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三末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 問:第八識二位?

文章索引

 
問:第八識二位?
 
答:然第八識總有二位:
 
一、有漏位,無記性攝,唯與觸等五法相應,但緣前說執受、處境。
 
前來八段十義解本頌訖。
 
此下第二、總料簡之。
 
此識因果,三乘而論,總有二位︰
 
一、有漏位,即十地菩薩、二乘無學已前諸位,唯無記性異熟所攝。雖無學等已斷諸業,先業招故,舊業勢分亦名異熟。唯與觸等五數相應,但緣前說執受根身、種子、處境。
 
「處」,謂處所,此有三門,謂性、俱、境。
 
前十門中,與佛不同,此中分別,同者不論。謂自相、果相及捨三門,次前已說。
 
有言:有漏位即顯前二及後一門,其因相、一切種、不可知、了、捨俱、恒轉,通因果故,此中不說;唯性、俱、境,因果不同,故今分別。
 
然受相應,恐濫因位,故無漏位標舉簡之,欲顯一類無改易故。
 
二、無漏位,唯善性攝,
 
此唯如來地,非菩薩、二乘,果未圓滿,功德劣故,四智未得故。
 
此無漏位,唯是善性,如來無有異熟法故,非業煩惱所招身故,一切功德皆圓滿故,無有不善。
 
與二十一心所相應,謂遍行、別境各五,善十一。
 
假實通說,有二十一,謂不放逸、捨及不害,體假有故;若實而論,唯有十八。不放逸、捨,皆三善根、精進少分;不害,無嗔善根分故。謂遍行、別境,此二各五,并善十一,故二十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