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春秋》(九) - 眾生常與界俱


《精神主義》 清澤滿之

在我們這個世界上,必定有一個完整的立足點。若無其事,處世之事,行事之事,就如站在浮雲上表演藝術一樣,免於顛覆的能力,不要再等待言語了。然而,我們該如何獲得人生的完美立足點呢。無限者是在我們的精神裡呢,還是在我們的精神外呢。

《唯識春秋》(九)
《唯識春秋》(九)

眾生常與界俱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眾生常與界俱,與界和合。云何眾生常與界俱?謂眾生行不善心時與不善界俱?善心時與善界俱,勝心時與勝界俱,鄙心時與鄙界俱。是故,諸比丘!當作是學,善種種界。」

...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眾生常與界俱,與界和合……」如是廣說,乃至「勝心生時與勝界俱,鄙心生時與鄙界俱,殺生時與殺界俱,盜婬、妄語、飲酒心時,與,飲酒界俱;不殺生時與不殺界俱,不盜、不婬、不妄語、不飲酒,與,不飲酒界俱。是故,諸比丘!當善分別種種界。」

...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眾生常與界俱,與界和合。不信時與不信界俱,犯戒時與犯戒界俱,無慚無愧時與無慚無愧界俱;信心時與信界俱,持戒時與持戒界俱,慚愧心時與慚愧界俱。是故,諸比丘!當善分別種種諸界。」

...

如信、不信。如是精進、不精進,失念、不失念,正受、不正受,多聞、少聞,慳者、施者,惡慧、善慧,難養、易養,難滿、易滿,多欲、少欲,知足、不知足,攝受、不攝受界俱,如上經。如是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