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032《大乘玄論》疏文斷句 胡 吉藏 撰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二諦義有十重

第一、標大意;第二、釋名;第三、立名;第四、有無;第五、二諦體;第六、中道;第七、相即;第八、攝法;第九、辨教;第十、同異。

二諦者,蓋是言教之通詮,相待之假稱,虛寂之妙實,窮中道之極號。明如來常依二諦說法:一者、世諦;二者、第一義諦。故二諦唯是教門,不關境理,而學者有其巧拙,遂有得失之異。所以若有巧方便慧學此二諦,成無所得;無巧方便慧學教,即成有所得。故常途三師置辭各異:開善云:二諦者,法性之旨歸,一真不二之極理。莊嚴云:二諦者,蓋是袪惑之勝境,入道之實津。光宅云:二諦者,蓋是聖教之遙泉,靈智之淵府。三說雖復不同,或言含智解,或辭兼聖教,同以境理為諦。若依廣州大亮法師,定以言教為諦,今不同此等諸師。

問:攝嶺、興皇何以言教為諦耶?

答:其有深意,為對由來以理為諦故,對緣假說。

問:《中論》云:「諸佛依二諦說法。」《涅槃經》云:「隨順眾生,故說二諦。」是何諦耶?

答:能依是教諦,所依是於諦。

 

問:於諦為失,教諦為得不?

答:凡夫於為失,如來於為得,聖人於亦得亦失。而師云於諦為失,教諦為得者,乃是學教成迷。本於是通迷,學教於別迷。通迷是本,別迷末。本是前迷,末是後迷。

問:何意開凡、聖二於諦耶?

答云:示凡、聖得失,令轉凡成聖。

問:於諦為失者,何以言諦耶?

答:論文自解,諸法性空,世間顛倒謂有,於世人為實,名之為諦。諸賢聖真知顛倒性空,於聖人是實,名之為諦,此即二於諦。諸佛依此而說,名為教諦耳。

問:教若為名諦耶?

答:有數意:一者、依實而說,故所說亦實,是故名諦;二者、如來誠諦之言,是故名諦;三者、說有無教實能表道,是故名諦;四者、說法實能利緣,是故名諦;五者、說不顛倒,是故名諦。

與他家異,有十種異:一者、理教異。彼明二諦是理,三假是俗,四絕是真;今明二是教,不二是理。他家有理無教,今明有教有理。二者、相無相異。他家住有無,故是有相;今明有表不有,無表不無,不住有無,故名無相。三者、得無得異。他家住有無,故名有得;今明不住有無,故名無得。四者、理內外異。他家住有無,故名理外;今明不住有無,故名理內。五者、開覆異。他有住有,無住無,此有無覆如來因緣有無;今明二諦是教,是有表不有,無表不無,即開如來教,無有壅滯。六者、半滿異。他家唯有二,無不二,故唯教無理,名為半字;今明具足理教,名為滿字。七者、愚智異。《涅槃》云:「明無明,愚者謂二,智者了達無二。」真俗二者即愚,不二者即智,故知不二是理,二是教。八者、體用異。彼有用無體,今即具有體用。九者、本末異。不二是本,二是末,他但有末無本,今具有本末。十者、了不了異。他家二諦住有無故,名不了;今明說有欲顯不有,說無欲顯不無,有無顯不有不無,故名了義。他但以有為世諦,空為真諦;今明若有若空皆是世諦,非空非有始名真諦。三者、空有為二,非空有為不二,二與不二皆是世諦,非二非不二名為真諦。四者、此三種二諦皆是教門,說此三門,為令悟不三,無所依得始名為理。

 

 

epub格式電子書線上請書:

Google Play 圖書

Readmoo 讀墨

樂天ko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