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七末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 問:唯識所因難?

文章索引

 
問:唯識所因難?
 
答:自下第二、有九問答,并結有十。
 
初、唯識所因難。
 
初問答中有五︰
 
一、問;
 
二、答;
 
三、徵;
 
四、釋;
 
五、結。
 
由何教理,唯識義成?
 
初、外人問。
 
豈不已說?
 
此論主答。
 
謂於第一卷至第二卷初以為理,及第二卷中已引《厚嚴經》二頌證,故言「已說」。
 
雖說未了,非破他義,己義便成,應更礭陳,成此教理。
 
第三、外人問曰︰前雖已略說,仍成未了。
 
前雖破我義,然非由破他之義故,己義便成,應更確陳,成此唯識之教理。
 
「確」者,至實也。
 
如契經說,三界唯心,又說所緣唯識所現,
 
四、論主釋。
 
初答教,後顯理。
 
教中,初列六文,後方總指。
 
「三界唯心」,即《十地經》第八卷第六地文、《花嚴》所說。
 
世親《攝論》第四無解,無性第四廣解《十地經》名、體。
 
言「唯心」者,心識是一。
 
「唯」言為遣所取境義,由彼無故,能取亦無。不遮心所,不相離故,如說若無心所,心未曾轉。
 
三界唯心之言,即顯三界唯識。即與欲等愛結相應,墮在三界,即屬三界貪等結。
 
此「唯識」言,無有橫計所緣,不遣真如所緣、依他所緣。謂道諦攝根本、後得二智所緣,不為愛所執故,非所治故,非迷亂故,非三界攝,亦不離識,故不待說,非無無漏及無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