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六末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 問:云何為貪?

文章索引

 
問:云何為貪?
 
答:於有、有具,染著為性,能障無貪,生苦為業
 
自下第二門也。
 
釋六為六,於中各二︰初出體業,後逐難辨。
 
「云何」等者,雙問體業;「於有、有具」等,即皆雙答。然有難處,論覆成之。
 
「於有」者,謂後有,即唯異熟三有果也。
 
「有具」者,即中有,并煩惱、業及器世等三有具故。或無漏法,論下文說「與見等俱,緣無漏起,緣生貪」者,皆名有具。
 
薩婆多師緣無漏貪,是善法欲。
 
今大乘說愛佛貪滅皆染汙收,與見俱生,緣無漏起,故無漏法能資長有,亦名有具。
 
五十八等不說此貪緣無漏者,下文自會。
 
謂由愛力,取蘊生故。
 
若發業,若潤生,皆令取蘊生,非謂唯潤惑。上二界中,由愛靜慮等故,彼諸煩惱因此增長,亦取蘊生。
 
《大論》第八、五十五及五十八、《顯揚》、《五蘊》、《對法》皆廣說貪相,然《大論》第八同此。