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佛法三藏

文章索引

學佛必讀三藏,依大正藏分:

A.、大正藏:
     阿含部:五阿含經(別譯阿含,學者也有不同的說法)。
     本緣部:悲華經、菩薩本生鬘論、佛所行讚、普曜經、出曜經、佛說義足經、法句經。
     般若部:全。
     法華部:正法華等。
     華嚴部:三種不同版本華嚴經(40,60,80,以80卷本為主)。
     寶積部:大寶積經(中觀、唯識特重此經)。
     涅槃部:40,36卷本大般涅槃經(此經說佛性與慧沼法師等論參讀,才不致於導致誤會),小部經如:佛說法滅盡經等亦可參讀。
     大集部:大方等大集經60卷本(含日藏、月藏分),其他像是阿差末菩薩經、虛空藏等經大抵皆為此經所收。
     經集部:以止觀、三昧、深密、金光明等經為主。
     密教部:大日經等,最好配合大日經疏作為參閱。密教傳承眾說紛紜,然以四聖諦作為抉擇諸法依據最可參考。
     律部:在家五戒、菩薩戒律。出家律,依照漢語等傳,雖說出家後方能閱讀,然倘若已經志於出家、甚或雖在家,然為避免讓出家法師犯律儀,是否也能深入,此點有許多不同解釋,若能,我個人以為四分、五分、有部律都應該深入。
     釋經論部:全
     毗曇部(四冊):全

 

     中觀部:全
     瑜伽部:全
     論集部:全,因明部分,可對讀窺基法師大疏、日本善珠法師因明、唯識等著作。
     經疏部:以智者、吉藏、窺基、慧沼法師為主。
     論疏部:俱舍、唯識、因明。
     諸宗部:以智者、吉藏、窺基、慧沼法師為主,另外如淨土諸論也能參考。禪宗部分,除景德傳燈錄、碧巖錄外,諸如一些語錄看自身因緣。宗鏡錄百卷也能參考,此論為會通天台、禪宗、唯識的論書,不過現在看起來,有些內容與奘師所傳有所不同,宗鏡錄與禪宗還是強調真心說的。
     史傳部: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 異部宗輪論、十八部論、部執異論。另,諸師傳記有時間也能讀。
     事彙部:法苑珠林一百卷。此論從宇宙生成到五蘊、諸法、人天法等泰半引用原文經論、再加上世間歷史書籍等彙編,由西明寺沙門釋道世撰,中華書局有出版。梵文部分端看自身。
     外教部:金七十論、勝宗十句義論。
     目錄部:出三藏記集。
     古逸部:關於般若、瑜伽等論疏看自身因緣。
     疑似部:有時間再閱讀,像是高王、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一些新興團體都會助印出版,等對三藏深厚再比對即知。
     
     大正藏關於日本部分:網站都有寫上,主要以俱舍、唯識、三論、因明為主。

 

(大正藏後半自56到85冊),其中最重要的有:

2249 63 P0001 俱舍論本義抄 (48卷) 〖 日本宗性撰〗
2250 63 P0807 阿毗達磨俱舍論指要鈔 (30卷) 〖 日本湛慧撰〗
2251 64 P0001 阿毗達俱舍論法義 (30卷) 〖 日本快道撰〗
2252 64 P0440 阿毗達磨俱舍論稽古 (2卷) 〖 日本法幢撰〗
2253 64 P0467 俱舍論頌疏正文 (1卷) 〖 日本源信撰〗
2254 64 P0477 俱舍論頌疏抄 (29卷) 〖 日本英憲撰〗
2255 65 P0001 中論疏記 (8卷) 〖 日本 安澄撰〗
2256 65 P0248 中觀論二十七品別釋 (1卷) 〖 日本快憲撰〗
2257 65 P0257 十二門論疏聞思記 (1卷) 〖 日本藏海撰〗
2258 65 P0266 掌珍量道 (1卷) 〖 日本 秀法師撰〗
2259 65 P0269 瑜伽論問答 (7卷) 〖 日本 增賀造〗
2260 65 P0318 成唯識論述記序釋 (1卷) 〖 日本善珠集〗
2261 65 P0327 唯識義燈增明記 (4卷) 〖 日本善珠述〗
2262 65 P0403 成唯識論本文抄 (45卷) 〖 〗
2263 66 P0001 唯識論同學鈔 (68卷) 〖 日本良算抄〗
2264 66 P0697 唯識論聞書 (27卷) 〖 日本 光胤記〗
2265 66 P0916 唯識論訓論日記 (1卷) 〖 日本光胤草〗
2266 67 P0001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 (45卷) 〖 日本湛慧撰〗
2267 68 P0001 成唯識論略疏 (6卷) 〖 日本 普寂撰〗
2268 68 P0114 注三十頌 (1卷) 〖 日本 貞慶撰〗
2269 68 P0120 攝大乘論略疏 (5卷) 〖 日本 普寂撰〗
2270 68 P0201 因明論疏明燈抄 (12卷) 〖 日本善珠撰〗
2271 68 P0437 因明大疏抄 (41卷) 〖 日本 藏俊撰〗
2272 69 P0001 因明大疏融貫鈔 (9卷) 〖 日本基辨撰〗
2273 69 P0151 因明大疏道 (3卷) 〖 日本 明詮撰〗
2274 69 P0167 因明大疏裡書 6卷) 〖 日本 明詮著〗
2275 69 P0242 因明四種相違私記 (3卷) 〖 日本觀理記〗
2276 69 P0291 因明論疏四相違略註釋 (3卷) 〖 日本源信撰〗
2277 69 P0339 因明四種相違略私記 (2卷) 〖 日本真興集〗
2278 69 P0375 四種相違斷略記 (1卷) 〖 日本真興集〗
2279 69 P0393 因明纂要略記 (1卷) 〖 日本 真興集〗
2280 69 P0402 因明大疏四種相違抄 (1卷) 〖 日本珍海記〗
2281 69 P0417 明本抄 (13卷) 〖 日本 貞慶撰〗
2282 69 P0508 明要抄 (5卷) 〖 日本 貞慶撰〗
2296 70 P0117 大乘三論大義鈔 (4卷) 〖 日本玄睿集〗
2297 70 P0173 一乘佛性慧日抄 (1卷) 〖 日本宗法師撰〗
2298 70 P0195 大乘正觀略私記 (1卷) 〖 日本珍海記〗
2299 70 P0199 三論玄疏文義要 (10卷) 〖 日本珍海撰〗
2300 70 P0379 三論玄義檢幽集 (7卷) 〖 日本證禪撰〗
2301 70 P0499 三論玄義鈔 (3卷) 〖 日本貞海撰〗
2302 70 P0532 三論玄義誘蒙 (3卷) 〖 日本聞證撰〗
2303 70 P0569 大乘玄問答 (12卷) 〖 日本珍海抄〗
2304 70 P0637 一乘義私記 (1卷) 〖 日本珍海撰〗
2305 70 P0649 八識義章研習抄 (3卷) 〖 日本珍海記〗
2306 70 P0693 三論名教抄 (15卷) 〖 日本珍海撰〗
2307a 70 P0833 A三論興緣 (1卷) 〖 日本聖守撰〗
2307b 70 P0838 B三論宗濫觴 (1卷) 〖 〗
2308 70 P0839 三論宗初心初學鈔 (1卷) 〖 日本實慶撰〗
2309 71 P0001 大乘法相研神章 (5卷) 〖 日本護命撰〗
2310 71 P0048 法相燈明記 (1卷) 〖 日本慚安集〗
2311 71 P0050 心要鈔 (1卷) 〖 日本 貞慶撰〗
2312 71 P0065 觀心覺夢鈔 (3卷) 〖 日本良遍撰〗
2313 71 P0089 真心要決 (3卷) 〖 日本 良遍撰〗
2314 71 P0109 二卷鈔 (2卷) 〖 日本 良遍撰〗
2315 71 P0121 略述法相義 (3卷) 〖 日本聞證撰〗
2316 71 P0151 大乘一切法相玄論 (2卷) 〖 日本基辨撰〗
2317 71 P0165 法苑義鏡 (6卷) 〖 日本 善珠述〗
2318 71 P0272 五心義略記 (2卷) 〖 日本清范抄〗
2319 71 P0298 唯識義私記 (12卷) 〖 日本真興撰〗
2320 71 P0419 法相宗賢義略問答卷第四 (1卷) 〖日本 仲算撰〗
2321 71 P0440 唯識份量決 (1卷) 〖 日本善珠撰〗
2322 71 P0454 四分義極略私記 (2卷) 〖 日本忠算撰〗
2323 71 P0473 大乘法苑義林章師子吼鈔 (22卷) 〖日本 基辨撰〗
2324 71 P0888 七十五法名目 (1卷) 〖 〗
2325 71 P0895 有宗七十五法記 (3卷) 〖 日本宗禎撰〗

 


 

若時間無多,四阿含與金陵刻經處之《藏要》三輯共七十餘部經、律、論所入文必要深入反覆閱讀、思維、觀察。

佛法本不分宗,除上座部分二十宗外(見異部宗輪論述記、窺基),在印度始有空有之諍始於清辨、護法,然法相唯識宗者,由玄奘三藏自印度著「會宗論」 三千頌合空有二宗見(「會宗論」現已流失,只能從窺基、慧沼等著作尋覓片斷文義)、製「真唯識量」令大乘修學者驚嘆稱其為「摩訶耶那提婆」(大乘天),被 上座部讚為「木叉提婆」(解脫天),承傳自除本師釋尊於「解深密經」弘揚最後時教-三時教外,唯識無境義除諸多經典中足以發現,另從彌勒彌勒、無著、世親、陳那、護法、戒賢、玄奘、窺基、慧沼、智周、如理一系傳承皆能如實了知法相唯識宗義。

現今學人如要深入者,大抵上推薦幾部書籍以供參酌,倘若時間無餘,歐陽竟無主編《藏要》三輯(新文豐出版、上海書店,上海書店本已絕版,2015年再版),以梵、漢、藏文諸經校對,亦可讀之:

入門:
. 韓清淨:十義量
. 大正藏(30)瑜伽師地論釋(最勝子等諸菩薩造)
. 唯識三十論直解(蕅益沙門 智旭)
. 大正藏(45):八識規矩補註(明魯菴法師普泰補註)
. 羅時憲 : 唯識方隅
. 歐陽竟無藏要各經論序言
. 呂澂佛學著作全集(山東省濟南市 齊魯書社出版、台灣大千出版社)

進階:
. 成唯識論觀心法要(蕅益沙門 智旭)
. 唯識開蒙
. 太虛:真現實論
. 大正藏(25):
. 金剛般若論(無著菩薩)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天親菩薩)
.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釋(無著菩薩造頌 世親菩薩釋)
. 大正藏(45):大乘入道次第(智周)
. 大正藏(26):十地經論(天親菩薩)、佛地經論(親光等菩薩)
. 韓鏡清「慈氏學九種譯著」(從藏文翻成中文)

高階:
. 大正藏(30)
瑜伽師地論(並韓清淨「批尋記」對讀,另與大正藏(43)窺基法師「瑜伽師地論略纂」、大正藏(42)遁倫法師「瑜伽論記」合讀。)

. 大正藏(31)全
諸如:成唯識論(玄奘三藏雜揉印度十大論師所集成)、究竟一乘寶性論

. 大正藏(32)全:
諸如:因明正理門論本、因明正理門論、因明入正理論、入大乘論、發菩提心經論、菩提心離相論

. 大正藏(43)全:

. 大正藏(44)全:
諸如:辯中邊論述記(窺基)、因明入正理論疏(因明大疏,窺基)、因明義斷(慧沼)、因明入正理論義纂要(慧沼)

. 大正藏(45):
大乘法苑義林章(窺基)、勸發菩提心集(慧沼)、能顯中邊慧日論(慧沼)

. 韓鏡清:成唯識論疏翼

. 卍續藏:
. 77,78,79,80,81,82,83,84(含俱舍論諸家記、成唯識論諸家記、因明入正理論等疏)

另補充:
.日本法師著作,諸如:
大正藏(66):
成唯識論同學抄

大正藏(71):
大乘法相研神章、觀心覺夢鈔、略述法相義、大乘法苑義林章師子吼鈔、七十五法名目(有宗,依俱舍論)、有宗七十五法記

 


 

主要參考範本:
藏要全輯(歐陽竟無、呂澂編輯,台灣新文豐出版社出版)

《藏要》
(總計:二十九經十一律三十三論,共七十三部。)

第一輯(十一經三律十一論)
一 大般若經第二分
二 大般若經第五分
三 華嚴經
四 楞伽經
五 大般涅槃經
六 解深密經
七 菩薩藏經
八 勝鬘經
九 無量夀經
十 法華經
十一 雜阿含經
十二 瑜伽菩薩戒本羯磨
十三 十誦戒本羯磨
十四 善見律毗婆沙敘
十五 中論
十六 辯中邊論
十七 大智度論
十八 瑜伽師地論
十九 集論
二十 攝大乘論
二十一 二十唯識論
二十二 成唯識論
二十三 因明正理門論
二十四 品類足論
二十五 異部宗輪論

第二輯(八經六律十三論)
一 佛說佛母寶德藏般若波羅蜜經三卷<宋法賢譯>
二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一卷<唐玄奘譯>
三 大方廣佛華嚴經十迴向品十一卷<唐實叉難陀譯>
四 大般涅槃經師子吼菩薩品六卷<北涼曇無讖譯>
五 無盡意菩薩經四卷<劉宋智嚴等譯>
六 維摩詰所說經三卷<姚秦鳩摩羅什譯>
七 佛說長阿含經第一分五卷<姚秦佛陀耶舍等譯>
八 法句經二卷<吳維衹難等譯>
九 四分戒本一卷<姚秦佛陀耶舍譯>
十 彌沙塞五分戒本一卷<劉宋佛陀什等譯>
十一 解脫戒經一卷<元魏瞿曇般若流支譯>
十二 根本說一切有部戒經一卷<唐義淨譯>
十三 摩訶僧祗律大比丘戒本一卷<東晉佛陀跋陀羅譯>
十四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十四卷<勝友集唐義淨譯>
十五 十二門論一卷<龍樹造姚秦鳩摩羅什譯>
十六 百論二卷<婆藪造姚秦鳩摩羅什譯>
十七 廣百論本附教誡弟子品釋二卷<本聖天造釋護法造唐玄奘譯>
十八 大乘中觀釋論十卷<安慧造宋惟淨等譯>
十九 究竟一乘寶性論五卷<元魏勒那摩提譯>
二十 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七卷<彌勒說唐玄奘譯>
二十一 大乘莊嚴經論十三卷<無著造唐波羅頗迦羅蜜多羅譯>
二十二 觀所緣論釋一卷<護法造唐義淨譯>
二十三 佛地經論七卷<親光等造唐玄奘譯>
二十四 因明入正理論一卷<商羯羅主造唐玄奘譯>
二十五 菩提行經四卷<龍樹集宋天息災譯>
二十六 成實論二十卷〈訶梨跋摩造姚秦鳩摩羅什譯〉
二十七 阿毗達磨俱舍論附本頌三十一卷<世親造唐玄奘譯>

第三輯(十經二律九論)
一 大般若經第十六分
二 華嚴行位七品讀
三 佛說首楞嚴三昧經
四 大寶積經普明菩薩會
五 大般涅槃經正法分
六 大集大虚空藏菩薩所問經
七 合部金光明經
八 佛說義足經
九 大乘密嚴經
十 中阿含經雙品
十一 清淨毗尼方廣經
十二 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
十三 十住毗婆沙論
十四 菩提資糧論
十五 六門教授習定論
十六 顯揚聖教論
十七 大乘掌珍論
十八 成唯識寶生論
十九 舍利弗阿毗曇論
二十 三法度論
二十一 解脫道論


 

另推薦: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一百零一冊
. 菩薩藏系列全集整套A001-125
.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出版

補:
蘊處界三科本有為法,然有為法必有相對,於相對法歷緣對境數數捨離而發出離心,出離心者何?非世間所謂懶惰、懈怠、消極之心所,於出離世間種種不善惡業而發 種種法樂心故為出離心,心本有為,心性無為為心所顯故出離有為法之有漏而轉依無漏無為,所以,世間種種士、器、業果但為心種所現境,執之則無能出離,然佛法本無入門、進階、高階之分,為方便學人多聞薰習、反覆閱覽故假施設爾。


凡六十四冊。日本佛教大系刊行會刊行。自大正六年(1917)十二月始,至昭和十三年(1938)止,歷二十餘年始刊行完畢。係集有關佛教主要論疏之本文及代表性注釋之大成者。內容包含俱舍論、七十五法、略述法相義、成唯識論、三論大義鈔、三論玄義、華嚴法界義鏡、金獅子章、大乘起信論、華嚴五教章、淨土三部經、選擇本願念佛集、教行信證、四帖疏、法華玄義、天台四教儀、摩訶止觀、觀心本尊鈔、大日經疏、開目鈔、正法眼藏等之本文及其注釋,共約一三○部。

 

佛教大系日本出版社:

中山書房佛書林

 

菩薩藏佛教學會,目前已經出版:

漢語佛典系列(共兩百三十六冊)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共二十七冊)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共十七冊)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共二十冊)

菩薩行系列

唯識手冊

《大智度論》新編

淨土系列

 

 

延伸閱讀:

計畫出版

玄奘三藏所翻小乘、瑜伽唯識、大乘、陀羅尼經典與論書目錄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唯識道次第略〉

 〈五重唯識觀〉

學習佛法三藏

簡介與書目

EPUB數位佛典流通

常見問題Q&A

贊助匯款帳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