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緣起

計畫緣起 - 二問:佛教藏經斷句或者重新編輯之時,務必需要注重之事?

彌勒菩薩《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發心品第二〉明菩薩四緣發心,如云:「當知菩薩最初發心,由四種緣、四因、四力。

云何四緣?

謂善男子,或善女人,若見諸佛及諸菩薩有不思議甚奇希有神變威力,或從可信聞如是事。既見聞已,便作是念:「無上菩提具大威德,令安住者及修行者成就如是所見所聞不可思議神變威力。」由此見聞增上力故,於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斯發起大菩提心。

是名第一初發心緣。

"There is still light in the dark night", Wang Muti, full of six feet, ink paper. 《暗夜之中依然有光》,王穆提,六尺全開,水墨紙本。〔第十二回東京現展〕〈獎勵賞〉,日本東京都,日本國立東京都美術館,2024

二問:佛教藏經斷句或者重新編輯之時,務必需要注重之事?

答:如王穆提居士《唯識春秋》內文:「為什麼佛教經論需保留原始文本如論、述曰等藏經之原文?如《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提及何故本論置曰字:『然俱舍論有歸敬頌及長行釋,並是世親菩薩之所製也。攝論唯有歸敬偈無長行釋,本釋兩論作者不同。今同攝論,又准俱舍論等。正宗頌前皆置頌曰之言,長行冠以論曰,今論亦同。頌之言不通長行,論通二種,今云論云亦無巨妨。自下牒文皆唯云論不加云字,諸論皆置曰字。』即知長行冠以論曰,不可隨編輯者意而刪之。」

「但凡若重新編輯、疏文、斷句、對讀整理或者詮釋經論者,務必且切莫隨意更動經論文句之位置,如顛倒經論文句上下位置,以及切莫刪除藏經原有之論文,否則將成大過,何過?無能生信之大過故。倘若要刪除或調動經論內文也應當說明一二,避免讓未來學人造成誤解。...對於佛教經論之一字一句務當思維,如此方能入法門而不生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