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藏佛教學會
菩薩藏佛教學會

《菩薩藏》法寶推薦

大業四年六月二十七日,疏一時講語。此序理深事博,言約義周,略曉六條,方乃可讀。一、須深見論意;二、精通《法華》;三、妙識般若;四、善鑒老莊;五、博尋儒典;六、巧制文章。余昔已著三論,文玄正言,序是人制,不我釋之。但師每講,常讀此序,而淺識之流意多紛謬,故略陳綱要,以賜門人也。序為六分:一、標大宗;二、釋題目;三、敘造論意;四、讚論功能;五、讚論利益;六、作者謙讓。 「實相之折中」下,第一、標大宗。...
大業四年十月,因講次直疏出不事訪也。肇公是京兆郡人,家貧,常以傭書為業,因是歷觀經史。每讀老子、莊周之書,喟然歎曰:「美則美矣,然期神冥累之方猶未盡矣。」末見古《維摩經》,歡喜頂戴,謂親友曰:「吾知所歸極矣!」羅什至京師,因從請業。著〈不真空〉等四論,著《注淨名》及諸經論序,什歎曰:「秦人解空第一者,僧肇其人也。」若肇公名肇,可謂玄宗之始。年三十一亡。 但《百論》有二序,一叡師所制,二肇公所作。興...
《中論》五百 偈 ,標所造法也。龍樹菩薩,序能造之人也。道不孤運,弘之由人, 故 前明所弘之道,後序弘道之人。 又 題《中論》五百 偈 者,重其法也;龍樹菩薩者,尊其人也。 又初 句簡二邊之法也,後句別小乘之人也。 所言中論者,玄義具述,今既釋序,略明五意: 一者、斯論定佛法之偏正,判得失之根原,是以龍樹標中論名也。 二者、斯文論中實之理,從所詮理實得名, 故 云中論。〈業品〉 云: 「此論所明義...
《菩薩戒論疏五十 四 部目錄》
收錄經論:二十一部 《成實論》、《解脫道論》、《阿毗達磨俱舍論》、《阿毗達磨俱舍釋論》、《阿毗達磨法蘊足論》、《舍利弗阿毗曇論》、《阿毗達磨品類足論》、《阿毗達磨界身足論》、《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阿毗達磨順正理論》、《阿毗曇八犍度論》、《阿毗曇心論》、《阿毗曇心論經》、《阿毗曇甘露味論》、《阿毗曇甘露味論》、《阿毗曇毗婆沙論》、《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施設論》、《眾事分阿毗曇論》、《尊婆須蜜...
收錄經論:二十一部 《解深密經》、《深密解脫經》、《大乘密嚴經》二譯、《瑜伽師地論》(本地分。攝決擇分〈三摩呬多地。聲聞地。菩薩地。有餘依地。無餘依地。有心地。無心地〉)、《顯揚聖教論》、《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大乘莊嚴經論》、《六門教授習定論》、《攝大乘論》(真諦)、《攝大乘論本》、《攝大乘論釋》真諦本、《攝大乘論釋論》世親菩薩造 笈多本、《攝大乘論釋》世親菩薩造 玄奘本...
收錄經論:一百零七部 經:四十八部 《佛說大安般守意經》、《陰持入經》、《佛說禪行三十七品經》、《禪行法想經》、《修行道地經》、《道地經》、《小道地經》、《禪要經》、《佛說內身觀章句經》、《法觀經》、《身觀經》、《禪祕要法經》、《坐禪三昧經》、《菩薩訶色欲法經》、《禪法要解》、《思惟略要法》、《達摩多羅禪經》、《五門禪經要用法》、《治禪病祕要法》、《佛說佛印三昧經》、《佛說自誓三昧經》、《佛說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