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述法相義》:「智慧増上,謂之智増菩薩。大悲増上,謂之悲増菩薩。
頓悟、漸悟各有此二類。
於漸悟中,從不還、阿羅漢,而迴心者,必是智増也。
從預流、一來,而迴心者,或成智増、或成悲増。
初二果人,有欲惑故,或成悲増。
本性下劣,恐生死故,或成智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