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四末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 問:今者得名既各不同,何故不並名意識,而於第七但立意名?若名意識,顯是持業得名,但名為意,竟有何理?

文章索引

 
問:今者得名既各不同,何故不並名意識,而於第七但立意名?若名意識,顯是持業得名,但名為意,竟有何理?
 
答:然諸聖教,恐此濫彼,故於第七,但立意名。
 
諸聖教中,恐此第七濫彼第六,於此第七但立意名,而不言識。第一義也。
 
次第二釋。
 
又標意名,為簡心、識,積集、了別,劣餘識故,
 
唯立意名,為簡心、識,雖皆可說名心、意、識,據增勝義,但七名意。積集心義、了別識義,劣餘識故,簡後心前識,但立意名,恒審思故。
 
次第三云:
 
或欲顯此與彼意識為近所依,故但名意。
 
顯此第七與彼第六意識為近所依,故但名意。
 
「近所依」者,以相順故,同計度故,六緣境時,七與力故,所以七無漏,六無漏;七有漏時,六非無漏。非七緣境,第六與力,故六有識,七但名意。為簡第八亦與第六之力,故復言「近」,彼容可為遠所依故。五十一云:「由有第八,故有末那;末那為依,意識得轉。」故彼第八為遠所依,此為近依。
 
又有別釋:以相續思量故,此但名意;第六緣境,轉易、間斷,故加識名。又欲顯此為六識中不共所依,故但名意,無間緣意,亦共依故。又由六種依七種生,故名近依,如眼識等。
 
此即第一、出能變體,釋其名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