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者,世親聽聞《華嚴經。十地品》(十地經)而發願修學菩薩乘,進而在晚年(八十歲左右)著作《唯識三十頌》,後由十大論師造釋、玄奘三藏雜揉其為《成唯識論》、窺基造《成唯識論述記》、《因明大疏》而廣宏三時教,若無六經之一《華嚴經》三界唯心立量,則無後種種諸論。
常想,倘若智者大師有閱讀過玄奘三藏雜揉之《成唯識論》(雖二者所處時代不同、一前一後),或許在修學增上慧學能夠更為深細綿綿不絕,致使後世諸人一切無爭論。
憶往昔讀《華嚴》,從四十、六十、八十卷本一一重複閱讀,另再參酌杜順、智儼、賢首法藏、清涼澄觀、圭峰宗密等師著作,如:杜順《華嚴法界觀門》與 《華嚴五教止觀》、智嚴《華嚴五十要問答》、《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章》、賢首法藏《華嚴探玄記》、《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華嚴策林》、《華嚴經問 答》、《華嚴金獅子章》,《華嚴金獅子章》於日本宏傳著疏者多,清涼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疏鈔會本》與《華嚴經懸談》、圭峰宗密著名的《圓覺經大疏》,備覺不讀《華嚴》則不知眾妙門,然現今講、破《華嚴》者,泰半皆未深入法藏、澄觀二師著作,而誤解《華嚴》,從法藏法師開始就融入唯識宗、《解深密經》三自性、三無性說,另可參法藏《大乘密嚴經疏》。
昔者,世親聽聞《華嚴經。十地品》(十地經)而發願修學菩薩乘,進而在晚年(八十歲左右)著作《唯識三十頌》,後由十大論師造釋、玄奘三藏雜揉其為《成唯識論》、窺基造《成唯識論述記》、《因明大疏》而廣宏三時教,若無六經之一《華嚴經》三界唯心立量,則無後種種諸論。
常想,倘若智者大師有閱讀過玄奘三藏雜揉之《成唯識論》(雖二者所處時代不同、一前一後),或許在修學增上慧學能夠更為深細綿綿不絕,致使後世諸人一切無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