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三界者,唯以言名為體,由強分別,非實有法,故不得真。由簡擇門諸法自性,為生不顛倒智,故立此論。於藤起蛇知,見藤則無境。...
簡介: (書名)一卷,最勝子菩薩等造,唐玄奘譯。釋瑜伽師地之名義,略釋十七地之名義。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瑜伽師地論釋 最勝子等造,玄奘譯。又稱《瑜伽論釋》。為《瑜伽師地論》最古的注疏。最勝子為北印度人,是護法門下弟子,為唯識十大論師之一。本書闡釋瑜伽論之大綱,初明造論緣起,次釋瑜伽師地與本地分十七地之名義。全書共分所為、所因、名義、宗要、藏攝、釋文等六門,為歷來研究唯識者必習之書。
簡介: (書名)一卷,天親菩薩造。元魏毘目智仙譯。與大乘成業論同本。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成就論(一卷) 元魏烏萇國沙門毗目智仙譯 與《大乘成業論》本 ---【閱藏知津(蕅益大師著)】
前言:《集量論》是古代印度著名的因明學家、佛教大論師陳那(Dignāgga,約當西元五~六世紀)的代表著作,為唯識學派主要依據的十一部論典之一。此書梵文原本至今尚未發現。唐代義淨曾於景雲二年(七一一年)翻出漢譯本,但不久即亡佚。僅存藏譯本。西藏僧人先後兩次翻譯《集量論》:一為金鎧、信慧譯本,一為持財護、雅瑪參賈譯本,均收入丹珠量論部。一九二八年,呂澂先生據那塘、卓尼版本,譯出《集量論釋略抄》,是一個節譯本,刊於《內學》第四輯。現代著名佛教學者謝爾巴茨基(TH....
簡介: (書名)一卷,陳那菩薩造(Diṅnāga),唐義淨譯。論三界唯有假名,實無外境,引蛇繩麻之譬。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掌中論 陳那菩薩造 唐大薦福寺沙門釋義淨譯 論三界但有假名,實無外境。如繩作蛇想,見繩知境無,若了彼分時,知如蛇解謬。...
簡介: (書名)梵名Vijñānamātrasiddhi-triṁśati-śastra-kārikā,常云三十唯識。一卷,世親菩薩造。唐玄奘譯。成唯識論之本頌也。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唯識三十頌
簡介:(書名)二卷,唐慈恩作,受玄奘之旨趣釋唯識二十論。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二卷,唐代窺基撰,又作《唯識二十識疏》。這是世親所造《唯識二十論》(玄奘譯)的註釋書。---【唯識名詞白話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簡介: (書名)常云二十唯識。一卷,世親菩薩造,唐玄奘譯,由偈頌之數而名。總有二十一頌,後一頌為結嘆,非明宗義也。有三譯,一後魏般若流支譯,單題曰唯識論,或題楞伽經唯識論。二陳真諦譯,題曰大乘唯識論。三今論是也。此論慈恩作釋,謂之唯識二十論述記,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