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頁,共 18 頁
基督宗教談寬恕,那麼,佛教談什麼?佛教談「忍」,另外還談六波羅蜜,如六度為入唯識因,以六度除六障,如《攝大乘論釋》卷第九:
論曰:云何由六波羅蜜得入唯識?復云何六波羅蜜成入唯識果?
釋曰:向雖說六度為因果體,未釋義意故,更問以何義故,說六度為因,復以何義,說六度為果。此六度能除六種入唯識障,故六度為入唯識因。
第一障者,喜樂欲塵,於富財物自身受樂中見勝功德。由此障故,不得入唯識。施能除此障,故施是入唯識因。
第二障者,縱心起身口意業。由此障故,不得入唯識。戒能除此障,故戒是入唯識因。
第三障者,不能安受輕慢、毀辱、寒熱等苦。由此障故,不得入唯識。忍能除此障,故忍是入唯識因。
第四障者,執不修行為樂,未得計得,於得不見功德。由此障故,不得入唯識。精進能除此障,故精進是入唯識因。
第五障者,樂相雜住,於世間希有事及散亂因緣見有功德。由此障故,不得入唯識。定能除此障,故定是入唯識因。
第六障者,於見聞覺知計為如實,於世間戲論懃心修學,於不了義經如文判義。由此障故,不得入唯識。智慧能除此障,故智慧是入唯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