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頁,共 18 頁
台灣隨處可見之土地公,全名為「福德正神」,此類漢文化民間信仰始自《孝經》社神說,若按佛教《房山石經》所收之《梁朝傅大士夾頌金剛經》內,即有安土地真言,《房山》刻經史始自唐、遼至明末,若按佛典《長阿含經》即有地神見證「毗婆尸如來於槃頭城鹿野苑中轉無上法輪」。
台灣原住民則有一神、二元、多神、泛靈、精靈信仰,如Bunun信仰之 Hanito,認為人分別擁有Mashia Hanido、Makwan Hanido以掌善惡,而Is-ang則有決定性選擇力。
土地公造型其實與日本諸多神社、佛寺內供奉之大黑天類似,外型皆為笑臉、圓臉(或豐滿之臉)、大肚,融入現代社會皆與世俗福德、土地豐收不無關係。實際上,民間信仰或者佛教一些宗派亦逐漸走向泛靈信仰,認為一切物皆有神祇護祐或者寄託於該物,當成文化來欣賞,也是能理解人類對於過往或者現實生活之中意欲寄託之情懷與信仰,有信仰,總比沒信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