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智心品應非是常(宗)從因生故(因)如餘有爲(喩)
二、四智心品應非是常(宗)生者必滅一向記故(因)如餘心等(喩)
三、四智心品應非是常(宗)不見色、心非無常故(因)如餘心等(喩)
註:護命法師為日本天平勝寶二年(七五○年)-承和元年九月十一日(八三四年十月二十日)由日本奈良佛教時代末期至平安時代前期的法相宗僧侶。俗姓秦氏,日本秦氏源於中國東漢移民。法師也叫做小塔院僧正。美濃國各務郡(今岐阜縣)出身。位於奈良市西新屋町45號的歷史遺址「元興寺小塔院」還保留著護命法師之墓地。
他是日本法相宗教學的大成者,成為元興寺法相宗超過興福寺法相宗的推動者。他的著作有天長六本宗書之一《大乗法相研神章》(第五卷)等。對於比叡山的最澄天台戒壇獨立運動,作為僧綱進行了反對。另一方面,他與真言宗空海關係密切,因此空海送他一首祝賀80歲的詩(《性靈集》卷十所收)。
僧綱是日本佛教僧侶的負責管理佛教僧侶的一個稱呼。根據佛教律令制度,玄蕃寮(此制度比照大唐之崇玄署、典客署、鴻臚寺)的監督下所設置。另外還設置了僧正、僧都、律師。成立於六二四年,在律令體制下在佛教界發揮了重要作用。事務所僧綱在奈良時代由藥師寺主持,平安遷都後由西大寺主持。到了西元819年,僧綱所定員為僧正1名、大僧都1名、小僧都1名、律師4名。864年作為僧綱的官位,僧正被賦予法印大和尚位,僧都被賦予法眼和上位,法師被賦予法橋上人位。
而護命法師即是當時的僧綱上首。
推薦閱讀:
彌勒菩薩說:許心似二現,如是似貪等,或似於信等,無別染、善法等是何義?唯識與中觀有何不同見解?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問:玄奘三藏所翻《大般若經》並未說三性,顯見三性說非般若所說。
問:無著菩薩並未認可世親菩薩的唯識學,可見唯識學並非瑜伽行派的正宗。
唯識宗:
A051. 《攝大乘論釋》世親菩薩釋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新編
A052. 《攝大乘論釋》世親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新編
A053.《攝大乘論釋》無性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新編
天台宗: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 B021《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覺意三昧》新編
漢語中觀宗:
相關閱讀: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成佛正因》:
菩薩行系列 W003 《成佛正因》-真如、佛性、第八識、無漏種諸義辨正
《成佛正因》第一義空真如但為一切有情依因,阿賴耶識非迷悟依義
《成佛正因》本有性無漏種名為佛性,第八識有漏無漏皆非成佛正因義
《成佛正因》一切眾生中同有真如,共一正因者,即是同數論外道義
《成佛正因》真如非有為法種,真如能生有為法者,違第一無常法為因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