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頁,共 22 頁
答:論:雖依他起非勝義故,亦得說為勝義無性,而濫第二,故此不說。
述曰:釋依他起亦名勝義無性,此文不說之所由。無之言「非」。依他雖有體法,而非勝義,名勝義無性,所執無故,不可為例。
又七十六云:「謂諸法生無自性性故,說名無自性」,故即緣生法。
《顯揚》云不遮緣生,遮自然生故。「即緣生法亦名勝義無自性性。於諸法中,若是清淨所緣境,我顯彼為勝義無性。依他起相非是清淨所緣境界,故亦說為勝義無性。」無漏後得真智名勝,亦緣此依他為境故。此依他亦名清淨所緣,勝之義故。所執既無,非為聖境,不得此名。然無彼計所執故,故說勝義無性,乃至廣說。
若說依他為勝義無性,此圓成實即為第二勝義無性,今恐依他勝義無性濫第二圓成勝義無性,故此頌中但說圓成勝義無性,不說依他為勝義無性。應如彼經廣說譬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