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頁,共 28 頁
持戒比丘
爾時,尊者舍利弗告諸比丘:「其犯戒者,以破戒故,所依退減,心不樂住;不樂住已,失喜、息、樂、寂靜三昧、如實知見、厭離、離欲、解脫已,永不能得無餘涅槃。如樹根壞,枝葉華果悉不成就,犯戒比丘亦復如是。功德退減,心不樂住,不信樂已,失喜、息、樂、寂靜三昧、如實知見、厭離、離欲、解脫,失解脫已,永不能得無餘涅槃。
「持戒比丘根本具足,所依具足,心得信樂;得信樂已,心得歡喜、息、樂、寂靜三昧、如實知見、厭離、離欲、解脫;得解脫已,悉能疾得無餘涅槃。譬如樹根不壞,枝葉華果悉得成就,持戒比丘亦復如是。根本具足,所依成就,心得信樂,得信樂已,歡喜、息、樂、寂靜三昧、如實知見、厭離、離欲、解脫,疾得無餘涅槃。」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七:「持戒四相者,謂諸菩薩受持清淨身語律儀,能斷犯戒,戒所對治,是名第一。即所受持清淨尸羅,能為自己菩提資糧,亦即能作同事攝事,成熟有情,是名第二。受持淨戒,捨離犯戒為緣所生怖畏、眾罪、怨敵等事,寢寤安樂,以自饒益。又由淨戒,無悔、歡喜乃至心定,以自饒益;受持淨戒,不損惱他,普施一切有情無畏,以饒益他。是名第三。由是因緣,身壞已後,生於善趣天世界中,是名第四。是名持戒威力四相,此外無有若過若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