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藏佛教學會
菩薩藏佛教學會

《菩薩藏》法寶推薦

"The Way", Wang Muti, full of six feet, ink paper. 王穆提,《道》,97x180cm,水墨設色紙本,作品入選〈日本第八十回記念現展〉特別企劃展《俊英作家展》與日本現展會友推薦,日本東京都,日本國立新美術館,2024
問:學佛有什麼樣的方式呢? 答:學佛只有兩種方式: 一者、 讀誦經律論三藏。 二者、修學止觀。 深入三藏則與增上戒、心、慧三無漏學相應。聞思法義漸思漸伏自身眾生性等。《出曜》云:「云何為道所棄?於是比丘不誦契經律阿毘曇及以雜藏,不坐禪誦經佐助眾事,於現法中不至究竟不肯修習,於道俗中永無所習。」後又云:「有無量眾生在家窮乏,晝夜救命不能自存,見諸比丘受自然供,既自營已復無官私,思惟權宜各自相率出家為...
"The Way", Wang Muti, full of six feet, ink paper. 王穆提,《道》,97x180cm,水墨設色紙本,作品入選〈日本第八十回記念現展〉特別企劃展《俊英作家展》與日本現展會友推薦,日本東京都,日本國立新美術館,2024
有學人問:「之前靜坐時,常常沒辦法坐得住,好像旁邊都有人在說話、或者身體會有各種癢出現、還有身體控制不住的感覺,後來就不靜坐了。」 「可能是你之前常跑宮廟的關係,因為許多宮廟都祭拜鬼神,所以人家跟著來,對於鬼神,因為他們有福報所以才被人祭祀,但是不應當追求這樣的境界,再怎麼有福報,也是無法解脫。這時候,應當多念佛回向給她們,回向自己所恨的人、恨自己的人、自己所愛的人、愛自己的人,希望他們都能證解脫...
"The Way", Wang Muti, full of six feet, ink paper. 王穆提,《道》,97x180cm,水墨設色紙本,作品入選〈日本第八十回記念現展〉特別企劃展《俊英作家展》與日本現展會友推薦,日本東京都,日本國立新美術館,2024
有云:唯識會談到「外境無」,有時候他們用一個夢喻,說夢裡面心是有的,境是無的。清辨論師那個時候就和唯識辯論起來了。因為唯識講夢裡面有心,但是沒有境。清辨論師就講:「誰告訴你夢裡面沒有境的?夢裡面有境啊!」「什麼境?」「法處所攝色——遍計所起色啊。夢裡面的大象固然不是大象,但它是一個境。你都已經給它立了一個竿子——遍計所起色。夢裡有境!就是遍計所起色,而心就是見夢的那個心,怎麼可以有心無境呢?所以你...
"The Way", Wang Muti, full of six feet, ink paper. 王穆提,《道》,97x180cm,水墨設色紙本,作品入選〈日本第八十回記念現展〉特別企劃展《俊英作家展》與日本現展會友推薦,日本東京都,日本國立新美術館,2024
法友告知二十餘歲所處之道場依然存在並且繼續宣講唯識等學,該道場為在家居士所傳,親教師往昔一一解讀《成唯識論》,一一解讀者即一個字一個字的講解該論,雖無多少僧俗法友,然大眾皆或多或少以法增上為最,不若其他佛教道場有諸多世俗善法等業。我們幾個二、三十歲男眾居士彼此討論各種佛教法義,大抵皆讀原文藏經或者民初諸多大德著作,因個人因素而離開道場的法師,轉往佛陀教育基金會上課給大眾聽講,也是好事,因緣聚合即是...
"The Way", Wang Muti, full of six feet, ink paper. 王穆提,《道》,97x180cm,水墨設色紙本,作品入選〈日本第八十回記念現展〉特別企劃展《俊英作家展》與日本現展會友推薦,日本東京都,日本國立新美術館,2024
答:此句出自宗喀巴《入中論善顯密意疏》,如云:「午二 明唯識宗失壞二諦 又汝前說:「是假有法所依因。」若依他起是有自性,雖可應理。頌曰: 『若時都無依他起,云何得有世俗因。』 若時依他起都無少分自性,則說名言世俗錯亂之因為寔物,云何得有也。此明由計依他起勝義有故,即失壞勝義諦。故唯識師所說世間名言之因,非有自性。頌曰:
"The Way", Wang Muti, full of six feet, ink paper. 王穆提,《道》,97x180cm,水墨設色紙本,作品入選〈日本第八十回記念現展〉特別企劃展《俊英作家展》與日本現展會友推薦,日本東京都,日本國立新美術館,2024
問:大乘佛教戒體何義? 答:若按《大毗婆沙》說遮惡色起而言戒體為色,認為意業不能親遮惡戒故、《俱舍》說「又若撥無無表色者,則亦應無有別解脫律儀」即知此中所說乃別解脫戒。大乘菩薩戒則須發菩提心即得戒體,若戒體為無表色,不若色能薰菩提心,然色能薰菩提心否?表即無實,無表寧實?
"The Way", Wang Muti, full of six feet, ink paper. 王穆提,《道》,97x180cm,水墨設色紙本,作品入選〈日本第八十回記念現展〉特別企劃展《俊英作家展》與日本現展會友推薦,日本東京都,日本國立新美術館,2024
問:信現觀成就者有何相? 答:如大論問答云:「問:信現觀有何相? 答:若有成就信現觀者,或是異生,或非異生,或於現法,或於現法及後法中,終不妄稱餘是大師、餘法善說、餘僧正行。」
"The Way", Wang Muti, full of six feet, ink paper. 王穆提,《道》,97x180cm,水墨設色紙本,作品入選〈日本第八十回記念現展〉特別企劃展《俊英作家展》與日本現展會友推薦,日本東京都,日本國立新美術館,2024
問:阿賴耶識是真如嗎? 答:既說阿賴耶識是真愛著處,如何言唯識宗執此而為我?若為真愛著處,如何說阿賴耶識即是真如?若即為真如,則異生即現證真如而成佛,無始以來,恆常愛我故。足見說賴耶為真如者,彼等邏輯未明。
"The Way", Wang Muti, full of six feet, ink paper. 王穆提,《道》,97x180cm,水墨設色紙本,作品入選〈日本第八十回記念現展〉特別企劃展《俊英作家展》與日本現展會友推薦,日本東京都,日本國立新美術館,2024
以下問答,若以○○取代問者與佛教相關法師、居士等姓名或者法號、戒名,即表示為了保護對方個人隱私。 本篇文章以問答方式形成,收錄問答來信,並且在不涉及個人隱私的內容上刊登。 來函法師希望標註:「以上所說僅供參考」。
"The Way", Wang Muti, full of six feet, ink paper. 王穆提,《道》,97x180cm,水墨設色紙本,作品入選〈日本第八十回記念現展〉特別企劃展《俊英作家展》與日本現展會友推薦,日本東京都,日本國立新美術館,2024
問:欲界定,念處前,皆能發戒否? 答:天臺智顗大師《菩薩戒義疏》:「次明道、定皆以無作為體。 定共於定心中發無作,無復諸惡。 道共者,見諦道中所發無作,與心上勝道俱,故言道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