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異生末那於未轉依位時,自緣於彼賴耶見分為我故不平等,以此為我相不證無我理,故於此悟通迷局能礙有情,我見、我愛等。
【述記】 既許通緣一切法者,何故此言緣彼第八? 今此論說未轉依時,非入十地等。所以者何?無漏名「悟」,有漏名「迷」; 無漏是「通」,有漏名「局」,道理應爾。無漏「無我」,有漏有「我」;無我境「遍」, 有我「不遍」故也。
略論:見道後末那起智性通緣一切法,故下說:「非離所依心,有能依智故。」雖是識蘊,亦轉無漏。『婆沙』卷七十五舉第六識轉為無漏識者,何故不立為識界?非有漏故、能損減諸有、散壞諸有、破滅諸有,理亦能通。
『婆沙』:「問:何故無漏識不立識界耶?答:與識界相不相應故。若法能長養諸有、攝益諸有、任持諸有者,立六界中。無漏意識能損減諸有、散壞諸有、破滅諸有,是故不立在六界中。
復次,若法能令諸有相續,生、老、病、死流轉不絕者,立六界中。無漏意識與此相違,是故不立在六界中。
復次,若法是趣苦、集行,亦是趣有世間生、老、病、死集行者,立六界中。無漏意識與此相違,是故不立在六界中。
復次,若法是有身見事、顛倒事、愛事、隨眠事,與貪、瞋、癡為安足處,有垢、有毒、有穢、有刺、有過、有濁,墮在諸有,苦、集諦攝者,立六界中。無漏意識與此相違,是故不立在六界中。
【述記】量云︰平等性智定有別所依識。說轉得故。如餘三智。第七若無,即平等智亦應非有。『非離所依心,有能依智故。』
略論:如何於異生位假想觀察修集平等性智?《大乘集菩薩學論》 〈忍辱品〉:「所以者何?然我此身於過去際無量無數生死輪轉,靡所不造。或處地獄畜生琰魔羅界,乃至今在人趣耽味飲食,諸欲受用聽受非法,艱苦追求邪命資養,多種逼迫,然於身命曾無果利,雖復種種多所營作,緣此不能自利利他,設復生死最後邊際,使諸眾生於我身分斷割支解,寧受眾苦我終不捨一切智心,亦復不捨一切眾生及善法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