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八本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 問:諸習氣總有三種?

文章索引

 
問:諸習氣總有三種?
 
答:復次,生死相續,由諸習氣,然諸習氣總有三種:
 
第二復次,解頌答問。
 
於中有三︰
 
一、總標;
 
二、別解;
 
三、指例。
 
此初也。
 
今三習氣即《攝論》第三、第四「三種熏習」。
 
一、名言習氣,謂有為法各別親種。
 
別解有二︰初別解三,後配屬頌。
 
但此名言分為二種,攝一切法習氣盡也。
 
此是三性諸法因緣,彼論但有言說熏習。
 
名言有二:
 
一、表義名言,即能詮義音聲差別;
 
唯第六識能緣其名,能發其名,餘皆不緣,亦不能發。即唯詮義音聲之差別,簡非詮表聲,彼非名故。
 
「名唯無記」,《瑜伽》七十二「五法」中說故。
 
聲自性唯無記,然聲有表,是業性攝,以能表思,名為三性,體唯無記。名非業性,故從聲本,說為無記。
 
然名是聲屈曲差別,唯無記性,不能熏成色、心等種。
 
然因名故,心隨其名,變似五蘊、三性法等,而熏成種,因名起種,名名言種。
 
一切熏種皆由心、心所,心、心所熏種有因外緣,有不依外。
 
不依外者,名顯境名,若依外者,名表義名,以分二別。然名自體不能熏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