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頁,共 26 頁
答: 龍樹菩薩《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五云:「問曰:如我乃至知者、見者,為是一事?為各各異?
答曰:皆是一我,但以隨事為異。
於五眾中,我、我所心起故,名為我;
五眾和合中生故,名為眾生;
命根成就故,名為壽者、命者;
能起眾事,如父生子,名為生者;
乳哺、衣食因緣得長,是名養育;
五眾、十二入、十八界等諸法因緣,是眾法有數故,名眾數;
行人法故,名為人;
手足能有所作,名為作者;
力能役他故,名使作者;
能造後世罪福業故,名能起者;
令他起後世罪福業故,名使起者;
後身受罪福果報故,名受者;
令他受苦樂,是名使受者;
目覩色,名為見者;
五識知,名為知者。
復次,用眼見色,以五邪見觀五眾,用世間、出世間正見觀諸法,是名見者。所謂眼根、五邪見、世間正見、無漏見,是名見者。餘四根所知及意識所知,通名為知者。如是諸法,皆說是神。
此神,十方三世諸佛及諸賢聖,求之不可得,但憶想分別,強為其名。諸法亦如是,皆空無實,但假為其名。
問曰:是神但有十六名字,更有餘名? 答曰:略說則十六,廣說則無量。隨事起名,如官號差別,工能智巧,出家得道,種種諸名,皆是因緣和合生故,無自性;無自性故,畢竟空。生空故,法空;法空故,生亦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