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阿富汗來說,其以前也是佛教重地,然當地也可能呈現多文化信仰崇拜,所以有學者才認為太陽神信仰與淨土信仰有關的見解,如今挖掘出來的寶藏,似乎更能證明出對於「太陽」、「黃金」等象徵生命無限的古蹟,影響了當時的多元信仰。當然也不是說淨土信仰等於太陽神崇拜,實際上,淨土信仰並不僅只一西方彌陀淨土,相反的,無量無邊世界皆有無量佛土,此等與太陽神崇拜亦不同。然而,你也可以驗證出當時中亞諸國對於佛教與拜火教等信仰乃是兼容並存的尊重,對於現代人來說,互相排斥的作為,反而是一種人類心智上的倒退。
河姆渡文明亦存在鳥與太陽的圖案,主要乃冀望農業豐收之用,亦有雙鳥朝陽之象牙雕刻蝶形器,這種雙鳥朝陽的形式結構,於波斯文化、中南美洲瑪雅文明與歐洲古希臘太陽神崇拜相類。台灣排灣族等亦存在於太陽神崇拜,如排灣族認為太陽為其祖靈,化身為陶壺、再由百步蛇看顧之下而孵化出排灣族之先民。
然阿彌陀佛信仰則非此類。如《釋淨土群疑論》:「又託如來無漏淨土,雖以有漏心現其淨土,而此淨土從本性相土,土亦非緣縛、相應縛縛,不增煩惱,如有漏心緣滅道諦,煩惱不增,猶如觀日輪,損減眼根也。」佛教的淨土信仰主要還是不離於斷障義,而世俗太陽神崇拜則偏重於對世俗貪愛法之執取,希冀我所貪愛之一切法能夠永恆不斷,而佛教淨土信仰則須斷除對世俗貪愛法如三毒、族姓、眷屬等我所之執取,兩者有根本之不同。
這就好比有人說漢語佛教從以前至今,沒人重視止觀,實際上彼等人見解為不知漢語佛教傳佈,其實,只要深入當地各種石窟與多閱讀相關史料,即能了解到在當時早期的石窟作用並不是用來藝術雕刻之用,而是提供僧俗於石窟內閉關專修禪觀用途,彼等人因為自身知識量不足而產生了對漢語佛教的曲解,此皆為偏見之見解,而知識量的足夠,若是沒有進行理解與思維,也是無意義。早期的石窟,大抵皆能視做禪房使用。
迷信總比沒有信仰來的好,沒有信仰者,往往做出來的事情皆為破壞文化、人類道德之事,而迷信者,往往對於世間人、事等物充滿了崇敬想,故而能減少破壞文化、道德等事。當然,正信與仰信還是更好。對於正信者,多旅行與參訪人類古蹟等博物館或者於深入當地考察反覆驗證,也才能更加的確信自身信仰是否為正信,還是只是一種盲目聽從而不思維觀察的迷信。
建立正見,有時候能從人類於世界各地上所遺留下來的文化古蹟進行反覆驗證。
圖錄展示:
{gallery}20220126:::0:2::{/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