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九本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 問:若爾,何故惠數非是遍行?

文章索引

 
問:若爾,何故惠數非是遍行?
 
答:二執必與無明俱故,
 
我、法二執必無明俱,非善心中有無明故,彼無癡善根性相違故。
 
彼前師言︰此有何失?
 
我如汝小乘尋、伺俱起。尋、伺性順,可許俱起,善心、無明性便相返。
 
不說無明有善性故,
 
《瑜伽》等論皆不說故,下二障中當引彼文。
 
如何善心內而說有無明?
 
彼若言「一切有漏皆名不善,說名為善,行相輕故」者,
 
癡、無癡等不相應故,
 
相違之法不相應故。如無慚與慚不得俱起,癡、無癡等,例亦應然。
 
若言「有漏皆是不善,無癡與癡非謂相應,癡相輕微,名無癡」者,
 
不見有執導空智故,
 
若無漏心,必二空觀隨一現起,若有漏心,必有法執,即加行智既有法執,如何能導空智現前?
 
非由於水,引火生故;非闇為先,導明生故。
 
執有達無不俱起故,
 
又加行心隨順聖教作我、法空觀,名曰「達無」。既有法執,名為執有,如何執有心與達無之智而俱起也?彼既不俱起,明加行心非有法執。
 
曾無有執非能熏故。
 
又若有漏心皆有法執,法執之心必有勢力,應異熟生心亦是能熏,有漏之心有勢用故,如善惡等。然汝執第八亦非能熏,是異熟心無勢用故,不見有執勢用之心無能熏者,應第八識亦是能熏。
 
不爾,便與比量相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