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藏佛教學會
菩薩藏佛教學會

《菩薩藏》法寶推薦

285《大日經疏 集》十八部 台灣 王穆提 集
入真言門住心品第一之餘 經云。尊貴者。此是那羅延天。外道計此天湛然常住不動。而有輔相造成萬物。譬如人主無為而治。有司受命行之。以能造之主更無所尊貴者。故云尊貴。又此宗計。尊貴者。遍一切地水火風空處。昔有論師欲伏彼宗計故。往詣天祠。於彼天像身上。坐而飲食。西方以飲食之殘為極不淨。皆共忿怒。論師云如所宗。豈非遍一切處地水火風空界相。答言如是。論師言彼即地水火風。我亦如是。以之相入。何所不可而忿怒耶。彼...
284日本東密新義真言宗實際創始人《新義真言宗 賴瑜僧正 集》十部 日本 賴瑜 撰 台灣 王穆提 彙整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者。初八字是本經名。疏一字即今書題也。斯則大日經之疏依主立稱也。且於今經釋現行有三本。一大師請來二十卷疏。二慈覺請來十四卷義釋。題曰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義釋。三智證請來十卷義釋。題曰毘盧遮那加持經義釋。此中今本初二十卷疏也。故御請來錄云。大毘盧遮那經疏一部二十卷一行禪師撰(云云)又安然目錄出八本。遍明德請玄訪等請來亦有之。智證大師義釋目錄云。高雄寺空海和尚本二十卷○以世多行更不...
283日本東密新義真言宗初祖《興教大師 覺鍐 集》二十五部 日本 覺鍐 撰 台灣 王穆提 彙整
《法華經祕釋》 沙門覺鍐撰 今釋此一經當有其兩意。一淺略趣。二深祕門。初顯者此亦有四。法相三論天台華嚴是也。謂八識三性驅義。六度四攝取行。唯識無境爲宗。遣相證性謂極。五乘方便門則破于而諸草木各有差別等之諸文。一車眞實道則會于爲別一類住持所餘等之十義。是則他縁乘之意焉。依二諦四中顯經之幽玄。約一如八不示教之深妙。言亡慮絶理則證言辭相寂滅之文。悉有佛性旨則成無一不成佛之句。眞俗倶絶之談此宗始生。境智不...
282 日本天台密教《慈覺大師 圓仁 集》十一部 日本 圓仁 撰 台灣 王穆提 彙整
《真言所立三身問答》 慈覺 問。佛有三身。今此經何身說。 答。毘盧遮那法身說。 問。此法身於理智中是爲何身。 答。是則理智不二智法身如來也。
281 日本東密 真言密教《空海大師全集》四十六部 日本 空海 撰 台灣 王穆提 彙整
《空海大師全集》編輯說明 一、《空海大師全集》以弘法大師於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經》所收經論著疏為主。此版未收入日本大藏經編纂會《日本大藏經》〈密經部上一〉(大正六年,1917年)、眞言宗全書刊行會《真言宗全書》(昭和九年,1934年)所收弘法大師著作。
280《唯識開蒙問答》疏文斷句 元 宣授懷益路義臺寺住持宗法圓明通濟大師 雲峰 集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編輯說明: 1.《唯識開蒙問答》為元宣授懷益路義臺寺住持宗法圓明通濟大師 雲峰 集,本論近七萬九千餘字。 2.版本依據台灣新文豐出版社新編《卍續藏經》第九十八冊(中華民國八十三年九月台一版三刷,西元1994年),第415至512頁。 3.開蒙者,啟蒙義也。本論作者 雲峰法師以作為佛教唯識學啟蒙之義。
288《大乘三論大義鈔》疏文斷句 日本 玄叡 集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編輯說明: 一、本論為日本平安時期 玄叡律師(げんえい、生年不詳 - 日本承和7年(840年))主要以三論宗立場融合並辯駁當時日本法相宗、天台宗、真言宗、華嚴宗之論疏。 二、《大乘三論大義鈔》編輯經論底本詳目參酌: (一)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經》,《續諸宗部一》,第70冊,2296經,119頁,4卷。 (二)《大日本佛敎全書》,第75卷(冊),第一至一零八頁,共四卷。(日本佛書刊行會編篡,大正二年發...
289《觀心覺夢鈔》疏文斷句 日本 良遍法師 作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編輯說明: 1.《觀心覺夢鈔》總共被《大正新修大藏經》、《大日本佛教全書》二藏收錄。《大正新修大藏經》出自第71卷,2312經。《大日本佛教全書》則出自於第八十卷(日本大正四年六月發行),由日本佛書刊行會編纂,著名的南條文雄博士為代表人。 2.疏文斷句版以《大正新修大藏經》、《大日本佛教全書》二藏兩版作為校對版本參酌,另再重新斷句、句讀。
121《肇論疏》疏文斷句-唐 釋元康 撰(三論宗 吉藏大師門徒碩法師弟子)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肇論序〉小招提達法師作者 就此一論,文有二章,前序文,後論本。 今言〈肇論序〉者,後秦姚興時,長安釋僧肇法師作〈宗本〉、〈不遷〉等論,從人立名,故云《肇論》,敘述肇法師所作論意,故名為序。 《爾雅》云:東西墻謂之序。 郭象註云:所以序,別內外也。 今達法師敘述論意,以為論之由漸,如東西墻為舍宅之序,故名為序。
236 《注大乘入楞伽經》疏文斷句 宋 東都沙門 寶臣述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提要: 達麼西來,本自不立文字; 《楞伽》 東付,以印傳佛心宗。 雖叢林此話大行,而衲子猶患幽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