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搜尋本站
簡介
菩薩藏佛教網站問答
計畫
《玄奘三藏所翻小乘、瑜伽唯識、大乘、陀羅尼經典與論書目錄》
漢語法相唯識宗傳承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唯識道次第略〉
〈五重唯識觀〉
如何深入大藏經?
EPUB數位佛典
贊助流通
最新法訊
佛教問答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
《唯識要義問答》
《唯識抄》
《唯識春秋》
《成佛正因》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中論研習》
《菩薩行》
《唯識手冊》
《瑜伽真實義品略記》
菩薩藏
《玄奘三藏譯撰全輯》七十六部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天台宗智者大師全集》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大日經疏集》
《金剛頂經疏 集》
《蘇悉地羯羅經疏 集》
《空海大師全集》
《慈覺大師 圓仁 集 》
《興教大師 覺鍐 集》
《新義真言宗 賴瑜僧正 集》
禪定學
《大乘佛教修證止觀經論合輯》
《大乘唯識宗修證止觀經論合輯》
《漢語佛教修證止觀阿毗達摩論合輯》
菩薩戒
聯繫
王穆提官方網站
readmoo
google play
pchome 書店
kobo
pubu
amazon
apple books
網站導覽
搜索
首頁
簡介
菩薩藏佛教網站問答
計畫
《玄奘三藏所翻小乘、瑜伽唯識、大乘、陀羅尼經典與論書目錄》
漢語法相唯識宗傳承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唯識道次第略〉
〈五重唯識觀〉
如何深入大藏經?
EPUB數位佛典
贊助流通
最新法訊
佛教問答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
《唯識要義問答》
《唯識抄》
《唯識春秋》
《成佛正因》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中論研習》
《菩薩行》
《唯識手冊》
《瑜伽真實義品略記》
菩薩藏
《玄奘三藏譯撰全輯》七十六部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天台宗智者大師全集》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大日經疏集》
《金剛頂經疏 集》
《蘇悉地羯羅經疏 集》
《空海大師全集》
《慈覺大師 圓仁 集 》
《興教大師 覺鍐 集》
《新義真言宗 賴瑜僧正 集》
禪定學
《大乘佛教修證止觀經論合輯》
《大乘唯識宗修證止觀經論合輯》
《漢語佛教修證止觀阿毗達摩論合輯》
菩薩戒
聯繫
王穆提官方網站
readmoo
google play
pchome 書店
kobo
pubu
amazon
apple books
網站導覽
菩薩藏佛教學會
菩薩藏佛教學會
《菩薩藏》法寶推薦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040《維摩經義疏》疏文斷句 胡 吉藏 撰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詳細內容
十 21
點擊數: 2231
夫至趣無言,玄籍彌布,法身無像,感物則形,故知無言而無不言,無像而無不像。以無言而無不言故,張大教網,亙生死流;以無像而無不像,則住如幻智,遊戲六道,是故斯經人法雙舉。言其人者,所謂淨名。以淨德內充,嘉聲外滿,天下藉甚,故曰淨名,豈止降魔勞怨,制諸外道,亦五百聲聞自稱不敏,八千菩薩失對當時。所言法者,謂不思議解脫也。內無功用,不假思量,外化幽微,物莫能測,謂不思議也。縱任自在,塵累不拘,道貫雙流,...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039《淨名玄論》疏文斷句 胡 吉藏 撰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詳細內容
十 21
點擊數: 1908
金陵沙門釋吉藏,陪從大尉公晉王至長安懸芙蓉曲水日嚴精舍,養器乖方。仍抱腳疾,恐旋南尚遠,而朝露非奢,每省慰喻之言,遊心調伏之旨。但藏青裳之歲,頂戴斯經;白首之年,翫味彌篤。願使經胎不失,歷劫逾明,因撰所聞,著茲玄論。昔僧叡、僧肇悟發天真,道融、道生神機秀拔,並加妙思,具析幽微,而意極清玄,辭窮麗藻;但斯經文約義富,意遠義深,略闡未彰,廣敷似現,故博採南北,捃拾古今,復撿經論,微加檀思,實有過半之功...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038《金剛般若經義疏》疏文斷句 胡 吉藏 撰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詳細內容
十 21
點擊數: 2313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者,斯乃是三觀之虛明,一實之淵致。昔仙人苑內未燿此摩尼,今長者園中方灑茲甘露。良由小志先開,故早馳羊鹿;大心始發,方駕此白牛。斯乃正教之洪範,薩埵明訓。非雲非雨,德潤四生;非日非月,照明三界。統萬行,若滄海之納眾流;蕩紛異,若冬霜之凋百草。若具存梵本,應云跋闍羅般若波羅蜜修多羅,此土翻譯金剛智慧彼岸到經。明無累不摧,稱曰金剛;無境不照,目為般若;永勉彼此,名波羅蜜;經者,訓法常...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037《法華論疏》疏文斷句 胡 吉藏 撰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詳細內容
十 21
點擊數: 1981
《妙法蓮華經優婆提舍》。婆藪槃豆此云天親菩薩造。三藏法師菩提流支奉詔譯。 《妙法蓮華經優婆提舍》,婆藪槃逗造,菩提留支譯。婆藪云天,槃逗云親,其人本是天帝釋之弟,釋遣其下閻浮提伏修羅,故云天親。菩提云道,留支曰希,謂道希也。並有別傳,今不具敘。 斯論譯之甚久,而不盛傳於世者,良有二焉:一、文旨簡略,前後似亂,麤尋之,不見首尾故也;二、昔北土江南多以五時四宗以通斯教,並與論違,講匠守於舊執,背聖信凡...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036《法華遊意》疏文斷句 胡 吉藏 撰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詳細內容
十 21
點擊數: 2038
蓋聞無上調御,一切種智,內鏡三明,外流七辨,蓄莫限之質,適無方之化,並皆會道,無非稱機。至如《妙法蓮華經》者,斯乃窮理盡性之格言,究竟無餘之極說。理致淵遠,統群典之要;文旨婉麗,窮巧妙之談。三聖之所揄揚,四依之所頂戴。昔仙人園內未曜此摩尼,今靈鷲山中方灑茲甘露。良以小志前開故,早馳彼羊鹿;大心後發故,方駕此白牛。斯實薩埵之明訓,道場之玄軌也。 此經文雖有七軸,義有二章:一、開方便門;二、顯真實義。...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035《法華玄論》疏文斷句 胡 吉藏 撰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詳細內容
十 21
點擊數: 2062
初釋法師義。 論曰:〈法師品〉云:「於我滅後,欲說此經,當安住三事,所謂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如來室者,慈悲心是;如來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來座者,諸法空是。」慈悲有蔭覆之功,喻之如來室;和忍有障蔽之用,譬之如來衣;空理可以安心,目之為座。然此三門,則為次第。大悲拔苦,大慈與樂,蓋是種覺之洪基,弘道之本意。欲說妙法,宜先建此心,是故第一、明入如來室;既於惡世欲弘善道,要多留難,宜應忍之,是...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034《法華義疏》疏文斷句 胡 吉藏 撰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詳細內容
十 21
點擊數: 2059
部類不同者,略為七例:一者、一會之經用為一部,如《十地》等經;二者、多會共為一部,如《華嚴》之類;三者、經之初分用為一部,如六卷《泥洹經》;四者、具足二分以為一部,如《大般涅槃》;五者、略本以為一部,如《小品經》等;六者、廣本以為一部,如《大品》之流;七者、一品以為一部,如《觀世音》之例。今此《法華》,於七種中是具足本,若依梵文,應是略說有六千偈也。 二、論品次差別者,又開五義:一、生起次第;二、...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033《二諦義》疏文斷句 胡 吉藏 撰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詳細內容
十 21
點擊數: 1978
叡師〈中論序〉云:「《百論》治外以閑邪,斯文祛內以流滯,《大智論釋》之淵博,《十二門觀》之精詣,尋斯四論者,真若日月在懷,無不朗然鑒徹矣。」若通此四論,則佛法可明也。 師云:此四論雖復名部不同,統其大歸,並為申乎二諦,顯不二之道。若了於二諦,四論則煥然可領;若於二諦不了,四論則便不明。為是因緣,須識二諦也。若解二諦,非但四論可明,亦眾經皆了。何以知然?故論云:「諸佛常依二諦說法。」既十方諸佛常依二...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032《大乘玄論》疏文斷句 胡 吉藏 撰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詳細內容
十 21
點擊數: 2558
二諦義有十重 第一、標大意;第二、釋名;第三、立名;第四、有無;第五、二諦體;第六、中道;第七、相即;第八、攝法;第九、辨教;第十、同異。 二諦者,蓋是言教之通詮,相待之假稱,虛寂之妙實,窮中道之極號。明如來常依二諦說法:一者、世諦;二者、第一義諦。故二諦唯是教門,不關境理,而學者有其巧拙,遂有得失之異。所以若有巧方便慧學此二諦,成無所得;無巧方便慧學教,即成有所得。故常途三師置辭各異:開善云:二...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031《三論玄義》疏文斷句 胡 吉藏 撰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詳細內容
十 21
點擊數: 2195
總序宗要,開為二門:一、通序大歸;二、別釋眾品。初門有二:一、破邪;二、顯正。 夫適化無方,陶誘非一,考聖心,以息患為主;統教意,以通理為宗。但九十六術,栖火宅為淨道;五百異部,縈見網為泥洹,遂使鹿苑坵墟,鷲山荊蕀。善逝以之流慟,薩埵所以大悲,四依為此而興,三論由斯而作。但論雖有三,義唯二轍:一曰顯正,二曰破邪。破邪則下拯沈淪,顯正則上弘大法,故振領提綱,理唯斯二也。但邪謬紛綸,難可備序,三論所斥...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第 96 頁,共 97 頁
《唯識手冊》
269《唯識隨筆三十七篇》台灣 王穆提 著
By
菩薩藏佛教學會
菩薩藏佛教學會
三 03
271《唯識對法》(一)台灣 王穆提 著
By
菩薩藏佛教學會
菩薩藏佛教學會
三 03
293《唯識春秋》台灣 王穆提 著
By
菩薩藏佛教學會
菩薩藏佛教學會
一 27
277《唯識對法》(七)台灣 王穆提 著
By
菩薩藏佛教學會
菩薩藏佛教學會
三 03
《菩薩戒論疏五十三部》《佛教禪定學》
《菩薩戒論疏五十三部》《佛教禪定學》
佛教禪定學
307《大乘佛教修證止觀經論合輯》
By
菩薩藏佛教學會
菩薩藏佛教學會
十一 18
佛教禪定學
308《大乘唯識宗修證止觀經論合輯》
By
菩薩藏佛教學會
菩薩藏佛教學會
十一 18
佛教禪定學
309《漢語佛教修證止觀阿毗達摩論合輯》
By
菩薩藏佛教學會
菩薩藏佛教學會
十一 18
《菩薩戒論疏五十三部》
304《菩薩戒論疏五十四部》台灣 王穆提 整理
By
菩薩藏佛教學會
菩薩藏佛教學會
七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