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玄奘三藏譯撰全輯》七十六部

前文:

《玄奘三藏譯撰全輯》收錄奘師所翻經論,以下稱《玄奘三藏譯撰全輯》為《全輯》,總共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翻譯內容若按《大正藏》分類,則遍及〈阿含部〉、〈般若部〉、〈華嚴部〉、〈寶積部〉、〈涅槃部〉、〈大集部〉、〈經集部〉、〈密教部〉、〈律部〉、〈釋經論部〉、〈毘曇部〉、〈中觀部〉、〈瑜伽部〉、〈論集部〉、〈史傳部〉、〈外教部〉共十六部,以〈經集部〉、〈毘曇部〉、〈瑜伽部〉所翻經論最甚,本《全輯》並一一針對經論文句做整理疏文斷句,高達一千餘萬字,兩萬餘頁,每部經論並加入《大正藏》出處。

 

《全輯》依台灣 光中法師《唐玄奘三藏傳史彙編》內之〈大唐奘公譯經目錄〉經論先後次序排列編號,如《緣起經》,即001.《緣起經》,如下表所示,學人可依次序一一閱讀學習,以進行對於奘師所翻經論有一個系統性的學習。

 

《緣起經》
《大般若經》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顯無邊佛土功德經》
《大菩薩藏經》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佛臨涅槃記法住經》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受持七佛名號所生功德經》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說無垢稱經》
《如來示教勝軍王經》
《天請問經》
《寂照神變三摩地經》
《解深密經》
《佛說佛地經》
《甚希有經》
《最無比經》
《緣起聖道經》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
《本事經》
《稱讚大乘功德經》
《諸佛心陀羅尼經》
《咒五首經》
《十一面神咒心經》
《不空羂索神咒心經》
《持世陀羅尼經》
《六門陀羅尼經》
《勝幢臂印陀羅尼經》
《八名普密陀羅尼經》
《拔濟苦難陀羅尼經》
《菩薩戒羯磨文》
《菩薩戒本》
《佛地經論》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
《阿毘達磨界身足論》
《阿毘達磨品類足論》
《阿毘達磨發智論》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入阿毘達磨論》
《五事毘婆沙論》
《阿毘達磨俱舍論》
《阿毘達磨俱舍論本頌》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
《阿毘達磨顯宗論》
《廣百論本》
《大乘廣百論釋論》
《大乘掌珍論》
《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釋》
《成唯識論》
《唯識三十論頌》
《唯識二十論》
《攝大乘論本》
《攝大乘論世親釋》
《攝大乘論無性釋》
《辯中邊論》
《辯中邊論頌》
《顯揚聖教論》
《顯揚聖教論頌》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
《大乘成業論》
《大乘五蘊論》
《大乘百法明門論》
《王法正理論》
《觀所緣緣論》
《因明正理門論本》
《因明入正理論》
《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
《異部宗輪論》
《大唐西域記》
《勝宗十句義論》

 

以上共七十六部,一千三百四十七卷,其本並在。除西域記外,總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

 

線上請書:

Readmoo讀墨

 

 

推薦閱讀: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
 
《唯識抄》
 
 
《唯識要義問答》 
 
 
《唯識春秋》
 
《成佛正因》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中論研習》

《中論研習》序文、引言

《中論研習》-觀因緣品第一(十六偈)

《中論研習》-觀去來品第二(二十五偈)

《中論研習》-觀六情品第三(八偈)

《中論研習》-觀五陰(五蘊)品第四(九偈)

《中論研習》-觀六種品第五(八偈)

《中論研習》-觀染染者品第六(十偈)

《中論研習》-觀三相品第七(三十五偈)

《中論研習》-觀作作者品第八(十二偈)

《中論研習》-觀本住品第九(十二偈)

《中論研習》-觀燃可燃品第十(十六偈)

《中論研習》-觀本際品第十一(八偈)

《中論研習》-觀苦品第十二(十偈)

《中論研習》-觀行品第十三(九偈)

《中論研習》-觀合品第十四(八偈)

《中論研習》-觀有無品第十五(十一偈)

《中論研習》-觀縛解品第十六(十偈)

《中論研習》-觀業品第十七(三十三偈)

《中論研習》-觀法品第十八(十二偈)

《中論研習》-觀時品第十九(六偈)

《中論研習》-觀因果品第二十(二十四偈)

《中論研習》-觀成壞品第二十一(二十偈)

《中論研習》-觀如來品第二十二(十六偈)

《中論研習》-觀顛倒品第二十三(二十四偈)

《中論研習》-觀四諦品第二十四(四十偈)

《中論研習》-觀涅槃品第二十五(二十四偈)

《中論研習》-觀十二因緣品第二十六(九偈)

《中論研習》-觀邪見品第二十七(三十一偈)

《中論研習》-參考文獻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玄奘三藏譯撰全集》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菩薩藏佛教學會完整出版法寶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