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七末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 問:隨三智轉智?

文章索引

 
問:隨三智轉智?
 
答:四、隨三智轉智:
 
一、隨自在者智轉智,謂已證得心自在者,隨欲轉變地等皆成。境若實有,如何可變?
 
第一、「得心自在」者,謂得心調順,堪有所作。
 
若勝者,唯第八地已去,任運實變大地等得為金寶,令有情用,故境隨智轉,所欲皆成。或意解思惟觀,雖境亦成,然今取轉換本質,不取於此。前解為是。
 
又約得十自在,十地皆得。
 
准此義,得定自在,即初地亦轉,或第三地得定自在,各據勝說。
 
然一切異生能作此者,皆是境隨事惠轉也。
 
二、隨觀察者智轉智,謂得勝定修法觀者,隨觀一境,眾相現前。境若是實,寧隨心轉?
 
第二、「得定」者,無性云︰「謂諸聲聞、獨覺等。」
 
所言「修」者,謂空境相應,或四聖諦所緣相應。
 
「法觀」者,謂此後得觀契經等正法妙惠,隨觀一境之上無常等行,眾相顯現。謂一極微,觀為無常、苦、空、無我,相皆顯故。
 
非一體上有眾多義,義豈非體?
 
若一體者,體應非一;若異體者,體應非無常等。
 
由境無實故,唯心所變,故隨心觀,眾相顯現。此意如是,境隨理惠轉也。
 
三、隨無分別智轉智,謂起證實無分別智,一切境相皆不現前。境若是實,何容不現?
 
第三、「謂起證實無分別智」者,即緣真如觀,簡後得智,故言證實,非境實有,可智觀無,智應成倒。
 
智既非倒,故境非真,境隨真惠轉。
 
菩薩成就此四智者,於唯識理決定悟入。
 
此結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