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抄》(九) - (一)、《太虛大師全集》

問三:藥王菩薩焚身供佛,自是得一切色身三昧以後之事,非謂初心。梵網謂若不燒身臂指供養諸佛,非出家菩薩;此已攝初心,然猶僅限於出家菩薩。今傳戒制度,則不論在家出家,一切需燒。又知其難行也,燒則從輕,不知何所依據?淨名謂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是出家;今云何乃以燒身臂指為出家?若出家即已燒身,以何精究一切佛法?若可輕燒,何如勿燒?

答三:法華、楞嚴、梵網,皆勸人燒身臂指供佛,所以破人之貪愛也。晚世導在家出家諸修學菩薩行者,皆略以輕燒,亦令稍作破身見、斷我愛之因緣耳。淨名以理奪事之說,別對機言,非常訓也。云「若出家即已燒身,以何精究一切佛法」?則身即不燒,會歸壞滅,豈色身壞滅,便無有能修證佛法乎?以何精究佛法的何字,好一話頭,大須參究!況燒身亦即精進修習佛法之一行乎?況藥王以得觀一切色身三昧而燒身,實亦由燒身而得現一切色身三昧乎?云「若可輕燒,何如勿燒」,此言不然!譬大菩薩行施,內外一切施,而初學菩薩可隨分施,豈以不能一切施便不當施乎?又如持戒,豈以不能頓一切戒,便當不稍漸戒乎?然近來有般僧俗,但知以燒香疤為受戒,反昧受戒之正義,又奚足取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