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抄》(九) - 百法問答聞書抄第六

答於菩薩等者,謂頓悟者,從無始來,菩薩法尒,無漏種子具,直入大乗也。此頓悟於智增、悲增二類有付。其此二類,意樂分欤?種性不同欤?學者二義也。此外,智、悲平等,菩薩有。若尒者,於頓悟有三類也:随其彌勒悲增,菩薩治定也;釈迦菩薩智增欤?悲增欤?學者二義也。

漸悟等者,謂初二果,聖者廻心後,悲增菩薩成欤?不成欤?學者異義也。

其取成悲增菩薩云義,地藏菩薩以為其證。

㨿彼地藏本願經說:我在聲聞獨覚位時(取意),而地藏菩薩、大悲闡提菩薩治定也。サル時,彼菩薩、漸悟菩薩云事,經文分明故。

又彼二果,廻心定智增菩薩也。

漸悟等者,謂從無始來第八ラヤ位,三乗無漏種子具人也,所謂不定性類也。此菩薩,二乗廻心入大乗菩薩也。謂三乗不定,故先大乗入可有。

然其又一度堕二乗,又廻心終入大乗也(云云)。

大方於不定有四類:其中聲聞獨覚,不定可除也;終不廻心,二乗種性通也。八六四二万十千刧者,法相大乗意,如抄了蕳意得也。其取有餘還生許,無餘還生不許也。既五性各別,宗義定故。而花嚴香冩等,無餘廻心許也。既一生皆成,旨談故。[乞-乙+]此時八六四二万十千刧數,無餘還生,約時分也。去程是抄了蕳,如不意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