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春秋》(十二) - 夏安居


扼、取者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扼者。云何為扼?」扼如流說。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取者,云何為取?」

舍利弗言:「取者,四取,謂欲取、我取、見取、戒取。」

 

復問:「舍利弗!有道有向,修習多修習,斷此取耶?」

舍利弗言:「有。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

《唯識春秋》(十二)
《唯識春秋》(十二)

夏安居

時,諸四眾詣尊者大目揵連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尊者大目揵連:「知世尊夏安居處不?」

尊者大目揵連答言:「我聞世尊在三十三天驄色虛軟石上,去波梨耶多羅、拘毘陀羅香樹不遠夏安居,為母及三十三天說法。」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二:「真諦云夏四月十五日在安居中,阿闍世王為大檀越,如來在世諸弟子等,於朝及暮禮拜如來。今夏安居,朝暮及中分為三時,禮拜供養舍利。

《智度論》云以洴沙得道,八萬四千眷屬亦隨得道。洴沙教敕宮中常設飲食,供養千人,故阿闍世未斷此法。聖者雖眾,唯留一千,以令結集。若多留者,於外乞食,恐外道論議,妨癈法事。時大迦葉與一千人到結集所,語阿闍世:「可給我食。」是時夏安居三月,初十五日說戒時。《西域記》云夏安居初十五日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