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七末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 問:第八心品識分別親疏有無義?

文章索引

 
問:第八心品識分別親疏有無義?
 
答:自下第三、約識分別親疏有無。
 
第八心品,有義:唯有親所緣緣,隨業因力,任運變故。
 
第一師說唯有親無疏。
 
所以者何?
 
此識由業及自因力故,任運變境故,無疏所緣緣。疏所緣緣必強思心,方可有故,異熟心無。
 
然亦能變他依處者,相似名變,不杖他生,任運變故。
 
有義:亦定有疏所緣緣,要仗他變質,自方變故。
 
第二師「亦定有疏所緣緣」,亦親所緣也。
 
此第八識要杖他變為本質,方能自變故。即種子等亦杖他變,望自身雖為本質,望他即為影像。即是變他根之師。
 
有義:二說俱不應理。自他身土,可互受用,他所變者,為自質故。
 
第三說前二師俱非。
 
此難前第一師也。
 
且如自身、他身,自土、他土,可互受用,故須杖他變。謂前第二卷說,若不變他,應無死後尸骸等事。
 
互相受用,即以他所變為己第八之質。
 
由前理故,以《中邊》文變他為定。
 
自種於他,無受用理,他變為此,不應理故,非諸有情,種皆等故。
 
難第二師云︰自種子於他身,無受用理,他變為此種,不應道理故,非諸有情,種皆等故。謂或多或少,謂有三乘、五姓差別。若此人多,彼人少者,如何相杖?若變多者,少不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