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頁,共 7 頁
本論版本眾多,有些注釋過多而失去了以論文作為主要閱讀、學習之要,或者全無整理斷句、段落,令閱讀學習本論者難以深入,然回歸閱讀學習與精讀《大智度論》論文本身或許是最重要的。
精讀,是一段艱辛的過程。
現代有許多電子佛典、辭典可供學人查詢,倘若於每段論文中加入各種辭典名相解釋,也許能讓學人加深對佛教名相的了解,然卻容易失去對精讀論文、抓住論文重點之要義。
十六、七歲開始學佛,以《大智度論》作為入門,其中亦閱讀《阿含》等經論。於今二十餘年過去,重新編輯《大智度論》亦算是回報佛恩。
本論版本眾多,有些注釋過多而失去了以論文作為主要閱讀、學習之要,或者全無整理斷句、段落,令閱讀學習本論者難以深入,然回歸閱讀學習與精讀《大智度論》論文本身或許是最重要的。
精讀,是一段艱辛的過程。
現代有許多電子佛典、辭典可供學人查詢,倘若於每段論文中加入各種辭典名相解釋,也許能讓學人加深對佛教名相的了解,然卻容易失去對精讀論文、抓住論文重點之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