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本法相宗解脫上人貞慶《心要鈔》疏文斷句

## 編輯說明:

一、本論出自《大正藏》第71卷,第2311經,與《日本大藏經》〈法相宗章疏一〉(大正四年七月二十八日發行)二藏。

二、註解以[ ] 符號標明,如慈恩法師造瑞應疏[即觀彌勒上生經疏二卷]示之。

三、版本為重新疏文斷句。

 

日本法相宗解脫上人貞慶,久壽二年(1155)5月21日建歷三年(1213)2月3日。名諱是貞慶。號解脫房,又稱笠置寺上人。從平安末期到鐮倉市初期的法相宗學僧。他是藤原通憲(信西)的孫子,父親是藤原貞憲。叔叔有睿山安居院的阿古澄憲、醍醐寺勝賢、高野山明遍等。幼年在興福寺出家,於叔叔興福寺別當覺憲所在的興福寺修學。他曾在維摩詰菩薩會任講,但後來卻放棄晉升為僧綱,直到建久四年(一一九三)三十九歲,主要是由於厭惡僧侶的墮落,隱居到了從以前開始就以彌勒信仰為主的笠置寺。以勸進聖(現今的化緣之意義)的方式重建笠置寺,承元二年(1208年)54歲時,又移居海住山寺,對觀音信仰也產生了興趣,在該寺示寂(59歲)。

貞慶一生的事跡是多方面的。在大力發展傳統法相教學的同時,還提倡一乘教和三乘教的融合,並謀求易行化等,出現了革新性的思想發展。並起草了要求朝廷停止專修唸佛的《興福寺奏狀》(主要是批評法然的唸佛,要求其停止。 但師從法然的是貞慶叔父(父貞憲的弟弟)遊蓮房圓照,雖然當時已過世。)。

晚年建立常喜院致力於戒律復興。此外,他對彌勒、釋迦牟尼、舍利、觀音、春日等多種神佛都有信仰,並製作了各種講式。他的著作有《愚迷發心集》、《唯識論尋思抄》、《法相心要抄》、《法華經開示抄》等,除了戒如、覺真、覺遍、良算之外,還有很多弟子。

貞慶的墓分別在持聖院(舊總持寺,奈良縣生駒郡三鄉町)、笠置寺(京都府相樂郡笠置町)、海住山寺(京都府木津川市)分別傳承下來。2016年(平成28年)元興寺文化財研究所(奈良市)對持聖院院內五輪塔下的骨壺(骨灰罈)進行了調查,根據對壇內遺留的人骨的分析,推測五輪塔是貞慶的分骨墓。

 

參考:
一、新纂浄土宗大辞典
二、每日新聞

 

 
線上電子書平台恭請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