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重唯識觀〉

〈五重唯識觀〉

〈五重唯識觀〉

略有五重:

一、遣虛存實識。
觀遍計所執唯虛妄起,都無體用,應正遣空,情有理無故;觀依他、圓成諸法體實,二智境界,應正存有,理有情無故。

無著頌云:「名事互為客,其性應尋思,於二亦當推,唯量及唯假。實智觀無義,唯有分別三,彼無故此無,是即入三性。」

《成唯識》言:「『識』言總顯一切有情各有八識、六位心所、所變相、見、分位差別,及彼空理所顯真如。識自相故,識相應故,二所變故,三分位故,四實性故,如是諸法皆不離識,總立識名。

『唯』言但遮愚夫所執,定離諸識實有色等。」如是等文,誠證非一。

由無始來,執我法為有,撥事理為空。

故此觀中,遣者空觀,對破有執;存者有觀,對遣空執。今觀空有,而遣有空,有空若無,亦無空有,以彼空有相待觀成,純有純空,誰之空有?

故欲證入離言法性,皆須依此方便而入,非謂有空皆即決定。

證真觀位,非有非空,法無分別,性離言故。說要觀空,方證真者,謂要觀彼遍計所執空為門故,入於真性,真體非空。

此唯識言既遮所執,若執實有諸識可唯,既是所執,亦應除遣。

此最初門所觀唯識,於一切位,思量修證。


二、捨濫留純識。
雖觀事理皆不離識,然此內識有境有心,心起必託內境生故,但識言唯,不言唯境。

《成唯識》言:「識唯內有,境亦通外,恐濫外故,但言唯識。又諸愚夫迷執於境,起煩惱業,生死沈淪,不解觀心,懃求出離,哀愍彼故,說唯識言,令自觀心,解脫生死,非謂內境如外都無。」由境有濫,捨不稱唯,心體既純,留說唯識。

《厚嚴經》云「心意識所緣,皆非離自性,故我說一切,唯有識無餘」,《花嚴》等說「三界唯心」,《遺教經》言「是故汝等,當好制心,制之一處,無事不辨」等,皆此門攝。


三、攝末歸本識。
心內所取境界顯然,內能取心作用亦爾。此見、相分俱依識有,離識自體本,末法必無故。

《三十頌》言:「由假說我法,有種種相轉,彼依識所變。此能變唯三。」

《成唯識》說:「變,謂識體轉似二分,相、見俱依自體起故。」

《解深密》說:「諸識所緣,唯識所現。」攝相、見末,歸識本故,所說理事,真俗觀等,皆此門攝。

 

四、隱劣顯勝識。
心及心所俱能變現,但說唯心,非唯心所。心王體殊勝心所,劣依勝生,隱劣不彰,唯顯勝法。

故慈尊說:「許心似二現,如是似貪等,或似於信等,無別染善法。」雖心自體能變似彼見、相二現,而貪、信等體亦各能變似自見、相現,以心勝故,說心似二,心所劣故,隱而不說,非不能似。

無垢稱言「心垢故有情垢,心淨故有情淨」等,皆此門攝。

 

五、遣相證性識。
識言所表,具有理事,事為相用,遣而不取;理為性體,應求作證。

《勝鬘經》說「自性清淨心」。

《攝論》頌言:「於繩起蛇覺,見繩了義無,證見彼分時,知如蛇智亂。」此中所說,起繩覺時,遣於蛇覺,喻觀依他,遣所執覺;見繩眾分,遣於繩覺,喻見圓成,遣依他覺。此意即顯所遣二覺皆依他起,斷此染故,所執實蛇實繩我法不復當情;非於依他以稱遣故,皆互除遣。蛇由妄起,體用俱無;繩藉麻生,非無假用。麻譬真理,繩喻依他,知繩麻之體用,蛇情自滅;蛇情滅故,蛇不當情,名遣所執。非如依他,須聖道斷,故漸入真,達蛇空,而悟繩分。證真觀位,照真理,而俗事彰,理事既彰,我法便息。此即一重所觀體也。

能觀唯識,以別境慧而為自體。

《攝大乘》第六說:「為何義故,入唯識性?由緣總法出世止觀智故。」

無性解云:「由三摩呬多無顛倒智故。」

或有解言:能觀唯識,通以止觀而為自性。

此亦不然。若取相應,四蘊為體;若兼眷屬,即通五蘊。今且依名,觀體唯慧。

無性又云唯識現觀智故。

又云由三摩呬多無顛倒智,但舉定中所起之智以為觀體;作尋思等勝唯識觀必居定故,不言即以止為觀體。

《攝論》又云:「由四尋思、四如實智,如是皆同不可得故。以諸菩薩如是如實為入唯識,勤修加行,即於似文似義意言,推求文名唯是意言。」乃至廣說。

《瑜伽》、《對法》等,尋思、如實智皆慧為體,尋思唯有漏,如實智通無漏。

《攝大乘》云「入所知相者,謂多聞熏習所依,非阿賴耶識所攝」者,此文唯舉無漏種子在彼位增名為聞熏,稱非藏識,非諸能觀皆唯無漏。

不爾,四尋思應非加行智。

此雖總說,若別顯者,略有二位:
一、因;
二、果。

因通三慧,唯有漏故,以聞思修所成之慧而為觀體,此唯明利簡擇之性,非生得善。

故《攝論》云「似法似義意言,大乘法相等所生起,勝解行地、見道、修道」等;《成唯識》云:「此中唯識資糧位中,聽聞思惟,能深信解;在加行位,起尋思等,引發真見。」果唯無漏,修所成慧而為觀體,通以正智、後所得智為自體故。

《攝大乘》等云:「如理通達故,治一切障故,離一切障故,見、修、無學道,如其次第。」證真理識,唯正體智;證俗事識,唯後得智。文多義顯,不引教成。

上來雖復辨能所觀,總義說者,若總言唯識,通能所觀;言唯識觀,唯能非所,通有無漏,通散及定,以聞思修、加行、根本、後得三智而為自體。

若言唯識三摩地,通有無漏,唯定非散,唯修慧非聞思,通三智。

若言正證唯識,唯無漏非有漏,唯定非散,唯修慧非聞思,唯正智、後得,非加行。此非義說。

不爾,三摩地等,亦通聞思,《十地論》說故,至下當知。

 

 

然總遍詳諸教所說一切唯識,不過五種:
一、境唯識,
阿毗達磨經云:「鬼傍生人天,各隨其所應,等事心異故,許義非真實。」如是等文,但說唯識所觀境者,皆境唯識。

二、教唯識,
「由自心執著」等頌,《花嚴》、《深密》等說唯識教者,皆教唯識。

三、理唯識,
《三十頌》言:「是諸識轉變,分別所分別,由此彼皆無,故一切唯識。」如是成立唯識道理,皆理唯識。

四、行唯識,
「菩薩於定位」等頌,四種尋思、如實智等,皆行唯識。

五、果唯識,
《佛地經》言:「大圓鏡智,諸處、境、識皆於中現。」

又《如來功德莊嚴經》言,如來無垢識,是淨無漏界,解脫一切障,圓鏡智相應。

《唯識》亦言:「此即無漏界,不思議善常,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如是諸說,唯識得果,皆果唯識。

此中所說五種唯識,總攝一切唯識皆盡。

 

然諸教中,就義隨機,於境唯識,種種異說:
或依所執以辨唯識,《楞伽經》說「由自心執著,心似外境現,以彼境非有,是故說唯心」,但依執心虛妄現故;

或依有漏以明唯識,《花嚴經》說「三界唯心」,就於世間說唯識故;

或依所執及隨有為以辨唯識,《三十頌》言「由假說我法,有種種相轉,彼依識所變」,依識自體起見、相分,二執生故;

或依有情以辨唯識,《無垢稱經》云「心清淨故,有情清淨;心雜染故,有情雜染」;

或依一切有無諸法以辨唯識,《解深密》說「諸識所緣,唯識所現」;

或隨指事以辨唯識,阿毗達磨契經頌言「鬼傍生人天,各隨其所應」,隨指一事辨唯識故。

如是等輩,無量教門,舉此六門,類攝諸教,理義盡者,唯第五教,總說一切為唯識故。

或束為三,謂境、行、果,如《心經贊》具廣分別。

---出自 慈恩基師《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一

 

 

線上電子書平台恭請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