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搜尋本站
簡介
菩薩藏佛教網站問答
計畫
《玄奘三藏所翻小乘、瑜伽唯識、大乘、陀羅尼經典與論書目錄》
漢語法相唯識宗傳承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唯識道次第略〉
〈五重唯識觀〉
如何深入大藏經?
EPUB數位佛典
贊助流通
最新法訊
佛教問答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
《唯識要義問答》
《唯識抄》
《唯識春秋》
《成佛正因》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中論研習》
《菩薩行》
《唯識手冊》
《瑜伽真實義品略記》
菩薩藏
《玄奘三藏譯撰全輯》七十六部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天台宗智者大師全集》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大日經疏集》
《金剛頂經疏 集》
《蘇悉地羯羅經疏 集》
《空海大師全集》
《慈覺大師 圓仁 集 》
《興教大師 覺鍐 集》
《新義真言宗 賴瑜僧正 集》
禪定學
《大乘佛教修證止觀經論合輯》
《大乘唯識宗修證止觀經論合輯》
《漢語佛教修證止觀阿毗達摩論合輯》
菩薩戒
聯繫
王穆提官方網站
readmoo
google play
pchome 書店
kobo
pubu
amazon
apple books
網站導覽
搜索
首頁
簡介
菩薩藏佛教網站問答
計畫
《玄奘三藏所翻小乘、瑜伽唯識、大乘、陀羅尼經典與論書目錄》
漢語法相唯識宗傳承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唯識道次第略〉
〈五重唯識觀〉
如何深入大藏經?
EPUB數位佛典
贊助流通
最新法訊
佛教問答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
《唯識要義問答》
《唯識抄》
《唯識春秋》
《成佛正因》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中論研習》
《菩薩行》
《唯識手冊》
《瑜伽真實義品略記》
菩薩藏
《玄奘三藏譯撰全輯》七十六部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天台宗智者大師全集》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大日經疏集》
《金剛頂經疏 集》
《蘇悉地羯羅經疏 集》
《空海大師全集》
《慈覺大師 圓仁 集 》
《興教大師 覺鍐 集》
《新義真言宗 賴瑜僧正 集》
禪定學
《大乘佛教修證止觀經論合輯》
《大乘唯識宗修證止觀經論合輯》
《漢語佛教修證止觀阿毗達摩論合輯》
菩薩戒
聯繫
王穆提官方網站
readmoo
google play
pchome 書店
kobo
pubu
amazon
apple books
網站導覽
菩薩藏佛教學會
菩薩藏佛教學會
《菩薩藏》法寶推薦
069 《中邊分別論》疏文斷句 印度 世親菩薩造 台灣 王穆提疏文斷句
069 《中邊分別論》疏文斷句 印度 世親菩薩造 台灣 王穆提疏文斷句
詳細內容
四 10
點擊數: 3996
簡介: 中邊分別論(三卷) 陳優禪尼國沙門真諦譯,異譯本為玄奘三藏翻譯《辯中邊論》。
068 《大乘廣五蘊論》疏文斷句 印度 安慧菩薩造 台灣 王穆提疏文斷句
068 《大乘廣五蘊論》疏文斷句 印度 安慧菩薩造 台灣 王穆提疏文斷句
詳細內容
四 10
點擊數: 4156
簡介: 廣五蘊論 (書名)大乘廣五蘊論之略名。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在大正藏中,《大乘五蘊論》有兩種,一種是世親論師造的《大乘五蘊論》,另一種是安慧菩薩造的《大乘廣五蘊論》。廣五蘊論是世親大乘五蘊論的註釋本,大唐中天竺沙門地婆訶羅譯。《大乘五蘊論》在大正藏中佔兩頁的位置,全文三千餘字。而廣五蘊論全文七千字。廣論和五蘊論兩者內容大同小異,而廣論較五蘊論詳盡的多。 ---【唯識名詞白話新解...
067 《大乘莊嚴經論》疏文斷句 印度 無著菩薩造 台灣 王穆提疏文斷句
067 《大乘莊嚴經論》疏文斷句 印度 無著菩薩造 台灣 王穆提疏文斷句
詳細內容
四 10
點擊數: 4657
簡介: 大乘莊嚴經論(十三卷 有李百藥序) 無著菩薩造 唐中天竺沙門波羅頗迦羅密多羅譯 緣起品第一。成宗品第二,以八因成立大乘真是佛說。歸依品第三,明大乘歸依,有四種大義:一者一切遍義。二者勇猛義。三者得果義。四者不及義。種性品第四,明種性有九種差別,一有體。二最勝。三自性。四相貌。五品類。六過惡。七功德。八金譬。九寶譬,九義各有四種差別。發心品第五。明發心有四種大:一勇猛大。二方便大。三利益大。...
066 《大乘唯識論》疏文斷句 印度 世親菩薩造 台灣 王穆提疏文斷句
066 《大乘唯識論》疏文斷句 印度 世親菩薩造 台灣 王穆提疏文斷句
詳細內容
四 10
點擊數: 4242
簡介: 陳優禪尼國沙門真諦譯 同《楞伽經唯識論》 ---【閱藏知津(蕅益大師著)】
065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疏文斷句 大唐 慈恩寺窺基撰 台灣 王穆提疏文斷句
065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疏文斷句 大唐 慈恩寺窺基撰 台灣 王穆提疏文斷句
詳細內容
四 10
點擊數: 23272
簡介: 唐慈恩寺窺基撰。又作《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述記》、凡十卷。係玄奘所譯的《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之注譯書。窺基以簡潔的文筆,依阿毘達磨之傳統,論述唯識教義。內容大別為本事分、決擇分二類,以教起所因、論興所為、彰體性、顯宗旨、釋題目、解本文等六 門,次第敷演。 ---【唯識名詞白話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敘 經藏之為《般若》、《華嚴》,律藏之為《瞿沙鼻奈耶》,論藏之為《解深密》、《阿毗達磨》。此《...
064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疏文斷句 印度 安慧菩薩雜糅 台灣 王穆提疏文斷句
064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疏文斷句 印度 安慧菩薩雜糅 台灣 王穆提疏文斷句
詳細內容
四 10
點擊數: 6232
簡介: 阿毘達磨雜集論 (書名)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之略稱。別稱對法論。解阿毘達磨集論者。十六卷,安慧造, 玄奘譯。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安慧菩薩雜糅,唐玄奘譯,凡十六卷。又稱雜集論、對法論。乃隨文注釋無著菩薩的《大乘阿毘達磨集論》而成。本書原是無著弟子覺師子所作,安慧加以合糅集論而成,為唯識宗所依的重要論典之一,為瑜伽十支論之一。稱為廣陳體義集。 ---【唯識名詞白話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063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疏文斷句 印度 無著菩薩造 台灣 王穆提疏文斷句
063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疏文斷句 印度 無著菩薩造 台灣 王穆提疏文斷句
詳細內容
四 10
點擊數: 5170
簡介: 無著菩薩造 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玄奘譯 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蘊、界、處。 攝品第二。有十一種:(相、界、種類、分位、伴、方時、一分、具分、更互、勝義)。相應品第三。有六種:(不相離、和合、聚集、俱有、作事、同行)。成就品第四,有三種。(種子、自在、現行)。決擇分中諦品第一(四聖諦)。法品第二(十二分聖教)。得品第三(一建立補特伽羅有七種。二建立現觀有十種)。論議品第四。有七種:(義、釋、分別顯...
062 《大乘百法明門論疏》疏文斷句 大唐 普光疏 台灣 王穆提疏文斷句
062 《大乘百法明門論疏》疏文斷句 大唐 普光疏 台灣 王穆提疏文斷句
詳細內容
四 10
點擊數: 5113
簡介: 作者:普光(約七世紀) 普光,是唐玄奘的上首弟子,他的鄉貫和生卒年月不詳。玄奘於貞觀二十一年(647)在弘福寺譯出《解深密經》和《大乘五蘊論》時,他就擔任了筆受。直到麟德元年(664),玄奘在玉華宮譯出《咒五首經》他還參預譯場(見《開元釋教錄》卷八)。他師事玄奘,非常勤懇,又以聞少證多,為玄奘所默許,因而與玄奘的譯事相始終。玄奘譯出的經論,經普光筆受的最多。 普光除助玄奘譯經外,還勤於著述...
061 《大乘百法明門論》疏文斷句 印度 世親菩薩造 台灣 王穆提疏文斷句
061 《大乘百法明門論》疏文斷句 印度 世親菩薩造 台灣 王穆提疏文斷句
詳細內容
四 10
點擊數: 3571
簡介: 《大乘百法明門論》,世親造,唐玄奘於貞觀二十二年(648)在長安北闕弘法院譯出。 作者世親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系學者,著述弘富,有千部論師之稱。其所造論譯成漢文的約三十部,此《百法明門論》即其一種,被稱為瑜伽十支論之一。本論是據《瑜伽》五分中本事分、略陳名數的著作。內容略以三門分別:一、引經標宗,即"如世尊言"等;二、尋經起問,即"何等一切法"等;三、依問次第作答:先明"百法"以解答"何等一...
060 《大乘成業論》疏文斷句
060 《大乘成業論》疏文斷句 印度 世親菩薩造 台灣 王穆提疏文斷句
詳細內容
四 10
點擊數: 2769
簡介: 世親菩薩造 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玄奘譯 明身語意三業,及有表無表業,是假非實,唯依思立,及由異熟識受熏持種而得成就。 ---【閱藏知津(蕅益大師著)】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第 80 頁,共 97 頁
《唯識手冊》
293《唯識春秋》台灣 王穆提 著
By
菩薩藏佛教學會
菩薩藏佛教學會
一 27
271《唯識對法》(一)台灣 王穆提 著
By
菩薩藏佛教學會
菩薩藏佛教學會
三 03
278《唯識對法》(八)台灣 王穆提 著
By
菩薩藏佛教學會
菩薩藏佛教學會
三 03
275《唯識對法》(五)台灣 王穆提 著
By
菩薩藏佛教學會
菩薩藏佛教學會
三 03
《菩薩戒論疏五十三部》《佛教禪定學》
《菩薩戒論疏五十三部》《佛教禪定學》
佛教禪定學
307《大乘佛教修證止觀經論合輯》
By
菩薩藏佛教學會
菩薩藏佛教學會
十一 18
佛教禪定學
308《大乘唯識宗修證止觀經論合輯》
By
菩薩藏佛教學會
菩薩藏佛教學會
十一 18
佛教禪定學
309《漢語佛教修證止觀阿毗達摩論合輯》
By
菩薩藏佛教學會
菩薩藏佛教學會
十一 18
《菩薩戒論疏五十三部》
304《菩薩戒論疏五十四部》台灣 王穆提 整理
By
菩薩藏佛教學會
菩薩藏佛教學會
七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