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主義》 清澤滿之
在我們這個世界上,必定有一個完整的立足點。若無其事,處世之事,行事之事,就如站在浮雲上表演藝術一樣,免於顛覆的能力,不要再等待言語了。然而,我們該如何獲得人生的完美立足點呢。無限者是在我們的精神裡呢,還是在我們的精神外呢。
第 2 頁,共 24 頁
《精神主義》 清澤滿之
在我們這個世界上,必定有一個完整的立足點。若無其事,處世之事,行事之事,就如站在浮雲上表演藝術一樣,免於顛覆的能力,不要再等待言語了。然而,我們該如何獲得人生的完美立足點呢。無限者是在我們的精神裡呢,還是在我們的精神外呢。
畢竟,他那絕對的無限者,與追求之人接觸的地方,內在也被限制,外在也被限制。我們只對這樣的無限者接觸,只能說在人世間有著完全立足之地的能力。而獲得這種立足點的精神發達的條路,稱之為精神主義。精神主義在自己的精神中尋求滿足,因此追求外物,追隨他人,不為煩悶而苦惱。而將外物追隨他人的形狀,絕不能為了自己家的不足而追隨。採取精神主義,自己是否會感到不足呢? 其充足應該向絕對無限者求之,而不應該向相對有限的人與物求之。然而,精神主義並不強烈地排斥外來的東西,而是相信,如果一個人對外來的東西採取行動,他不僅會為外來的東西感到痛苦,而且他的外來的東西可以隨心所欲地改變。因此,他所說的“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可以說是善於表白對精神主義外物的看法。另外,精神主義本著自己的精神是必要的,因此,它必然會偏向於外表或利己的一方面,排斥他人。然而,精神主義並不是為了自私,也不是為了貶低他人。不確立自己的立足點,先確立他人的立足點是不正當的,如果對自己的立足點確立了自己的立足點,那麼就相信可以將其轉移給別人。因此,如果與外物或他人交往,增進自己和他人的幸福,精神主義絕不排斥此事,反而歡迎之。因此,精神主義是隱遁主義,也是退化主義。通過共同和諧發展社會國家的福利,反而是精神主義的鼓勵之處。精神主義是完全的自由主義。若是被限制的事,那麼,一定要成為自限的自我綁縛,為了其他人而被限制。自己也有完全的自由,別人也有完全的自由,而且他的自由和他的自由沒有衝突,這就是精神主義的交際。而在正常情況下,他的自由、我的自由和不發生衝突的能力又有何區別呢。現在由於精神主義,所說的自由,是完全自由的,因此在任何情況下,總是與絕對服從平行,自由地改變自己的主張,與他人的自由和諧相處,決不會與他的自由發生衝突。
但是,在這樣的服從的情況下,需要最仔細的地方,沒有痛苦或痛苦。在這方面,唯心論具有一種目的,換句話說,唯心論是相信這是一種幻想,它源於每個人自己的妄想,並且充滿了痛苦。不,要說這而不是唯心論,我有同樣的能力承受外面的其他人的痛苦,而其他外面的人也沒有能力承受我的痛苦。因此,有時候我會遭受外界他人的行為的折磨,但出於精神主義的考慮,我認為我是因為自己的錯覺而受折磨,而且從來沒有在外面受到折磨。對一個人來說是痛苦的。 (即使它違背了這一點,您也應該知道。)因此,由於這種痛苦只不過是由於荒誕的妄想而產生的一種幻覺,隨著唯心主義實踐的發展,我的觀點受益匪淺。事實證明,他的痛苦逐漸減弱並消散了。
總而言之,精神主義是我們應付世界的實行主義,其首要目的在於相信在充分滿足的精神中所能尋求的東西。而其發動之處,乃追隨外物他人而不苦悶之處。為了增進人生的幸福,以完全的自由和絕對的服從為雙重目的消除這期間的一切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