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要義問答》(十四) - 問:日本 玄奘三藏會?

答:每年五月五日日本一些信仰 玄奘三藏所傳唯識宗之佛寺,皆會舉辦 玄奘三藏會,文章中所述及之安奉 奘師舍利之佛寺,除一、二佛寺外,其餘皆已參訪數回,求道之心不在口說,僅重於行,雖然本人沒修行。

除日本埼玉慈恩寺、中國成都文殊院、印度那爛陀尚未參訪之外,其餘在日本、台灣收玄奘三藏舍利之佛寺,大抵已經參訪數次。然中國成都文殊院並不以玄奘三藏所傳唯識宗作為專修,而是以宗喀巴教義為主,甚為可惜。

〈玄奘遺骨的南京出土及各地奉安經過〉云:「1945年,在北京北海公園建立了玄奘塔。華北佛教界所分得玄奘骨灰三粒,其一粒藏入北海公園九龍壁新塔地下,一粒經靳雲鵬為天津四眾請去,又一粒白堅將一粒拿到四川交給近慈寺能海住持。二戰結束後,北京的玄奘塔在國共內戰中遭到破壞。於是,北京的佛教徒將玄奘遺骨移至廣濟寺保管,然而這部份遺骨最終在文化大革命中遺失了。」

「1944 年 1月,到達北京的玄奘遺骨的一部份,被送至天津大悲院分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印之間建立了很好地外交關係。為進一步加深與印度之間的友好關係,周恩來將天津的玄奘遺骨又分給了印度一部份。1957年,達賴喇嘛護送遺骨赴印度,印度政府提議在那爛陀建立玄奘紀念堂,中國政府也在建築費用上提供了大力的資助。」

「1955 年 11月,玄奘遺骨之事成為國際政治問題時,台灣的國民政府也堅稱,蔣介石並沒有正式應允過遺骨奉安日本一事。」

「1946 年 12 月,日本佛教聯合會正式決定在慈恩寺建造玄奘塔、供奉玄奘遺骨。可是,在戰敗後的混亂中,日本佛教聯合會並沒有相應的經濟餘力,於是開始回避責任,將玄奘遺骨移交給慈恩寺與有志之士組成的「玄奘三藏讚仰會」。該會會長為佐伯定胤(1867-1952,法隆寺管長)、副會長為高階瓏仙(1876-1968,曹洞宗管長)、理事長為倉持秀峰(埼玉縣佛教會會長),他們都是名義上的幹部。為了建造玄奘塔,慈恩寺買地、借錢,在資金和勞力上都得到該寺信徒的無私奉獻和大力支持。1950 年 3 月 20 日,十三層的玄奘三藏靈骨塔終於建成。1953 年 5月,大島住持還清所有缺款,慈恩寺舉行了玄奘三藏靈骨塔的落成典禮。」

「此後,慈恩寺在每年的 2 月 5 日(玄奘忌辰)都會舉行法會。但隨著玄奘三藏讚仰會會員的老齡化,法會日期改至 5 月 5 日。現在,已經不存在玄奘三藏讚仰會了,慈恩寺現在的主持是大島見道的孫子。慈恩寺舉行的玄奘節,現在成為慈恩寺地區的節日,當地的孩子們會在這一天化妝成《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因此很受當地人的歡迎。」

「汪政權外交部長褚民誼受到日軍及駐華大使館的請求,與水野梅曉分骨的事情進行了談判,決定了遺骨分贈日本的一事。1944 年 10 月,玄奘遺骨的分骨並非日軍的秘密掠奪造成,而且遺骨是從南京經由上海被送往日本的。中國的「日軍企圖將玄奘遺骨盜回日本」、「從北京方面獲得一部份遺骨並將其攜至日本」等言論及說法不符合事實。可是,褚民誼並不願意將玄奘遺骨一部份贈與日本,所以在遺骨分贈日本時,他盡可能地採取了不符合慣例或傳統的方式。日本戰敗後,日本佛教聯合會没有理由繼續供奉玄奘遺骨,將玄奘遺骨移交給了慈恩寺與有志之士組成的「玄奘三藏讚仰會」。玄奘塔建成後,除慈恩寺以外,倉持秀峰(埼玉縣佛教會長)、岡部長景(1884-1970,前文部大臣)及平沼弥太郎(1892-1985,前埼玉銀行總經理)分别獲得一部份玄奘遺骨。岡部及平沼保管的遺骨來自水野梅曉供養的遺骨的一部份。倉持秀峰保管的玄奘遺骨在三學院安奉。慈恩寺雖歷史悠久,但在日本佛教界並没有什麼實力,大島見道住持只能任由遺骨被相關人士私自分走。」

「1955 年 11 月,全日本佛教會(日本佛教聯合會的後身)將岡部長 景保管的玄奘遺骨的一部份贈予台灣中國佛教會。之後,岡部長景保管 的玄奘遺骨分為二份:一份在大阪府岸和田市靖靈殿供養,一份在青森縣弘前市忠靈塔中。忠靈塔的玄奘骨灰有分為二份,流到青森市藥王院 及兵庫縣篠山小林寺安奉。現在忠靈塔以及藥王院的玄奘骨灰變得下落 不明。47 1970年代末,奈良市藥師寺向慈恩寺提出玄奘遺骨分骨的正式請求。 對於法相宗的藥師寺來說,玄奘是其鼻祖。當時藥師寺執事長是安田英胤(1938-),他很年輕,他的想法與戰前佛教界的重要人物不同。慈恩寺及藥師寺在分别取得全日本佛教會的同意後,並在該會代表的見證下, 拆開慈恩寺玄奘塔,將其中的玄奘遺骨的一部份分贈給了藥師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