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法諮詢
  • taiwanbuddha@gmail.com

菩薩藏佛教學會-阿含毗曇宗、般若中觀宗、法相唯識宗三時教菩薩藏佛教學會-阿含毗曇宗、般若中觀宗、法相唯識宗三時教菩薩藏佛教學會-阿含毗曇宗、般若中觀宗、法相唯識宗三時教

  • 首頁
    • 搜尋
  • 計畫
    • 簡介與出版書目
    • 玄奘三藏所翻經論目錄
    • 漢語法相唯識宗傳承
    •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 〈唯識道次第略〉
    • 〈五重唯識觀〉
    • 如何深入大藏經
    • EPUB電子佛典
    • 贊助流通
    • 常見問題Q&A
  • 新聞
    • 影音
    • 下載
  • 隨筆
    • 佛法內外學
  • 《菩薩藏》
    • 法寶經書列表
    •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 《天台宗智者大師全集》
    •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菩薩行》
    • 《唯識手冊》
    • 試讀
  • 《成佛正因》
    • 《中論研習》
    •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 《真實義品略記》
    • 《大日經疏集》
    • 《金剛頂經疏集》
    • 《蘇悉地羯羅經疏集》
    • 《空海大師全集》
    • 《慈覺大師 圓仁 集》
    • 《興教大師 覺鍐 集》
    • 《新義真言宗 賴瑜僧正 集》
  • 聯繫
    • 網站導覽
    • 佛教網站

菩薩藏佛教學會-站內搜尋

共有:找到一項結果。

搜尋:
只搜尋:

第 1 頁,共 22 頁

1. 003.二乘無餘依涅槃位是否有阿賴耶識?
(note)

《瑜伽師地論》『唯』『餘』說真如 《瑜伽師地論》云:「由異熟識『無有取』故,諸轉識等不復得生,『唯』『餘』清淨無為離垢真法界在』。」對於定性阿羅漢,彌勒菩薩說:「『唯』『餘』無為離垢真法界在。」此中,唯者,僅只義;餘者,剩義,即是言僅只清淨無為法離垢真如法界存在。並非在說第八識。《成唯識論》言:「阿賴耶識俱有所依亦但一種,謂第七識。彼識若無;定不轉故。」彌勒菩薩已說「諸轉識等不復得生」,故第八識無有俱有依,若無俱有依,如何獨存? ...

建立於 27 七月 2022
2. 阿賴耶識是第一因嗎?
(note)

...  唯識學阿賴耶識究竟是不變異常法、還是無常法?於後引《瑜伽師地論》等論做說明。那麼,唯識宗是否建立阿賴耶識為第一因?無著菩薩《顯揚聖教論》云:「阿賴耶識者:謂先世所作增長業煩惱為緣,無始時來戲論熏習為因,所生一切種子異熟識為體。」應當是最好的解釋。 最後在第八識受熏義與本識中功能差別義分別詳細詮釋種子義之正理,於此通破內外宗所執之不正見,並且於後舉奘師《成唯識論》內所言分別論者之執,以及慈恩基師《成唯識論料簡》對於分別論者執真如之理能隨虛妄緣,起色心等諸有為法為謬,以及破執一分學者執圓成實性能生依他起性,以上此等見解皆不異數論外宗之解,非佛教唯識了義教所言。 ...

建立於 23 七月 2022
3. A125. 瑜伽師地論記 新編 直書 試讀本
(EPUB3)

A125. 瑜伽師地論記 新編 直書 試讀本

建立於 24 四月 2019
4. A001.《瑜伽師地論》新編 直書 試讀本
(EPUB3)

A001.《瑜伽師地論》新編 直書 試讀本

建立於 23 四月 2019
5. 真理不在遠方
(佛法內外學)

...  《大乘法苑義林章》新編序文(五)〈諸藏章〉 《大乘法苑義林章》新編序文(六)〈十二分章〉、〈斷障章〉 《大乘法苑義林章》新編序文(七)〈二諦義〉     唯識宗: A001.《瑜伽師地論》新編 彌勒菩薩等造
A006.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菩薩地真實義品》解譯 A045.《瑜伽師地論釋》新編 A125.《瑜伽師地論記》新編 170 瑜伽師地論略纂 疏文斷句 ...

建立於 05 三月 2019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下一個
  • 最後

搜尋本站

主選單

  • 首頁
    • 搜尋
  • 計畫
    • 簡介與出版書目
    • 玄奘三藏所翻經論目錄
    • 漢語法相唯識宗傳承
    •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 〈唯識道次第略〉
    • 〈五重唯識觀〉
    • 如何深入大藏經
    • EPUB電子佛典
    • 贊助流通
    • 常見問題Q&A
  • 新聞
    • 影音
    • 下載
  • 隨筆
    • 佛法內外學
  • 《菩薩藏》
    • 法寶經書列表
    •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 《天台宗智者大師全集》
    •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菩薩行》
    • 《唯識手冊》
    • 試讀
  • 《成佛正因》
    • 《中論研習》
    •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 《真實義品略記》
    • 《大日經疏集》
    • 《金剛頂經疏集》
    • 《蘇悉地羯羅經疏集》
    • 《空海大師全集》
    • 《慈覺大師 圓仁 集》
    • 《興教大師 覺鍐 集》
    • 《新義真言宗 賴瑜僧正 集》
  • 聯繫
    • 網站導覽
    • 佛教網站
首頁︱搜尋本站︱計畫︱〈玄奘三藏所翻經論目錄〉︱ 〈漢語法相唯識宗傳承〉︱〈漢語中觀宗傳承系譜〉︱〈唯識道次第略〉︱〈五重唯識觀〉︱如何深入《大藏經》
簡介與出版書目︱ 最新法訊︱ 佛法隨筆︱佛法內外學︱《真實義品略記》
《菩薩藏漢語佛典系列》-〈中觀、唯識、阿毗達摩〉︱ 法寶經書列表︱《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天台宗智者大師全集》︱《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菩薩行》︱《唯識手冊》︱《成佛正因》︱《中論研習》︱《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大日經疏集》︱ 《金剛頂經疏集》︱ 《蘇悉地羯羅經疏集》︱
 《空海大師全集》︱《慈覺大師圓仁集》︱ 《興教大師覺鍐集》︱ 《新義真言宗賴瑜僧正集》︱ 網站導覽︱ 佛教網站︱
關鍵字搜尋: 成唯識論︱ 瑜伽師地論︱ 唯識︱ 真如︱ 二諦︱ 勝義諦︱ 起信論︱ 窺基︱ 圓測︱ 空性︱ 中觀︱
贊助我們︱聯繫我們 l E-mail:taiwanbuddha@gmail.com
線上電子書平台請書: 樂天kobo︱ Amazon kindle︱Pubu 電子書︱ Google Play圖書︱ Readmoo讀墨
© Copyright 2015-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菩薩藏佛教學會  

主選單

  • 首頁
    • 搜尋
  • 計畫
    • 簡介與出版書目
    • 玄奘三藏所翻經論目錄
    • 漢語法相唯識宗傳承
    •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 〈唯識道次第略〉
    • 〈五重唯識觀〉
    • 如何深入大藏經
    • EPUB電子佛典
    • 贊助流通
    • 常見問題Q&A
  • 新聞
    • 影音
    • 下載
  • 隨筆
    • 佛法內外學
  • 《菩薩藏》
    • 法寶經書列表
    •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 《天台宗智者大師全集》
    •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 《菩薩行》
    • 《唯識手冊》
    • 試讀
  • 《成佛正因》
    • 《中論研習》
    •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 《真實義品略記》
    • 《大日經疏集》
    • 《金剛頂經疏集》
    • 《蘇悉地羯羅經疏集》
    • 《空海大師全集》
    • 《慈覺大師 圓仁 集》
    • 《興教大師 覺鍐 集》
    • 《新義真言宗 賴瑜僧正 集》
  • 聯繫
    • 網站導覽
    • 佛教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