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王居士吉祥!
謝謝您諸多謙虛分享,以及精進行持,對後學實有過譽。如法持戒是我等天職,雖然梵網經菩薩戒是地上行持,目前多是願境,但瑜伽菩薩戒則應當盡力為之。
菩薩戒本應當背誦,感謝玄奘大師譯本四字一句之匠心,大大方便學人持誦。
前所說楞嚴咒偈頌全文如下:
大佛頂首楞嚴神咒回向法
如來頂髻無上善 回向教主釋迦尊
大悲毗盧遮那佛 十方一切諸如來
金剛藏王諸大士 一字金輪八佛頂
哀愍攝受願海中 消除業障證三昧
日日持念一七遍 極重煩惱皆消滅
金剛密跡諸眷屬 每日每夜常守護
二類諸天悉歡喜 二類權實皆隨喜
琰魔法王能覆護 一切冥道恆加護
一切善神常守護 一切惡神慈悲護
一切天女能護念 一切神女善護念
隨順一切鬼神眾 恭敬供養佛心咒
修行佛子無障難 菩提行願不退轉
生生值遇白傘蓋 世世持誦不忘念
恆修普賢菩薩行 盡於未來心意願
慈悲哀愍為加護 阿字法門悉皆悟
四恩法界諸眾生 平等利益證妙果
回向無上大菩提
從文字上看似乎為近人手筆,有宣化上人弟子常常照此持誦。
楞嚴咒可謂漢傳佛子通行證,無論天南海北叢林道場,都可無礙參加早課。日本若有道場仍按漢地古叢林課誦則甚善,即使身處異國他鄉,也仿若打通密碼,語言相通。
七月盂蘭盆法會將近,應多念報父母恩咒:“南無蜜栗多哆婆曳娑訶”。該咒語出自古德註疏,據說與尊勝陀羅尼心咒有關。
吉祥法喜
後學○○合十敬
阿彌陀佛,○○法師,吉祥:
一、高中讀《梵網》心生歡喜、覺菩薩大不可思議,全身法喜充滿,故願於佛前自誓受戒,整理菩薩戒論疏五十餘種,依漢語佛教古制多說有許不許義,然菩薩戒體端在菩提心爾。近人湯薌銘翻藏語菩薩戒品等,以於此前佛未說菩薩戒全本之理由,過於牽強,如阿毗達摩為 佛說,然 佛未集全本,依彼義似乎阿毗達摩亦非 佛說了。
二、奘師七十餘種翻譯幾乎皆採「四字一句」翻,於聞思讀學特別容易讓學人上手不斷薰習,先前曾云現代人翻譯水平在漢語上有待加強,即是此義。
三、《大佛頂首楞嚴神咒回向法》有無發現裡面其實包含〈佛頂部〉等部?
四、宣化上人與台灣結緣甚深,記得家母於後學幼時請回多本該僧團之諸多法寶、事跡等給我閱讀,上人之美國弟子曾三步一拜行跡美國,並且出書《修行者的消息》,閱讀後深感敬佩,內容也直言不諱的表現出自身習氣,毫無掩飾。
五、日本誦課一般以日本語發音為主,像是東京增上寺(原本放置奘師舍利處)即是,其他諸寺亦然,似乎未聽聞過以漢語發音之課誦。
六、蜜栗多與息災火供有關,「哆」婆曳若換「多」婆曳,則與一切佛心咒有關,如下:
唵(一)薩婆怛他揭(入聲)多暮㗚帝(二)鉢喇嚩(扶荷切)囉揭(入聲)多婆曳(三)舍摩覩演麼麼(某甲)寫薩婆婆閉瓢(四)薩婆婆曳瓢(五)莎悉底曷囉婆伐覩(六)牟支牟支(七)毘牟支(八)折唎折囉禰揭帝(九)婆耶呵囉禰(十)步地步地(十一)步陀耶步陀耶(十二)勃地唎勃地唎(十三)薩婆怛他揭多呬哩馱耶(十四)樹瑟ઘ訩韧ꆥ臥큤ꔩ莎呵(十六)
又與阿吒力僧常用科儀《楞嚴解冤釋結道場儀》有關,如:
一切如來心真言
三世十方諸佛海, 一心平等遍莊嚴。
慈悲喜捨廣無涯, 密語宣時總明顯。
唵\(引\)。薩嚩怛他誐多。波帝鉢羅。嚩羅尾誐。多婆曳。捨麼野。薩嚩銘。婆耶嚩底。薩嚩婆\[門@卞\]毗藥。娑嚩娑底。婆嚩睹。母\[寧\*頁\]母\[寧\*頁\]。尾母\[寧\*頁\]。左羅\[寧\*頁\]。婆野尾誐帝。波野賀羅尼。冒地冒地。冒馱耶。冒馱曳。沒地哩。沒地哩。薩嚩怛他蘗多。訖哩乃耶。尾瑟\[齒\*來\]。娑婆訶。
若按「多」婆曳,則皆與佛心相關。
七、《佛說盂蘭盆經疏并序孝衡鈔》為北宋 遇榮作,彼師另外之著作《仁王護國般若經疏法衡抄》引 基師《法華玄贊》「開、示、悟、入」等後之內文,如下:
「楞伽經以如來藏為宗,彼云:阿梨耶識名空如來藏(新云阿賴耶識,翻為藏識),具足熏習無漏法故,名不空如來藏。慈恩釋云:藏識有漏,虗妄不實,故名為空。能含一切無漏種故,名如來藏。(空體即藏,名為空藏。如來之空藏,名空如來藏也。)四智種子,體是無漏,非虗妄法,名為不空。由近善友,多聞重習,漸次生長,當成四智。四智之因,名不空如來藏。藏是含藏因性故。(含藏義,釋前空如來藏。因性義,釋此不空如來藏。不空即藏,名不空藏。如來之不空藏,名不空如來藏也。)」
足見當時慈恩基師唯識等疏應當還存世於漢土。
王穆提
合十敬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