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他體有、非性全無
然異生性重之凡夫,倘若其有漏心為無漏性者,其於異生位果清淨無漏種子現行者,即應名為「解脫聖者」。
現見無能如此,於有漏心性為無漏者,因果相錯,而佛果位之無漏心性,亦應名是「有漏」,以上例證下例、彼此相違故。
佛地果位無漏相續、不復受薰,以無能受薰故,恆為無漏無間。
若佛果位能受薰者,亦應無漏成有漏,以有漏無能生無漏、本有無漏種子方能無間修學恆續現行。
故一切清淨現行等流,唯需轉依清淨法所顯之空性真如,此真如圓成實性亦無自性。
依他體有、非性全無,此當為法、受二身。
然法身者,廣說為攝五法三自性、或為三身亦名法身,或獨指一真法界之真如體。
線上請書:
推薦閱讀: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
《成佛正因》
《唯識抄》
《唯識要義問答》
《唯識春秋》
《中論研習》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玄奘三藏譯撰全集》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