞紐也。綺歲標奇,汎慈舟於濟蟻;齠年發穎,濤辯水於徵鶖。是以初業有宗,西河稱其獨步;創探空旨,北地譽其孤雄。天縱英姿,生摛叡質。

  余欣其雅量,偏結交期,情契蘭金。言符藥石,時暇談笑。論及因明,法師乃矚古疏以文披,一覽略窮其趣。探新知以理覈,再閱廣盡其微。始驗駿驥駑駘,驤中原以分駕;鵬鶱鷃翥,遶沖天而別羽。」 然法寶質潔,此寶勝金玉,是阿伽陀,以療群疚。如飯食雖約精,園蔬愈珍饈,願寄佛門和順,雖饔飧不濟,亦有餘慈;佛課早修,雖囊橐無餘,亦令得大悲。虛空有盡,我願無窮,敬諸位皆行上品事,唯我獨成下下品人。 ...

建立於 30 九月 2021
58. 關於佛陀教育基金會《成唯識論述記》(新標併科文)內文更動之幾點釐清
(佛法隨筆)

佛陀教育基金會參酌本會《成唯識論述記》新編,另外加上科判而成《成唯識論述記》(新標併科文),彼版本之內文有隨意更動之處,有幾點需要釐清: 一、如《成唯識論述記》卷三末根據諸藏版本應當為:「論:豈斥他過,己義便成?述曰:第三、外人反云。論主遭難,不能出理,而行返質︰豈斥他過,己義便成?下第四、答。」 而該會版本《成唯識論述記》(新標併科文)則將「下第四、答。」更動順序,排到下句論文內,如:「論:若不摧邪,難以顯正。下第四答。此論主答。黑山既傾,白日斯現,故須破也。」 ...

建立於 10 八月 2021
59. 【出版】《成唯識論述記》(新標併科文) 紙本法寶結緣
(最新法訊)

台灣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菩薩藏佛教學會 王穆提居士所編《成唯識論述記新編》,另由該會加入科判,並參酌本會《成唯識論述記新編》,以成《成唯識論述記》(新標併科文)。《成唯識論述記新編》此版是本會王穆提居士幾年前所編之版本,如今更為重新斷句為疏文斷句版,以求精嚴。所謂疏文斷句者,即讓學人方便日後加入科判或相關數據、編號,感恩該會協助加入科判等文,能讓學人精讀熟悉論疏最為至要。現今學人缺乏耐心,每每讀經論大概瀏覽而失教義,所以才有種種曲解,產生了曲解之後,又彼此攻訐而失學佛應具備之禮儀與修養,更失學佛之根本為何事,倒果為因又有何益? ...

建立於 05 八月 2021
60. 《成唯識論》編後感
(佛法隨筆)

玄奘三藏雜揉而作之《成唯識論》實際上乃多為四字一句作為一義之用,諸多人於斷句時,多半未注意。四字一句之用法本為佛典頌文方便學人默誦記憶之用,本論九成九以上多半使用此種模式。至多五字、八字一句義。縱使為佐伯氏或者現代中觀、唯識學者,如太田氏等,觀看前人著作、校對本,似乎都未提及本論幾乎皆以四字一句義用法作為對翻、雜揉而成之格律,另外,《藏要》所收大抵皆為八字一句之斷句。此乃奘師隨時置於掌中閱讀思維之所集印度十大論師之傑作,然實際上除十大論師外,亦包含諸多論師之義。 ...

建立於 09 四月 2021
61. 【出版】《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最新法訊)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總共二百餘萬字,分成二十冊出版於世。《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為日本 日本横岳湛慧法師所著,內容為註解《成唯識論》、《成唯識論述記》,並廣引《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唐 大乘基師)、《成唯識論了義燈》(唐 淄洲惠沼,又為慧沼法師)、《成唯識論演祕》(唐 智周法師)、《成唯識論疏義演》(如理法師造)、《成唯識論義蘊》(唐 道邑法師)、《成唯識論太抄》(即成唯識論疏抄,北京靈泰法師撰)、《成唯識論義翼》、《成唯識論疏》(唐 ...

建立於 02 三月 2021
62. 244《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1)印度十大論師造 大唐玄奘三藏揉 大唐窺基述記 日本横岳湛慧撰 台灣 王穆提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總共二百餘萬字,分成二十冊出版於世。《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為日本 日本横岳湛慧法師所著,內容為註解《成唯識論》、《成唯識論述記》,並廣引《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唐 大乘基師)、《成唯識論了義燈》(唐 淄洲惠沼,又為慧沼法師)、《成唯識論演祕》(唐 智周法師)、《成唯識論疏義演》(如理法師造)、《成唯識論義蘊》(唐 道邑法師)、《成唯識論太抄》(即成唯識論疏抄,北京靈泰法師撰)、《成唯識論義翼》、《成唯識論疏》(唐 ...

建立於 02 三月 2021
63. 245《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2)印度十大論師造 大唐玄奘三藏揉 大唐窺基述記 日本横岳湛慧撰 台灣 王穆提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總共二百餘萬字,分成二十冊出版於世。《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為日本 日本横岳湛慧法師所著,內容為註解《成唯識論》、《成唯識論述記》,並廣引《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唐 大乘基師)、《成唯識論了義燈》(唐 淄洲惠沼,又為慧沼法師)、《成唯識論演祕》(唐 智周法師)、《成唯識論疏義演》(如理法師造)、《成唯識論義蘊》(唐 道邑法師)、《成唯識論太抄》(即成唯識論疏抄,北京靈泰法師撰)、《成唯識論義翼》、《成唯識論疏》(唐 ...

建立於 02 三月 2021
64. 246《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3)印度十大論師造 大唐玄奘三藏揉 大唐窺基述記 日本横岳湛慧撰 台灣 王穆提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總共二百餘萬字,分成二十冊出版於世。《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為日本 日本横岳湛慧法師所著,內容為註解《成唯識論》、《成唯識論述記》,並廣引《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唐 大乘基師)、《成唯識論了義燈》(唐 淄洲惠沼,又為慧沼法師)、《成唯識論演祕》(唐 智周法師)、《成唯識論疏義演》(如理法師造)、《成唯識論義蘊》(唐 道邑法師)、《成唯識論太抄》(即成唯識論疏抄,北京靈泰法師撰)、《成唯識論義翼》、《成唯識論疏》(唐 ...

建立於 02 三月 2021
65. 247《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4)印度十大論師造 大唐玄奘三藏揉 大唐窺基述記 日本横岳湛慧撰 台灣 王穆提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總共二百餘萬字,分成二十冊出版於世。《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為日本 日本横岳湛慧法師所著,內容為註解《成唯識論》、《成唯識論述記》,並廣引《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唐 大乘基師)、《成唯識論了義燈》(唐 淄洲惠沼,又為慧沼法師)、《成唯識論演祕》(唐 智周法師)、《成唯識論疏義演》(如理法師造)、《成唯識論義蘊》(唐 道邑法師)、《成唯識論太抄》(即成唯識論疏抄,北京靈泰法師撰)、《成唯識論義翼》、《成唯識論疏》(唐 ...

建立於 02 三月 2021
66. 248《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5)印度十大論師造 大唐玄奘三藏揉 大唐窺基述記 日本横岳湛慧撰 台灣 王穆提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總共二百餘萬字,分成二十冊出版於世。《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為日本 日本横岳湛慧法師所著,內容為註解《成唯識論》、《成唯識論述記》,並廣引《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唐 大乘基師)、《成唯識論了義燈》(唐 淄洲惠沼,又為慧沼法師)、《成唯識論演祕》(唐 智周法師)、《成唯識論疏義演》(如理法師造)、《成唯識論義蘊》(唐 道邑法師)、《成唯識論太抄》(即成唯識論疏抄,北京靈泰法師撰)、《成唯識論義翼》、《成唯識論疏》(唐 ...

建立於 02 三月 2021
67. 249《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6)印度十大論師造 大唐玄奘三藏揉 大唐窺基述記 日本横岳湛慧撰 台灣 王穆提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總共二百餘萬字,分成二十冊出版於世。《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為日本 日本横岳湛慧法師所著,內容為註解《成唯識論》、《成唯識論述記》,並廣引《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唐 大乘基師)、《成唯識論了義燈》(唐 淄洲惠沼,又為慧沼法師)、《成唯識論演祕》(唐 智周法師)、《成唯識論疏義演》(如理法師造)、《成唯識論義蘊》(唐 道邑法師)、《成唯識論太抄》(即成唯識論疏抄,北京靈泰法師撰)、《成唯識論義翼》、《成唯識論疏》(唐 ...

建立於 02 三月 2021
68. 250《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7)印度十大論師造 大唐玄奘三藏揉 大唐窺基述記 日本横岳湛慧撰 台灣 王穆提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總共二百餘萬字,分成二十冊出版於世。《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為日本 日本横岳湛慧法師所著,內容為註解《成唯識論》、《成唯識論述記》,並廣引《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唐 大乘基師)、《成唯識論了義燈》(唐 淄洲惠沼,又為慧沼法師)、《成唯識論演祕》(唐 智周法師)、《成唯識論疏義演》(如理法師造)、《成唯識論義蘊》(唐 道邑法師)、《成唯識論太抄》(即成唯識論疏抄,北京靈泰法師撰)、《成唯識論義翼》、《成唯識論疏》(唐 ...

建立於 02 三月 2021
69. 251《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8)印度十大論師造 大唐玄奘三藏揉 大唐窺基述記 日本横岳湛慧撰 台灣 王穆提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總共二百餘萬字,分成二十冊出版於世。《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為日本 日本横岳湛慧法師所著,內容為註解《成唯識論》、《成唯識論述記》,並廣引《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唐 大乘基師)、《成唯識論了義燈》(唐 淄洲惠沼,又為慧沼法師)、《成唯識論演祕》(唐 智周法師)、《成唯識論疏義演》(如理法師造)、《成唯識論義蘊》(唐 道邑法師)、《成唯識論太抄》(即成唯識論疏抄,北京靈泰法師撰)、《成唯識論義翼》、《成唯識論疏》(唐 ...

建立於 02 三月 2021
70. 252《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9)印度十大論師造 大唐玄奘三藏揉 大唐窺基述記 日本横岳湛慧撰 台灣 王穆提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總共二百餘萬字,分成二十冊出版於世。《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為日本 日本横岳湛慧法師所著,內容為註解《成唯識論》、《成唯識論述記》,並廣引《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唐 大乘基師)、《成唯識論了義燈》(唐 淄洲惠沼,又為慧沼法師)、《成唯識論演祕》(唐 智周法師)、《成唯識論疏義演》(如理法師造)、《成唯識論義蘊》(唐 道邑法師)、《成唯識論太抄》(即成唯識論疏抄,北京靈泰法師撰)、《成唯識論義翼》、《成唯識論疏》(唐 ...

建立於 02 三月 2021
71. 253《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10)印度十大論師造 大唐玄奘三藏揉 大唐窺基述記 日本横岳湛慧撰 台灣 王穆提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總共二百餘萬字,分成二十冊出版於世。《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為日本 日本横岳湛慧法師所著,內容為註解《成唯識論》、《成唯識論述記》,並廣引《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唐 大乘基師)、《成唯識論了義燈》(唐 淄洲惠沼,又為慧沼法師)、《成唯識論演祕》(唐 智周法師)、《成唯識論疏義演》(如理法師造)、《成唯識論義蘊》(唐 道邑法師)、《成唯識論太抄》(即成唯識論疏抄,北京靈泰法師撰)、《成唯識論義翼》、《成唯識論疏》(唐 ...

建立於 02 三月 2021
72. 254《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11)印度十大論師造 大唐玄奘三藏揉 大唐窺基述記 日本横岳湛慧撰 台灣 王穆提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總共二百餘萬字,分成二十冊出版於世。《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為日本 日本横岳湛慧法師所著,內容為註解《成唯識論》、《成唯識論述記》,並廣引《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唐 大乘基師)、《成唯識論了義燈》(唐 淄洲惠沼,又為慧沼法師)、《成唯識論演祕》(唐 智周法師)、《成唯識論疏義演》(如理法師造)、《成唯識論義蘊》(唐 道邑法師)、《成唯識論太抄》(即成唯識論疏抄,北京靈泰法師撰)、《成唯識論義翼》、《成唯識論疏》(唐 ...

建立於 02 三月 2021
73. 255《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12)印度十大論師造 大唐玄奘三藏揉 大唐窺基述記 日本横岳湛慧撰 台灣 王穆提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總共二百餘萬字,分成二十冊出版於世。《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為日本 日本横岳湛慧法師所著,內容為註解《成唯識論》、《成唯識論述記》,並廣引《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唐 大乘基師)、《成唯識論了義燈》(唐 淄洲惠沼,又為慧沼法師)、《成唯識論演祕》(唐 智周法師)、《成唯識論疏義演》(如理法師造)、《成唯識論義蘊》(唐 道邑法師)、《成唯識論太抄》(即成唯識論疏抄,北京靈泰法師撰)、《成唯識論義翼》、《成唯識論疏》(唐 ...

建立於 02 三月 2021
74. 256《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13)印度十大論師造 大唐玄奘三藏揉 大唐窺基述記 日本横岳湛慧撰 台灣 王穆提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總共二百餘萬字,分成二十冊出版於世。《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為日本 日本横岳湛慧法師所著,內容為註解《成唯識論》、《成唯識論述記》,並廣引《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唐 大乘基師)、《成唯識論了義燈》(唐 淄洲惠沼,又為慧沼法師)、《成唯識論演祕》(唐 智周法師)、《成唯識論疏義演》(如理法師造)、《成唯識論義蘊》(唐 道邑法師)、《成唯識論太抄》(即成唯識論疏抄,北京靈泰法師撰)、《成唯識論義翼》、《成唯識論疏》(唐 ...

建立於 02 三月 2021
75. 257《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14)印度十大論師造 大唐玄奘三藏揉 大唐窺基述記 日本横岳湛慧撰 台灣 王穆提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總共二百餘萬字,分成二十冊出版於世。《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為日本 日本横岳湛慧法師所著,內容為註解《成唯識論》、《成唯識論述記》,並廣引《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唐 大乘基師)、《成唯識論了義燈》(唐 淄洲惠沼,又為慧沼法師)、《成唯識論演祕》(唐 智周法師)、《成唯識論疏義演》(如理法師造)、《成唯識論義蘊》(唐 道邑法師)、《成唯識論太抄》(即成唯識論疏抄,北京靈泰法師撰)、《成唯識論義翼》、《成唯識論疏》(唐 ...

建立於 02 三月 2021
76. 258《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15)印度十大論師造 大唐玄奘三藏揉 大唐窺基述記 日本横岳湛慧撰 台灣 王穆提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總共二百餘萬字,分成二十冊出版於世。《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為日本 日本横岳湛慧法師所著,內容為註解《成唯識論》、《成唯識論述記》,並廣引《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唐 大乘基師)、《成唯識論了義燈》(唐 淄洲惠沼,又為慧沼法師)、《成唯識論演祕》(唐 智周法師)、《成唯識論疏義演》(如理法師造)、《成唯識論義蘊》(唐 道邑法師)、《成唯識論太抄》(即成唯識論疏抄,北京靈泰法師撰)、《成唯識論義翼》、《成唯識論疏》(唐 ...

建立於 02 三月 2021
77. 259《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16)印度十大論師造 大唐玄奘三藏揉 大唐窺基述記 日本横岳湛慧撰 台灣 王穆提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總共二百餘萬字,分成二十冊出版於世。《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為日本 日本横岳湛慧法師所著,內容為註解《成唯識論》、《成唯識論述記》,並廣引《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唐 大乘基師)、《成唯識論了義燈》(唐 淄洲惠沼,又為慧沼法師)、《成唯識論演祕》(唐 智周法師)、《成唯識論疏義演》(如理法師造)、《成唯識論義蘊》(唐 道邑法師)、《成唯識論太抄》(即成唯識論疏抄,北京靈泰法師撰)、《成唯識論義翼》、《成唯識論疏》(唐 ...

建立於 02 三月 2021
78. 260《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17)印度十大論師造 大唐玄奘三藏揉 大唐窺基述記 日本横岳湛慧撰 台灣 王穆提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總共二百餘萬字,分成二十冊出版於世。《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為日本 日本横岳湛慧法師所著,內容為註解《成唯識論》、《成唯識論述記》,並廣引《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唐 大乘基師)、《成唯識論了義燈》(唐 淄洲惠沼,又為慧沼法師)、《成唯識論演祕》(唐 智周法師)、《成唯識論疏義演》(如理法師造)、《成唯識論義蘊》(唐 道邑法師)、《成唯識論太抄》(即成唯識論疏抄,北京靈泰法師撰)、《成唯識論義翼》、《成唯識論疏》(唐 ...

建立於 02 三月 2021
79. 261《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18)印度十大論師造 大唐玄奘三藏揉 大唐窺基述記 日本横岳湛慧撰 台灣 王穆提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總共二百餘萬字,分成二十冊出版於世。《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為日本 日本横岳湛慧法師所著,內容為註解《成唯識論》、《成唯識論述記》,並廣引《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唐 大乘基師)、《成唯識論了義燈》(唐 淄洲惠沼,又為慧沼法師)、《成唯識論演祕》(唐 智周法師)、《成唯識論疏義演》(如理法師造)、《成唯識論義蘊》(唐 道邑法師)、《成唯識論太抄》(即成唯識論疏抄,北京靈泰法師撰)、《成唯識論義翼》、《成唯識論疏》(唐 ...

建立於 02 三月 2021
80. 262《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19)印度十大論師造 大唐玄奘三藏揉 大唐窺基述記 日本横岳湛慧撰 台灣 王穆提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總共二百餘萬字,分成二十冊出版於世。《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為日本 日本横岳湛慧法師所著,內容為註解《成唯識論》、《成唯識論述記》,並廣引《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唐 大乘基師)、《成唯識論了義燈》(唐 淄洲惠沼,又為慧沼法師)、《成唯識論演祕》(唐 智周法師)、《成唯識論疏義演》(如理法師造)、《成唯識論義蘊》(唐 道邑法師)、《成唯識論太抄》(即成唯識論疏抄,北京靈泰法師撰)、《成唯識論義翼》、《成唯識論疏》(唐 ...

建立於 02 三月 2021
81. 263《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20)印度十大論師造 大唐玄奘三藏揉 大唐窺基述記 日本横岳湛慧撰 台灣 王穆提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總共二百餘萬字,分成二十冊出版於世。《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為日本 日本横岳湛慧法師所著,內容為註解《成唯識論》、《成唯識論述記》,並廣引《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唐 大乘基師)、《成唯識論了義燈》(唐 淄洲惠沼,又為慧沼法師)、《成唯識論演祕》(唐 智周法師)、《成唯識論疏義演》(如理法師造)、《成唯識論義蘊》(唐 道邑法師)、《成唯識論太抄》(即成唯識論疏抄,北京靈泰法師撰)、《成唯識論義翼》、《成唯識論疏》(唐 ...

建立於 02 三月 2021
82. 《成唯識論述記》因明立量整理
(佛法隨筆)

總共整理了《成唯識論述記》中諸因明立量,有二百二十八量。
 

彼立量云︰其我所說離心之境決定實有,許除畢竟無,心境二法隨一攝故,如心、心所。

 

彼立量云︰汝之內識如境非有,許所知故,如汝心外境。

 

量云︰汝所執我,是宗有法;「應不隨身受苦樂」者,是宗之法。

 

 

若立量云:「汝所執我,應無動轉,許常、遍故,如虛空等」

  ...

建立於 07 十月 2020
83. 240《成唯識論述記序釋》新編 日本 秋篠 釋善珠 集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菩薩行系列)

成唯識論者,乃菩提薩埵甚深境界。非是二乘異生之所測。李唐三藏曾聚十釋。爲糅論。大乘基師親受密誨。爲之疏。以揚指外月。雖然筆力古朴。義趣幽邃。學者尚不能卒曉。故淄州樸揚之徒。相繼撰述燈祕。探索論疏微隱。噫燈祕靈辯至不釋疏序。古德亦悲矣。爰本邦善珠僧正。妙通三性之玄理。朗曉八門之軌式。大都所著章藻迨於一十餘部。今序釋其一也。

  線上請書: 樂天kobo     推薦閱讀: ...

建立於 27 四月 2020
84.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序文
(最新法訊)

《成唯識論述記》為 玄奘三藏弟子 窺基大師(西元六三二─六八二年)依照玄奘口述記錄而成之作,中國從唐末唯識宗因諸多因素逐漸消亡,元代以降《成唯識論述記》即失傳,索性直到清末由楊仁山(文會)居士從日本取回此疏,進而由其創辦金陵刻經處出版而成。 《成唯識論述記》著疏頗多,如唐代 智周之《成唯識論演秘》、如理《成唯識論疏義演》、道邑《成唯識論義蘊》、靈泰《成唯識論疏抄》,及日本僧人 湛慧之《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而近人呂澂居士由《成唯識論疏抄》、《成唯識論演秘》、《成唯識論義蘊》編輯成《成唯識論述記抄秘蘊》。 ...

建立於 31 三月 2019
85. 048 《成唯識論》疏文斷句 印度十大論師造 大唐 玄奘三藏揉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菩薩藏漢語佛典系列)

成唯識論新編 經由重新斷句、標點校對,適合現代人學習唯識學的epub3格式的電子書。   日本佛教大系刊行會花二十一年時間編輯成佛教大系,其中的《成唯識論三箇鈔》除了《成唯識論》原文外,同時也包含了《成唯識論述記》、《成唯識論樞要》、《成唯識論了義燈》、《成唯識論演秘》作為對讀使用,足見《成唯識論》之重要性。 線上請書  ...

建立於 31 三月 2019
86. 049《成唯識論述記》疏文斷句 大唐 玄奘三藏 述 大唐 慈恩基師 記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菩薩藏漢語佛典系列)

序文   《成唯識論述記》為 玄奘三藏弟子 窺基大師(西元六三二─六八二年)依照玄奘口述記錄而成之作,中國從唐末唯識宗因諸多因素逐漸消亡,元代以降《成唯識論述記》即失傳,索性直到清末由楊仁山(文會)居士從日本取回此疏,進而由其創辦金陵刻經處出版而成。   《成唯識論述記》著疏頗多,如唐代 智周之《成唯識論演秘》、如理《成唯識論疏義演》、道邑《成唯識論義蘊》、靈泰《成唯識論疏抄》,及日本僧人 湛慧之《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而近人呂澂居士由《成唯識論疏抄》、《成唯識論演秘》、《成唯識論義蘊》編輯成《成唯識論述記抄秘蘊》。 ...

建立於 29 三月 2019
87. 大悲樂勝
(佛法隨筆)

... 

  此品後又於〈行住品〉說「菩薩於初地通達真如」等義。然此品又未修四加行,「謂煖、頂、忍、世第一法。此四總名,順決擇分,順趣真實,決擇分故。」即知此「大悲樂勝」為資糧位攝。 《成唯識論》云資糧位即順解脫分菩薩:「此位菩薩,依因、善友、作意、資糧四勝力故,於唯識義雖深信解,而未能了能、所取空,多住外門修菩薩行。故於二取所引隨眠,猶未有能伏滅功力,令彼不起二取現行。」於此雖住外門,若無大悲行,又於解脫分如何有順義?於此亦不能稱菩薩行資糧位。 ...

建立於 01 十二月 2022
88. 300《玄奘三藏譯撰全輯》七十六部 唐 玄奘 譯撰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菩薩藏漢語佛典系列)

... 《瑜伽師地論釋》 《成唯識論》 《唯識三十論頌》 《唯識二十論》 《攝大乘論本》 《攝大乘論世親釋》 《攝大乘論無性釋》 《辯中邊論》 《辯中邊論頌》 《顯揚聖教論》 《顯揚聖教論頌》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 《大乘成業論》 《大乘五蘊論》 《大乘百法明門論》 《王法正理論》 《觀所緣緣論》 《因明正理門論本》 《因明入正理論》 《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 《異部宗輪論》 ...

建立於 03 十月 2022
89. 【出版】《玄奘三藏譯撰全輯》七十六部
(最新法訊)

... 《瑜伽師地論釋》 《成唯識論》 《唯識三十論頌》 《唯識二十論》 《攝大乘論本》 《攝大乘論世親釋》 《攝大乘論無性釋》 《辯中邊論》 《辯中邊論頌》 《顯揚聖教論》 《顯揚聖教論頌》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 《大乘成業論》 《大乘五蘊論》 《大乘百法明門論》 《王法正理論》 《觀所緣緣論》 《因明正理門論本》 《因明入正理論》 《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 《異部宗輪論》 ...

建立於 03 十月 2022
90. 因明學於台南市湛然寺略(2015年隨筆)
(佛法隨筆)

何謂名言?謂表義、顯境。是故眼見色法而生種種分別功能,則歸為顯境名言,現行故。成唯識論云:「名言有二:一、表義名言。卽能詮義音聲差別,二、顯境名言。卽能了境心心所法。」何謂名言習氣?論卷八又云:「一名言習氣。謂有為法各別親種。名言有二。一、表義名言。卽能詮義音聲差別。二、顯境名言。卽能了境心心所法。隨二名言所熏成種,作有為法各別因緣。」

一切有情於名言熏習差別者何?攝論世親釋云:「名言熏習差別者:謂眼名言熏習,在異熟識中,為眼生因。異熟生眼,從彼生時,用彼為因,還說名眼。如是耳等、一切名言差別亦爾。」攝論無性釋云:「名言熏習差別者:謂我、法、用、名言多故;有人天等我,眼色等法,去來等用,熏習差別。由此我法用影顯現,諸識生起功能差別。」 ...

建立於 02 八月 2022
91. 二乘無餘依涅槃位是否有阿賴耶識?
(佛法隨筆)

...   

  此中問說:即一切阿羅漢住有餘依涅槃界之中住於何等心,而於無餘依般涅槃界當般涅槃?   答曰:於一切相不再思惟,僅只正思惟真無相界,逐漸入於滅盡定,再滅轉識等,再次異熟識捨所依止。由異熟識無有取法之故,七轉識等不再得生,僅只清淨無為法離垢真如法界存在。 此中,對於定性阿羅漢,彌勒菩薩說:「『唯』『餘』無為離垢真法界在。」此中,唯者,僅只義;餘者,剩義,即是言僅只清淨無為法離垢真如法界存在。並非在說第八識。《成唯識論》言:「阿賴耶識俱有所依亦但一種,謂第七識。彼識若無;定不轉故。」彌勒菩薩已說「諸轉識等不復得生」,故第八識無有俱有依,若無俱有依,如何獨存?菩薩於此而定義無餘依涅槃界為「唯餘清淨無為離垢真法界」故《成唯識論》云:「三、無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生死苦。煩惱既盡;餘依亦滅。眾苦永寂,故名涅槃。」 ...

建立於 26 七月 2022
92. 阿賴耶識是第一因嗎?
(佛法隨筆)

摘要: 《唯識三十論頌》云:「謂此三十頌中,初二十四行頌明唯識相,次一行頌明唯識性,後五行頌明唯識行位。就二十四行頌中,初一行半略辯唯識相,次二十二行半廣辯唯識相。」然唯識相所攝之阿賴耶識,演變為諸多學人誤解唯識學所建立之第一因,故有種種對於唯識三時教理之誤解,慈恩基師「《成唯識論述記》云:「又言唯識相、性不同。相即依他,唯是有為,通有、無漏;唯識即相,名唯識相,持業釋也。性即是識圓成自體,唯是真如,無為無漏;唯識之性,名唯識性,依士釋也。唯內證淨,為簡依他,故說識性。何故須簡?有漏依他不可敬故,無漏依他亦俗諦故,非最勝故,非諸聖法真實性故,非所證故,非迷悟依故,或彼即是滿、分淨故,略不敬也。」事實上,彌勒、無著、世親乃至玄奘、慈恩基師等菩薩真的建立阿賴耶識為第一因嗎?故多學人有執取阿賴耶識為空性者、有執取無需要阿賴耶識者、有執取無需法爾種子者,即能生一切法。此中先引數論等外宗所執第一因作為何謂第一因之宗因,並略述數論等外宗所執我之體性,再說明數論宗執受者義為彼之我義,以此先理解外宗所執不變異之實我究竟為何義。 ...

建立於 23 七月 2022
93. 略談月稱論師《入中論》犯相符極成過
(佛法隨筆)

略談月稱論師《入中論》犯相符極成過      王穆提     月稱論師《入中論》言:「總如所知非有故,應知內識亦非有。」《講記》解:「此二句總破。所知謂境。若謂心有,境亦應有;若謂境無,心亦應無,二無差別故。」此中月稱執唯識宗以為心識實有故如此而說。   以下根據《成唯識論》、《辯中邊論》、《成唯識論料簡》、《掌中論》分別說明唯識正義。

   

一、《成唯識論》言執識實有,亦是法執 ...

建立於 10 七月 2022
94. 釋疑:發業潤生等義
(佛法隨筆)

...    五、網站上回函關於X字已經轉為X,後面若有法師即加入法師,若法師自稱XX,則以XX取代。   六、後學不知現今中國佛教圈現象,僅只能從過往於中國各大城市參訪佛寺、親見各種現象與網路上以及一些法友了解一二,法師有自己的顧忌也好,若日後能前往印度等國修學亦好,佛教應該單純些好。   七、關於名言,基師《成唯識論述記》: 「論:名言有二:一、表義名言,即能詮義音聲差別; 述曰:唯「第六識」能緣其名,能發其名,餘皆不緣,亦不能發。 ...

建立於 06 七月 2022
95. 釋疑:「真性有為空」頌文
(佛法隨筆)

...  藏文大藏經又缺二百卷《大毗婆沙論》,如何評破婆沙義?又六十、八十《華嚴經》乃從漢文翻藏,即知當時即有交流。《優婆塞戒經》、《菩薩戒本》二翻亦缺、《大眾部》、《四分律》、《五分律》、《善見律》根本未翻如何得知彼部律學?《四分》、《五分》、《摩訶》比丘、比丘尼戒本亦未翻。

而龍樹、提婆菩薩漢文論書亦多未翻,如《大智度論》、《十住毗婆沙論》、《十二門論》、《大丈夫論》。而無著菩薩《顯揚聖教論》、勝子《瑜伽師地論釋》、天親《佛性論》未翻、護法《寶生論》、奘師揉《成唯識論》亦未翻,焉能知唯識正義?清辨《掌珍論》亦未翻,如何知空有諍義?《順正理論》、《顯宗論》未翻,如何知有部破俱舍義?尊者法勝《阿毗曇心論》、法救《雜阿毗曇心論》未翻,如何知阿毗曇義?其他諸如《舍利弗》、《五事》、《解脫道論》未翻,焉能知聲聞義?而僧伽羅剎《修行道地》 ...

建立於 05 七月 2022
96. 釋疑:獨頭意識
(佛法隨筆)

獨頭意識者,依《解深密經疏》所說奘師義:「依《瑜伽師地論》所說,非無漏故,應名世間;非現量故,亦名世間。設若如此,則現量以何為體? 答:玄奘阿闍黎說:前五根識皆是現量,散心位時,五俱意識及第一剎那意識亦是現量,定中獨頭意識唯是現量所攝云。《集量論》作者陳那阿闍黎亦說一切定心唯是現量云。」

  北京靈泰師《成唯識論疏抄》:「若大乘說與五識俱時,意識是現量五識落,除已後念獨頭意識,是比量也。且如眼識正起緣境,得現量時,意識得起。眼識雖得現量時,五識不自言我得現量境也。由如夢中緣夢中緣,又正在夢中緣境時,亦不自知我在夢後窹已,其夢中所緣之境及能緣之心皆落入過去。其覺時意識方知知前境是夢中所見。眼識滅已,意識乃生時五識見分所緣境相分也。能無意識後起,寧許有現量也?此破後念所起獨頭第六識,不許有現量。若五識,且許有現量也。意識緣前已滅境,此又證觀智業。在有所遮故者,若言詮青時,即遮黃、赤等色;若言詮還在,即遮桃花梨花等也。即遮餘色及餘花故,且言青蓮花。據實而言,其青蓮花性離言故,亦言詮不得。今此且不得遮得自相,故,如且言得共相,據實而言,亦不得共相也。」 ...

建立於 05 七月 2022
97. 〈釋疑〉:民國壹佰壹拾壹年柒月一日
(佛法隨筆)

阿彌陀佛。   XX法師:   一、奘師所翻經論只要仔細閱讀、細細思維,即知其翻譯以四字一句模式乃屬漢語功力甚好之境界,能令學人更亦受用。是故,前言要自行先訓讀、疏文、斷句等之義亦在於此,只有學人自行深入方能了會於心。       二、《成唯識論》〈疏文斷句四字版〉: 「復次,生死相續,由諸習氣,然諸習氣,總有三種:   一、名言習氣, 謂有為法,『各別』親種。 ...

建立於 01 七月 2022
98. 【出版】《唯識要義問答》-集結漢語中觀、唯識、三論、天台、以及日本唯識、中觀、唐密諸義
(最新法訊)

序文: 本書集結漢語中觀、唯識、三論、天台、以及日本唯識、中觀、唐密諸義,約莫十四萬數千餘字,本書雖名為《唯識要義問答》,然亦多收中觀等論疏,期此以正中觀唯識義而會通,冀望能予學子有一番整理與思維。 略以《般若燈論釋》、《大智度論》、《唯識開蒙》、《觀心覺夢鈔》、《成唯識論述記》、《寶鏡鈔》、《解深密經疏》、《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教觀大綱》、《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心要鈔》、《示教千則》、《唯識義私記》、《大乘法苑義林章》、《顯揚聖教論》、《大毗婆沙論》、《成唯識論本文抄》、《一乘要決》、《雜阿含經》、《菩提資糧論》、《大乘廣百論釋論》、《成唯識論》、《菩提道燈論》、《解脫道論》等論疏作為整理以成問答形式之法義章句而成,抉擇中觀唯識論師所立義而讓佛弟子能有更加深入的體會。 ...

建立於 01 六月 2022
99. 295《唯識要義問答》台灣 王穆提 著-集結漢語中觀、唯識、三論、天台、以及日本唯識、中觀、唐密諸義
(唯識手冊)

序文: 本書集結漢語中觀、唯識、三論、天台、以及日本唯識、中觀、唐密諸義,約莫十四萬數千餘字,本書雖名為《唯識要義問答》,然亦多收中觀等論疏,期此以正中觀唯識義而會通,冀望能予學子有一番整理與思維。 略以《般若燈論釋》、《大智度論》、《唯識開蒙》、《觀心覺夢鈔》、《成唯識論述記》、《寶鏡鈔》、《解深密經疏》、《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教觀大綱》、《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心要鈔》、《示教千則》、《唯識義私記》、《大乘法苑義林章》、《顯揚聖教論》、《大毗婆沙論》、《成唯識論本文抄》、《一乘要決》、《雜阿含經》、《菩提資糧論》、《大乘廣百論釋論》、《成唯識論》、《菩提道燈論》、《解脫道論》等論疏作為整理以成問答形式之法義章句而成,抉擇中觀唯識論師所立義而讓佛弟子能有更加深入的體會。 ...

建立於 01 六月 2022
100. 釋疑
(佛法隨筆)

...  綜觀上下文,即知,無「以一剎那、一極微觀身,名“身念住”滿。余三念住同此。」此句。 七、四念處者,即以慧心所為體,如《阿毘達磨俱舍論》卷23言:「 何等名為四念住體?此四念住體各有三,自性、相雜、所緣別故。自性念住,以慧為體。此慧有三種,謂聞等所成;即此亦名『三種念住』相雜念住,以慧所餘俱有為體。」若按《俱舍論記》引《正理》,則云:「何緣故說三種念住?為愚行相、資糧、所緣三種有情,故說三種。」故《成唯識論》言慧心所者,乃「於所觀境,簡擇為性,斷疑為業。謂觀德、失、俱非境中,由慧推求,得決定故,於非觀境、愚昧心中無簡擇故,非遍行攝。」此中言「所觀境」即知與修止觀通。 ...

建立於 01 六月 2022
  • 1
  • 2
  • 下一個
  • 最後

搜尋本站

主選單

  • 首頁
    • 搜尋
  • 計畫
    • 簡介與出版書目
    • 玄奘三藏所翻經論目錄
    • 漢語法相唯識宗傳承
    •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 〈唯識道次第略〉
    • 〈五重唯識觀〉
    • 如何深入大藏經
    • EPUB電子佛典
    • 贊助流通
    • 常見問題Q&A
  • 新聞
    • 影音
    • 下載
  • 隨筆
    • 佛法內外學
  • 《菩薩藏》
    • 法寶經書列表
    •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 《天台宗智者大師全集》
    •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菩薩行》
    • 《唯識手冊》
    • 試讀
  • 《成佛正因》
    • 《中論研習》
    •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 《真實義品略記》
    • 《大日經疏集》
    • 《金剛頂經疏集》
    • 《蘇悉地羯羅經疏集》
    • 《空海大師全集》
    • 《慈覺大師 圓仁 集》
    • 《興教大師 覺鍐 集》
    • 《新義真言宗 賴瑜僧正 集》
  • 聯繫
    • 網站導覽
    • 佛教網站
首頁︱搜尋本站︱計畫︱〈玄奘三藏所翻經論目錄〉︱ 〈漢語法相唯識宗傳承〉︱〈漢語中觀宗傳承系譜〉︱〈唯識道次第略〉︱〈五重唯識觀〉︱如何深入《大藏經》
簡介與出版書目︱ 最新法訊︱ 佛法隨筆︱佛法內外學︱《真實義品略記》
《菩薩藏漢語佛典系列》-〈中觀、唯識、阿毗達摩〉︱ 法寶經書列表︱《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天台宗智者大師全集》︱《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菩薩行》︱《唯識手冊》︱《成佛正因》︱《中論研習》︱《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大日經疏集》︱ 《金剛頂經疏集》︱ 《蘇悉地羯羅經疏集》︱
 《空海大師全集》︱《慈覺大師圓仁集》︱ 《興教大師覺鍐集》︱ 《新義真言宗賴瑜僧正集》︱ 網站導覽︱ 佛教網站︱
關鍵字搜尋: 成唯識論︱ 瑜伽師地論︱ 唯識︱ 真如︱ 二諦︱ 勝義諦︱ 起信論︱ 窺基︱ 圓測︱ 空性︱ 中觀︱
贊助我們︱聯繫我們 l E-mail:taiwanbuddha@gmail.com
線上電子書平台請書: 樂天kobo︱ Amazon kindle︱Pubu 電子書︱ Google Play圖書︱ Readmoo讀墨
© Copyright 2015-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菩薩藏佛教學會  

主選單

  • 首頁
    • 搜尋
  • 計畫
    • 簡介與出版書目
    • 玄奘三藏所翻經論目錄
    • 漢語法相唯識宗傳承
    •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 〈唯識道次第略〉
    • 〈五重唯識觀〉
    • 如何深入大藏經
    • EPUB電子佛典
    • 贊助流通
    • 常見問題Q&A
  • 新聞
    • 影音
    • 下載
  • 隨筆
    • 佛法內外學
  • 《菩薩藏》
    • 法寶經書列表
    •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 《天台宗智者大師全集》
    •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菩薩行》
    • 《唯識手冊》
    • 試讀
  • 《成佛正因》
    • 《中論研習》
    •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 《真實義品略記》
    • 《大日經疏集》
    • 《金剛頂經疏集》
    • 《蘇悉地羯羅經疏集》
    • 《空海大師全集》
    • 《慈覺大師 圓仁 集》
    • 《興教大師 覺鍐 集》
    • 《新義真言宗 賴瑜僧正 集》
  • 聯繫
    • 網站導覽
    • 佛教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