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玄奘三藏所翻小乘、瑜伽唯識、大乘、陀羅尼經典與論書目錄簡表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序文 關於大乘是佛說、南傳菩薩道以及唯識法義與淨土的關係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玄奘三藏所翻小乘、瑜伽唯識、大乘、陀羅尼經典與論書目錄簡表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序文 關於大乘是佛說、南傳菩薩道以及唯識法義與淨土的關係 《唯識道次第略》 關於《梵網經》,唯識宗是否共許?以及無佛性與卜筮義。 《唯識宗談如來藏義》 唯識宗的聖典《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出版隨談 《成唯識論述記》因明立量整理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玄奘三藏所翻小乘、瑜伽唯識、大乘、陀羅尼經典與論書目錄簡表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序文 關於大乘是佛說、南傳菩薩道以及唯識法義與淨土的關係 《唯識道次第略》 關於《梵網經》,唯識宗是否共許?以及無佛性與卜筮義。 《唯識宗談如來藏義》 唯識宗的聖典《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出版隨談 《成唯識論述記》因明立量整理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玄奘三藏所翻小乘、瑜伽唯識、大乘、陀羅尼經典與論書目錄簡表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序文 關於大乘是佛說、南傳菩薩道以及唯識法義與淨土的關係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玄奘三藏所翻小乘、瑜伽唯識、大乘、陀羅尼經典與論書目錄簡表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序文 關於大乘是佛說、南傳菩薩道以及唯識法義與淨土的關係 ...
...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玄奘三藏所翻小乘、瑜伽唯識、大乘、陀羅尼經典與論書目錄簡表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序文 關於大乘是佛說、南傳菩薩道以及唯識法義與淨土的關係 ...
...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玄奘三藏所翻小乘、瑜伽唯識、大乘、陀羅尼經典與論書目錄簡表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序文 關於大乘是佛說、南傳菩薩道以及唯識法義與淨土的關係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玄奘三藏所翻小乘、瑜伽唯識、大乘、陀羅尼經典與論書目錄簡表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序文 關於大乘是佛說、南傳菩薩道以及唯識法義與淨土的關係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玄奘三藏所翻小乘、瑜伽唯識、大乘、陀羅尼經典與論書目錄簡表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序文 關於大乘是佛說、南傳菩薩道以及唯識法義與淨土的關係 《唯識道次第略》 關於《梵網經》,唯識宗是否共許?以及無佛性與卜筮義。 《唯識宗談如來藏義》 唯識宗的聖典《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出版隨談 《成唯識論述記》因明立量整理 ...
...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玄奘三藏所翻小乘、瑜伽唯識、大乘、陀羅尼經典與論書目錄簡表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序文 關於大乘是佛說、南傳菩薩道以及唯識法義與淨土的關係 《唯識道次第略》 關於《梵網經》,唯識宗是否共許?以及無佛性與卜筮義。 《唯識宗談如來藏義》 唯識宗的聖典《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出版隨談 《成唯識論述記》因明立量整理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依照慧思法師之意,他應當是將藏識清淨面作為真如心。此與玄奘法師所傳唯識宗不同。 如書: 「問曰:上來唯言淨心、真心,今言本識,意有何異? 答曰:本識、阿黎耶識、和合識、種子識、果報識等,皆是一體異名。上共、不共相中已明真如與阿黎耶同異之義。今更為汝重說,謂真心是體,本識是相,六、七等識是用,如似水為體,流為相,波為用,類此可知。是故論云:「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說名阿黎耶識。」即本識也。以與生死作本,故名為本。是故論云:「以種子時,阿黎耶識與一切法作根本種子故。」即其義也。又復經云:「自性清淨心。」復言:「彼心為煩惱所染。」此明真心雖復體具淨性,而復體具染性故,而為煩惱所染。以此論之,明知就體偏據一性說為淨心,就相與染事和合說為本識。以是義故,上來就體性以明,今就事相說,亦無所妨。」慧思法師所處的年代,尚未有印度唯識有相學傳入,故多引《大乘起信論》作為此書綱要。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玄奘三藏所翻小乘、瑜伽唯識、大乘、陀羅尼經典與論書目錄簡表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序文 關於大乘是佛說、南傳菩薩道以及唯識法義與淨土的關係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玄奘三藏所翻小乘、瑜伽唯識、大乘、陀羅尼經典與論書目錄簡表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序文 關於大乘是佛說、南傳菩薩道以及唯識法義與淨土的關係 《唯識道次第略》 關於《梵網經》,唯識宗是否共許?以及無佛性與卜筮義。 《唯識宗談如來藏義》 唯識宗的聖典《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出版隨談 《成唯識論述記》因明立量整理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玄奘三藏所翻小乘、瑜伽唯識、大乘、陀羅尼經典與論書目錄簡表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序文 關於大乘是佛說、南傳菩薩道以及唯識法義與淨土的關係 《唯識道次第略》 關於《梵網經》,唯識宗是否共許?以及無佛性與卜筮義。 《唯識宗談如來藏義》 唯識宗的聖典《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出版隨談 《成唯識論述記》因明立量整理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玄奘三藏所翻小乘、瑜伽唯識、大乘、陀羅尼經典與論書目錄簡表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序文 關於大乘是佛說、南傳菩薩道以及唯識法義與淨土的關係 ...
... 又或以菩薩戒證明能共住、領導出家僧團,然菩薩戒雖為千佛大戒,卻又與比丘、比丘尼戒不共,既為不共,焉能與僧團共住生活相當?男根、女根、無根為異熟果報,欲界有情縱使在家為菩薩亦有男女二根,《雜阿含經》中證得三果居士尚且不與出家僧團共住,何況欲愛有情? 簡言之,在家居士要領導僧團,就出家授具足戒,不論男、女。 從圓測法師偷聽上課能不被抓包,到起信論爭議是非的常識判斷。 圓測法師(六一三~六九六)為新羅(韓國)學僧。初與玄奘三藏同門,師事法常、僧辯,習真諦三藏傳唯識古學,為世親、安慧一系。於玄奘自印回中後,續於玄奘三藏門下執弟子禮,與窺基法師等人共學。而玄奘三藏授課的方式,一般多為翻譯經論後,公開授課。所以宋高僧傳說圓測偷聽玄奘三藏上課,實在為無稽之談,既為公開授課,豈又何必偷聽上課? ...
... 《唯識論同異補闕章》二卷 《妙法蓮華経要略》三卷 《妙法蓮華経肝心》二卷 《起信論寛狹章》三卷
日 本 房覺
缺。
日 本真言宗 杲寶法師 略
(ご うほう)(1306―1362)
日本 德治(とくじ)元年(1306)出生,室町時代至南北朝時期的真言宗和尚。東寺(教王護國寺)觀智院的開基。起初被稱為弘基。姓源氏。據說他來自下野國 ...
... 《唯識論同異補闕章》二卷 《妙法蓮華経要略》三卷 《妙法蓮華経肝心》二卷 《起信論寛狹章》三卷
日 本 房覺
缺。
日 本真言宗 杲寶法師 略
(ご うほう)(1306―1362)
日本 德治(とくじ)元年(1306)出生,室町時代至南北朝時期的真言宗和尚。東寺(教王護國寺)觀智院的開基。起初被稱為弘基。姓源氏。據說他來自下野國 ...
... 答。自受法樂位不爲他說。 問。若爾者。自受法身尚不爲他說法。何故今得噵理法身爲他說法。 答。若於眞理。但有寂義。無有照義。應云理法身不說法。約眞理有二義故。云理法身說法也。故起信論云。眞如有二種。謂不變眞如·隨縁眞如也。 問。若爾。顯教亦言自受用身不說法。他受用身說法。有何異也。 答。顯教所立說不說倶非理内。故與祕教全不同也。 問。彼教所立倶非理内者如何。 答。彼教所立意云。眞性之理不作諸法。但爲諸法之所依。菩提智種子唯在阿頼耶識。是故彼教所立但在理外。非在理内。 ...
... 十一、《釋摩訶衍論》為日本真言宗根本論書,此論為註解《大乘起信論》,然根據日本《大正藏》目錄部,第55冊,2183經,第1145頁內之日本 永超集《東域傳燈目錄》內的說法:「釋摩訶衍論十卷(釋起信論新羅大空山中沙門月忠撰云云龍樹造者偽也)」。即知本論為新羅僧所撰。另外,根據日本天台宗傳教大師最澄《守護國界章》提及:「此論者,大安寺戒明法師,去天應年中,自唐將來,尾張大僧都,爲傳檢勘曰,已勘成僞論。」天應年者,當為(781年1月30日—782年9月30日),大唐為唐德宗時期,也就是說於此時期,日本。尾張大僧都者,乃日本奈良時代法相宗賢憬法師(714-793年)。《釋摩訶衍論》為大安寺戒明法師請至日本,大安寺為日本南都七寺之一。 ...
世間之樂莫過富有、俊美,富有、俊美莫過意識恆喜樂,喜樂之境莫過坐禪。於坐禪中觀上述所說世間之樂,則毫無所樂可言,飲食不過二食,至多三食,而所睡不過一席,再怎麼富有,打造黃金所製作之床,亦睡眠不過八時。而所騎乘之車,往昔從天子駕六逐漸演變成一人駕一載多,雖所穿絲縷過日則臭,無所可戀,此即世間以苦境為樂境之相。
日本圓仁法師為入唐八家之一,亦為天台最澄弟子,其《顯揚大戒論》說:「夫菩薩戒者,流轉不滅之教也。盧舍那佛傳之於前,文殊師利弘之於後,故與彼談小乘者,一道而二門。與此說聲聞者,異器而同響。我本朝馳神眞際求法道邦,先請業者偏執律儀,後研精者更傳圓戒,猶如前途覆車而未返,晩進指南而必達,自後師資不絕,積習爲常,論者車(東)西互相矛楯,殊恨保執者自謂除小律儀更無大乘戒,遂毀梵網宗以爲沙彌宗,貶三聚教以爲非僧教,悲哉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未可與談道者也。」千年之前的爭端,如今亦重複上演,此等即所閱、所學不深,故有所爭。《梵網》諸經所爭,不過千年,然菩薩律儀本應當學,若未能及則當生慚愧。 ...
... 十一、《釋摩訶衍論》為日本真言宗根本論書,此論為註解《大乘起信論》,然根據日本《大正藏》目錄部,第55冊,2183經,第1145頁內之日本 永超集《東域傳燈目錄》內的說法:「釋摩訶衍論十卷(釋起信論新羅大空山中沙門月忠撰云云龍樹造者偽也)」。即知本論為新羅僧所撰。另外,根據日本天台宗傳教大師最澄《守護國界章》提及:「此論者,大安寺戒明法師,去天應年中,自唐將來,尾張大僧都,爲傳檢勘曰,已勘成僞論。」天應年者,當為(781年1月30日—782年9月30日),大唐為唐德宗時期,也就是說於此時期,日本。尾張大僧都者,乃日本奈良時代法相宗賢憬法師(714-793年)。《釋摩訶衍論》為大安寺戒明法師請至日本,大安寺為日本南都七寺之一。 ...
... 《中論研習》中觀根本論〈青目釋直譯〉試讀 問:漢語佛教古德並不懂梵文,彼等所說誤解中觀、唯識等義 問:藏語應成中觀勝於漢語唯識見。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
...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日本新年號:令和與《雜阿含經》 思辨的正信 五月二十四日,值得所有為了生命而思辨人生為何的人慶祝 執無為有體常住,能生一切,何異外道冥性等耶? 我與他者 正信應當去除奴性思想 《瑜伽師地論》與淨土法門 陽明學與明治維新 ...
...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日本新年號:令和與《雜阿含經》 思辨的正信 五月二十四日,值得所有為了生命而思辨人生為何的人慶祝 執無為有體常住,能生一切,何異外道冥性等耶? 我與他者 正信應當去除奴性思想 《瑜伽師地論》與淨土法門 陽明學與明治維新 ...
... 《中論研習》中觀根本論〈青目釋直譯〉試讀 問:漢語佛教古德並不懂梵文,彼等所說誤解中觀、唯識等義 問:藏語應成中觀勝於漢語唯識見。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
... 《中論研習》中觀根本論〈青目釋直譯〉試讀 問:漢語佛教古德並不懂梵文,彼等所說誤解中觀、唯識等義 問:藏語應成中觀勝於漢語唯識見。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
... 《中論研習》中觀根本論〈青目釋直譯〉試讀 問:漢語佛教古德並不懂梵文,彼等所說誤解中觀、唯識等義 問:藏語應成中觀勝於漢語唯識見。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
... 問:漢語佛教古德並不懂梵文,彼等所說誤解中觀、唯識等義 問:藏語應成中觀勝於漢語唯識見。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
...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日本新年號:令和與《雜阿含經》 思辨的正信 五月二十四日,值得所有為了生命而思辨人生為何的人慶祝 執無為有體常住,能生一切,何異外道冥性等耶? 我與他者 正信應當去除奴性思想 《瑜伽師地論》與淨土法門 陽明學與明治維新 ...
... 問:藏語應成中觀勝於漢語唯識見。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日本新年號:令和與《雜阿含經》 思辨的正信 五月二十四日,值得所有為了生命而思辨人生為何的人慶祝 ...
... 《中論研習》中觀根本論〈青目釋直譯〉試讀 問:漢語佛教古德並不懂梵文,彼等所說誤解中觀、唯識等義 問:藏語應成中觀勝於漢語唯識見。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
... 內文提到其所上之課程除基本語言、數理外,佛教課程為:「尼學林除了學習道元禪師的《正法眼藏》以外,也學習《永平清規》、《普勸坐禪儀》等等。另外,也學習日本曹洞宗四祖瑩山紹瑾禪師的著作如《坐禪用心記》、《瑩山清規》等等。 除了學習日本曹洞宗祖師的相關理論外,還有餘乘(曹洞宗以外其他宗派的課程)如:《原人論》、《俱舍論》、《天臺四教儀》、《唯識論》、《起信論》等課程。」而在日本佛教界著名之忽滑谷快天(1867-1934)、井上秀天(1880-1945),也與台灣有深厚之關係。忽滑谷快天後來成為了駒澤大學校長,而井上秀天則是以反戰論著名。 ...
...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日本新年號:令和與《雜阿含經》 思辨的正信 五月二十四日,值得所有為了生命而思辨人生為何的人慶祝 執無為有體常住,能生一切,何異外道冥性等耶? ...
...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日本新年號:令和與《雜阿含經》 思辨的正信 五月二十四日,值得所有為了生命而思辨人生為何的人慶祝 ...
... 《中論研習》中觀根本論〈青目釋直譯〉試讀 問:漢語佛教古德並不懂梵文,彼等所說誤解中觀、唯識等義 問:藏語應成中觀勝於漢語唯識見。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
... 《中論研習》中觀根本論〈青目釋直譯〉試讀 問:漢語佛教古德並不懂梵文,彼等所說誤解中觀、唯識等義 問:藏語應成中觀勝於漢語唯識見。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
...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日本新年號:令和與《雜阿含經》 思辨的正信 五月二十四日,值得所有為了生命而思辨人生為何的人慶祝 ...
... 問:漢語佛教古德並不懂梵文,彼等所說誤解中觀、唯識等義 問:藏語應成中觀勝於漢語唯識見。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
... 《中論研習》中觀根本論〈青目釋直譯〉試讀 問:漢語佛教古德並不懂梵文,彼等所說誤解中觀、唯識等義 問:藏語應成中觀勝於漢語唯識見。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曾經拜訪佛教大系刊行會出版社數次,店主每每皆平靜淡雅而毫無傲氣,須知,該書局所出版一百三十部皆為諸宗所依經論精品,如俱舍論、七十五法、略述法相義、成唯識論、三論大義鈔、三論玄義、華嚴法界義鏡、金獅子章、大乘起信論、華嚴五教章、淨土三部經、選擇本願念佛集、教行信證、四帖疏、法華玄義、天台四教儀、摩訶止觀、觀心本尊鈔、大日經疏、開目鈔、正法眼藏。總收俱舍、法相、唯識、三論、華嚴、淨土、天台、唐密、曹洞等宗義,除正法眼藏等外,皆作會本對讀之功,此即平常生活勝喧囂。 ...
... 疏文斷句
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疏文斷句
22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疏文斷句
230 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1 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232 解深密經 疏文斷句
233 深密解脫經 疏文斷句
234 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 疏文斷句
235 大乘密嚴經(不空本)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日本新年號:令和與《雜阿含經》 思辨的正信 五月二十四日,值得所有為了生命而思辨人生為何的人慶祝 執無為有體常住,能生一切,何異外道冥性等耶? 我與他者 正信應當去除奴性思想 ...
... 疏文斷句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 疏文斷句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玄奘三藏所翻小乘、瑜伽唯識、大乘、陀羅尼經典與論書目錄簡表 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序文 關於大乘是佛說、南傳菩薩道以及唯識法義與淨土的關係 《唯識道次第略》 關於《梵網經》,唯識宗是否共許?以及無佛性與卜筮義。 《唯識宗談如來藏義》 ...
...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日本新年號:令和與《雜阿含經》 思辨的正信 五月二十四日,值得所有為了生命而思辨人生為何的人慶祝 執無為有體常住,能生一切,何異外道冥性等耶? ...
...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日本新年號:令和與《雜阿含經》 思辨的正信 五月二十四日,值得所有為了生命而思辨人生為何的人慶祝 ...
...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日本新年號:令和與《雜阿含經》 思辨的正信 五月二十四日,值得所有為了生命而思辨人生為何的人慶祝 ...
... 《中論研習》中觀根本論〈青目釋直譯〉試讀 問:漢語佛教古德並不懂梵文,彼等所說誤解中觀、唯識等義 問:藏語應成中觀勝於漢語唯識見。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
...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日本新年號:令和與《雜阿含經》 思辨的正信 五月二十四日,值得所有為了生命而思辨人生為何的人慶祝 ...
... 《中論研習》中觀根本論〈青目釋直譯〉試讀 問:漢語佛教古德並不懂梵文,彼等所說誤解中觀、唯識等義 問:藏語應成中觀勝於漢語唯識見。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
...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日本新年號:令和與《雜阿含經》 思辨的正信 五月二十四日,值得所有為了生命而思辨人生為何的人慶祝 執無為有體常住,能生一切,何異外道冥性等耶? 我與他者 正信應當去除奴性思想 ...
... 問:漢語佛教古德並不懂梵文,彼等所說誤解中觀、唯識等義 問:藏語應成中觀勝於漢語唯識見。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
... 問:漢語佛教古德並不懂梵文,彼等所說誤解中觀、唯識等義 問:藏語應成中觀勝於漢語唯識見。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
...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日本新年號:令和與《雜阿含經》 思辨的正信 五月二十四日,值得所有為了生命而思辨人生為何的人慶祝 執無為有體常住,能生一切,何異外道冥性等耶? 我與他者 正信應當去除奴性思想 ...
... 彌勒菩薩說:許心似二現,如是似貪等,或似於信等,無別染、善法等是何義?唯識與中觀有何不同見解? 《中論研習》中觀根本論〈青目釋直譯〉試讀 問:漢語佛教古德並不懂梵文,彼等所說誤解中觀、唯識等義 問:藏語應成中觀勝於漢語唯識見。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日本新年號:令和與《雜阿含經》 思辨的正信 五月二十四日,值得所有為了生命而思辨人生為何的人慶祝 執無為有體常住,能生一切,何異外道冥性等耶? ...
... 彌勒菩薩說:許心似二現,如是似貪等,或似於信等,無別染、善法等是何義?唯識與中觀有何不同見解? 《中論研習》中觀根本論〈青目釋直譯〉試讀 問:漢語佛教古德並不懂梵文,彼等所說誤解中觀、唯識等義 問:藏語應成中觀勝於漢語唯識見。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
... 《中論研習》中觀根本論〈青目釋直譯〉試讀 問:漢語佛教古德並不懂梵文,彼等所說誤解中觀、唯識等義 問:藏語應成中觀勝於漢語唯識見。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
... 問:漢語佛教古德並不懂梵文,彼等所說誤解中觀、唯識等義 問:藏語應成中觀勝於漢語唯識見。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
...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日本新年號:令和與《雜阿含經》 思辨的正信 五月二十四日,值得所有為了生命而思辨人生為何的人慶祝 執無為有體常住,能生一切,何異外道冥性等耶? 我與他者 正信應當去除奴性思想 ...
... 《中論研習》中觀根本論〈青目釋直譯〉試讀 問:漢語佛教古德並不懂梵文,彼等所說誤解中觀、唯識等義 問:藏語應成中觀勝於漢語唯識見。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
...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日本新年號:令和與《雜阿含經》 思辨的正信 五月二十四日,值得所有為了生命而思辨人生為何的人慶祝 執無為有體常住,能生一切,何異外道冥性等耶? ...
...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日本新年號:令和與《雜阿含經》 思辨的正信 五月二十四日,值得所有為了生命而思辨人生為何的人慶祝 執無為有體常住,能生一切,何異外道冥性等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