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惡友」、「善友」?

何謂「惡友」?瑜伽大論卷六十四:「由五種相、建立惡友:一、無羞恥。二、有邪見。三、有懈怠。四、有邪行。五、性怯劣。當知與此五相相違,五種妙相、立善說者,及與善友。」


另卷八十九云:「諸有朋疇、引導令作非利益事,名為惡友。」

又瑜伽大論卷九十九云:「惡友性相、廣說應知如聲聞地、及菩薩地。又略說者;若於放逸,或於惡行,或於下劣諸善功德,而相勸勵;應知是類、總名惡友。」

惡友具備離間語,何謂離間語?「大毗婆沙論」卷一百一十六云:「云何離間語從貪生?謂如有一,為名利故,於彼有情,或彼親友,作離間語。若為己,若為他。如 國王等,招募辯士,令行離間,規令他伏。彼人爾時,以財位故;或依內離外,或依外離內,或依二離二。又婆羅門,有二施主。一、施衣,二、施食。婆羅門念 言:若二施主共和好者:我於二所,各得一事。若彼乖違;則一一處,皆得二事。由是因緣,行離間語。是名從貪生。云何從瞋生?如有於他、有損惱心、怨嫌惡意 樂心,而離間彼。或彼親友。欲壞彼故。是名從瞋生。云何從癡生?如有一類婆羅門等,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諸不律儀家,若和好者;為惡滋多。若乖離者;作惡便少。是故若有於彼類中作離間語,終無有罪。是名從癡生。所以如前。」

何謂「善友」?瑜伽卷四十四云:「當知菩薩成就八支、能為善友眾相圓滿:一者、住戒。於諸菩薩律儀戒中,妙善安住;無缺,無穿。二者、多聞。覺慧成就。三者、具證。得修所成隨一勝善;逮奢摩他、毗鉢舍那。四者、哀愍。內 具慈悲,能捨自己現法樂住;精勤無怠,饒益於他。五者、無畏。為他宣說正法教時,非由恐怖,忘失念辯。六者、堪忍。於他輕笑調弄鄙言違拒等事,非愛言語、 種種惡行,皆悉能忍。七者、無倦。其力充強,能多思擇。處在四眾說正法時,言無謇澀,心不疲厭。八者、善辭。語具圓滿,不壞法性,言辭辯了。」

 

 

 

 
推薦閱讀: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
 
《成佛正因》
 
《唯識抄》
 
 
《唯識要義問答》 
 
 
《唯識春秋》
 

《中論研習》

《中論研習》序文、引言

《中論研習》-觀因緣品第一(十六偈)

《中論研習》-觀去來品第二(二十五偈)

《中論研習》-觀六情品第三(八偈)

《中論研習》-觀五陰(五蘊)品第四(九偈)

《中論研習》-觀六種品第五(八偈)

《中論研習》-觀染染者品第六(十偈)

《中論研習》-觀三相品第七(三十五偈)

《中論研習》-觀作作者品第八(十二偈)

《中論研習》-觀本住品第九(十二偈)

《中論研習》-觀燃可燃品第十(十六偈)

《中論研習》-觀本際品第十一(八偈)

《中論研習》-觀苦品第十二(十偈)

《中論研習》-觀行品第十三(九偈)

《中論研習》-觀合品第十四(八偈)

《中論研習》-觀有無品第十五(十一偈)

《中論研習》-觀縛解品第十六(十偈)

《中論研習》-觀業品第十七(三十三偈)

《中論研習》-觀法品第十八(十二偈)

《中論研習》-觀時品第十九(六偈)

《中論研習》-觀因果品第二十(二十四偈)

《中論研習》-觀成壞品第二十一(二十偈)

《中論研習》-觀如來品第二十二(十六偈)

《中論研習》-觀顛倒品第二十三(二十四偈)

《中論研習》-觀四諦品第二十四(四十偈)

《中論研習》-觀涅槃品第二十五(二十四偈)

《中論研習》-觀十二因緣品第二十六(九偈)

《中論研習》-觀邪見品第二十七(三十一偈)

《中論研習》-參考文獻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玄奘三藏譯撰全集》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菩薩藏佛教學會完整出版法寶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