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春秋》(十七) - 現觀位


不退轉

尊者阿難語尊者跋陀羅:「有法修習多修習,能令行者得不退轉,謂四念處。何等為四?身身觀念住,受、心、法法觀念住。」

《唯識春秋》(十七)
《唯識春秋》(十七)

現觀位

「何等信力是學力?於如來所善入於信,根本堅固,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及餘同法所不能壞。何等為精進力是學力?謂四正斷……」如前廣說。「何等為慚力是學力?謂羞恥,恥於起惡不善法諸煩惱數,受諸有熾然苦報,於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是名慚力是學力。何等為愧力是學力?謂諸可愧事而愧,愧起諸惡不善法煩惱數,受諸有熾然苦報,於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是名愧力是學力。何等為慧力是學力?謂聖弟子住於智慧,成就世間生滅智慧,賢聖出厭離,決定正盡苦,是名慧力是學力。」

《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五:「應知於入諦現觀時,如實了知是苦聖諦,乃至廣說是道聖諦,說名智位。從此已後,於諸諦中復有所作,應當遍知,廣說乃至應當修習。由此觀故,說名見位。於無學地,如實解了我已遍知,我已永斷,我已作證,我已修習,名現觀位。復有差別,謂諸無學盡、無生智所攝一切極解脫智,說名智位。即此無學極解脫智所引正見,說名見位。從預流果乃至究竟,當知所有一切學慧,名現觀位。

復次,應知諦智略有六種作業及相。謂此諦智是能永滅眾苦前行,如日將出,先現明相。正盡苦者,謂初見諦所斷眾苦。作苦邊者,謂阿羅漢所斷眾苦。又此諦智是能對治大無明闇,如日光明,能破世間所有大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