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 頁,共 27 頁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三十八云:「復次,行者若如是學:『此我頭骨齒骨項骨,乃至此是我脚指骨。』
如是念者,坐不得禪。
何以故?以有奢摩他、毘婆舍那兩種念故,心不得禪。
時彼行者,攝念緣中心住不動,歡喜快樂速疾得修。
若獨念一毘婆舍那心正住者,應當速疾念彼骨瑣專係思惟。
此行若明,更好觀察骨相成塵,磨滅分散隨逐因緣。
作是觀者,此名毘婆舍那順忍覺。
若一切骨離垢色白,碎末為塵與心和合,如是思惟,此名生順忍覺。
若彼行者觀一切色,離垢潔白及骨成塵,離我和合心識去來。
如是觀者,此名無我盡順忍覺。
若一切色為識境界眼中來者,離垢淨白及以骨塵,作如是念:『彼不可說、不可捉持,亦不停住。』
如是念者,此名奢摩他順忍覺。
如是行人,得此順忍覺因緣故,於三世中現在未來,一切貪欲悉皆除滅及盡三有。
於三界中脫三垢縛,即得入於三解脫門。
如是念已得須陀洹果,乃至如是一相念者得阿羅漢果。」
推薦閱讀: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
《唯識抄》
《唯識要義問答》
《唯識春秋》
《成佛正因》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中論研習》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玄奘三藏譯撰全集》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