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讀《華嚴》

憶往昔讀《華嚴》,從四十、六十、八十卷本一一重複閱讀,另再參酌杜順、智儼、賢首法藏、清涼澄觀、圭峰宗密等師著作,如:杜順《華嚴法界觀門》與 《華嚴五教止觀》、智嚴《華嚴五十要問答》、《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章》、賢首法藏《華嚴探玄記》、《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華嚴策林》、《華嚴經問 答》、《華嚴金獅子章》,《華嚴金獅子章》於日本宏傳著疏者多,清涼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疏鈔會本》與《華嚴經懸談》、圭峰宗密著名的《圓覺經大疏》,備覺不讀《華嚴》則不知眾妙門,然現今講、破《華嚴》者,泰半皆未深入法藏、澄觀二師著作,而誤解《華嚴》,從法藏法師開始就融入唯識宗、《解深密經》三自性、三無性說,另可參法藏《大乘密嚴經疏》。


昔者,世親聽聞《華嚴經。十地品》(十地經)而發願修學菩薩乘,進而在晚年(八十歲左右)著作《唯識三十頌》,後由十大論師造釋、玄奘三藏雜揉其為《成唯識論》、窺基造《成唯識論述記》、《因明大疏》而廣宏三時教,若無六經之一《華嚴經》三界唯心立量,則無後種種諸論。

常想,倘若智者大師有閱讀過玄奘三藏雜揉之《成唯識論》(雖二者所處時代不同、一前一後),或許在修學增上慧學能夠更為深細綿綿不絕,致使後世諸人一切無爭論。

 

 

 
推薦閱讀: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
 
《成佛正因》
 
《唯識抄》
 
 
《唯識要義問答》 
 
 
《唯識春秋》
 

《中論研習》

《中論研習》序文、引言

《中論研習》-觀因緣品第一(十六偈)

《中論研習》-觀去來品第二(二十五偈)

《中論研習》-觀六情品第三(八偈)

《中論研習》-觀五陰(五蘊)品第四(九偈)

《中論研習》-觀六種品第五(八偈)

《中論研習》-觀染染者品第六(十偈)

《中論研習》-觀三相品第七(三十五偈)

《中論研習》-觀作作者品第八(十二偈)

《中論研習》-觀本住品第九(十二偈)

《中論研習》-觀燃可燃品第十(十六偈)

《中論研習》-觀本際品第十一(八偈)

《中論研習》-觀苦品第十二(十偈)

《中論研習》-觀行品第十三(九偈)

《中論研習》-觀合品第十四(八偈)

《中論研習》-觀有無品第十五(十一偈)

《中論研習》-觀縛解品第十六(十偈)

《中論研習》-觀業品第十七(三十三偈)

《中論研習》-觀法品第十八(十二偈)

《中論研習》-觀時品第十九(六偈)

《中論研習》-觀因果品第二十(二十四偈)

《中論研習》-觀成壞品第二十一(二十偈)

《中論研習》-觀如來品第二十二(十六偈)

《中論研習》-觀顛倒品第二十三(二十四偈)

《中論研習》-觀四諦品第二十四(四十偈)

《中論研習》-觀涅槃品第二十五(二十四偈)

《中論研習》-觀十二因緣品第二十六(九偈)

《中論研習》-觀邪見品第二十七(三十一偈)

《中論研習》-參考文獻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玄奘三藏譯撰全集》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菩薩藏佛教學會完整出版法寶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