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即是苦

一個佛教徒,他說他學戒、學所謂最上乘的佛法,然而他說,現在大藏經收錄的經論都是偽經,而《大正新修大藏經》是由日本人所編輯的,更是偽中之偽,此等人實在可憐憫,這類的種族歧視與仇恨,應當停止了。當你建立仇恨,你自己就是仇恨的本身,已經違反了佛教的戒律,不自瞋、不教他人瞋,既教他人瞋,即非佛弟子。

 

 

他不知漢語佛教從印度、中亞諸國傳到漢字文化圈的歷史,一昧的認為所謂的巴利文翻譯的佛典才是真經,然而,他不知巴利文經論也是經由轉譯而成的,佛陀當時於北印度傳佈佛法時,並不是說「巴利語」,佛陀當時於北印東部憍薩羅國、摩揭陀國和毗舍離國之間,當地使用的乃為方言摩揭陀語,五世紀的覺音認為巴利語即是佛陀使用的摩揭陀語,然而佛陀乃為尼泊爾人,其所傳佈之位置與巴利語傳自印度西部截然不同,我們僅只可以說巴利語受到摩揭陀語俗語化之影響,兩者視為同一個語言,實在不正。

禁止使用梵語傳佈佛教的佛陀,會統一使用巴利語傳佈佛教嗎?我想以彼例此,即能了知彼等見解之錯謬,彼等見解亦為邪見。世俗的邪見尚且有多種,更何況於信仰中加入各種自我認知的元素,此等亦為邪見。

諸多人看事情僅只看現象,而不看本質,看透了本質,如為何學佛?學佛的意義究竟是什麼?他才了解現象的苦、惡與仇恨對立。

現實生活配合《華嚴‧淨行品》,如《智覺禪師自行錄》提及永明延壽禪師:「每日常讀《大方廣佛華嚴‧淨行品》依文發一百四十大願,普令一切法界眾生,見聞之中,皆得入道。」

修整身心儀容:
一、每周修剪指甲。
二、每日洗衣、著裝整齊乾淨。
三、每日洗漱色身。
四、言談舉止莫張揚。
五、走路抬頭挺胸穩健徐徐而行,不要歪七扭八。
六、環境打掃乾淨、生活工作等亦同。
七、吃飯細嚼慢嚥、禁語莫談是非、世俗名利語。
八、鞋子、鞋底保持乾淨。
九、談話莫說粗語、穢語、狂語。
十、公眾場所莫開手機音量、言談保持輕聲細語。
十一、處理事務請排隊。
十二、筷子莫插於飯內、未食時,擺放整齊,飲食保持乾淨。
十三、隨身攜帶衛生紙、濕紙巾或較為環保之手帕。
十四、請隨時說:請、謝謝、對不起、抱歉、感恩、不好意思。

如是觀察此中變化,即能削減自身諸多粗習與仇恨、語言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